崔希逸,唐玄宗時名臣,一生政績卓著,官至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與吐蕃戰爭中立有功勳,執掌一方兵權,但是這樣一位為開元盛世做過巨大貢獻的人,在兩《唐書》中都沒有為其立傳,這件事背後有些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從如今留存不多的記載看來,與吐蕃的戰爭在其中起了很關鍵的因素。
開元二十四年,崔希逸以右散騎常侍調任河西節度使,來到與吐蕃對峙前線。崔節度文人出身,儒雅和善,雖然執掌重鎮軍政,但他要的是為百姓帶去安寧,促進雙邊共同發展。因此,做了一件今天很尋常,古時很難讓人接受的事,他與吐蕃邊將認為雙方置重兵把守,不利於百姓的生產生活,於是殺白狗盟誓,雙方相互信任,撤掉守衛。本來是很好的想法,大家和平相處共同過上好生活,但在唐朝用兵布武的戰略中,河西並不是前線,要到更遠的安西去與阿拉伯爭雄,自然不可能和吐蕃就在邊境過安生日子。
同年,吐蕃不理會唐玄宗警告,攻破勃律國。
開元二十五年,崔希逸侍官孫誨入朝奏事,為了取悅皇帝,他妄言建議趁吐蕃不備掩殺之,正中玄宗下懷,孫誨與太監趙惠琮矯旨令崔希逸發兵掩襲吐蕃,在青海(今青海湖)大敗吐蕃,殺傷無數。自此兩國交惡,不斷用兵。
開元二十六年,吐蕃又入寇河西,崔希逸領兵出戰,並大敗吐蕃。
雖然守護了河西疆土,立下戰功無數,但在崔希逸看來,這一切都可以避免,並不用生靈塗炭,四處烽煙,邊境可以持久的和平。因此崔希逸調任內地後,不久因心懷愧疚就去世了。
各種史書對他的死法有不同記載,但從中能知道,他內心一直過去不自己違背盟誓的坎。兩唐書都記載,他和太監趙惠琮是因為見到狗作亂被嚇死了,《資治通鑑》則說他是因為違背盟約,內心憂鬱而死。
從個人角度來說,崔希逸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官,但從當時的國家角度來講,作為高官,不與國家戰略站在統一角度,身為華夏中國之人,竟然因為違背了和番邦敵國盟約就憂鬱而死,這樣的人肯定不值得宣揚。新舊唐書編撰之時,為五代末北宋初,安史之亂吐蕃趁火打劫的事中原百姓還有深刻記憶,因此史家都刻意的打壓了崔希逸的歷史地位。
崔希逸,唐玄宗時名臣,一生政績卓著,官至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與吐蕃戰爭中立有功勳,執掌一方兵權,但是這樣一位為開元盛世做過巨大貢獻的人,在兩《唐書》中都沒有為其立傳,這件事背後有些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從如今留存不多的記載看來,與吐蕃的戰爭在其中起了很關鍵的因素。
開元二十四年,崔希逸以右散騎常侍調任河西節度使,來到與吐蕃對峙前線。崔節度文人出身,儒雅和善,雖然執掌重鎮軍政,但他要的是為百姓帶去安寧,促進雙邊共同發展。因此,做了一件今天很尋常,古時很難讓人接受的事,他與吐蕃邊將認為雙方置重兵把守,不利於百姓的生產生活,於是殺白狗盟誓,雙方相互信任,撤掉守衛。本來是很好的想法,大家和平相處共同過上好生活,但在唐朝用兵布武的戰略中,河西並不是前線,要到更遠的安西去與阿拉伯爭雄,自然不可能和吐蕃就在邊境過安生日子。
同年,吐蕃不理會唐玄宗警告,攻破勃律國。
開元二十五年,崔希逸侍官孫誨入朝奏事,為了取悅皇帝,他妄言建議趁吐蕃不備掩殺之,正中玄宗下懷,孫誨與太監趙惠琮矯旨令崔希逸發兵掩襲吐蕃,在青海(今青海湖)大敗吐蕃,殺傷無數。自此兩國交惡,不斷用兵。
開元二十六年,吐蕃又入寇河西,崔希逸領兵出戰,並大敗吐蕃。
雖然守護了河西疆土,立下戰功無數,但在崔希逸看來,這一切都可以避免,並不用生靈塗炭,四處烽煙,邊境可以持久的和平。因此崔希逸調任內地後,不久因心懷愧疚就去世了。
各種史書對他的死法有不同記載,但從中能知道,他內心一直過去不自己違背盟誓的坎。兩唐書都記載,他和太監趙惠琮是因為見到狗作亂被嚇死了,《資治通鑑》則說他是因為違背盟約,內心憂鬱而死。
從個人角度來說,崔希逸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官,但從當時的國家角度來講,作為高官,不與國家戰略站在統一角度,身為華夏中國之人,竟然因為違背了和番邦敵國盟約就憂鬱而死,這樣的人肯定不值得宣揚。新舊唐書編撰之時,為五代末北宋初,安史之亂吐蕃趁火打劫的事中原百姓還有深刻記憶,因此史家都刻意的打壓了崔希逸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