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乾坤正法
-
2 # 王可期
這先得理解國學和史之間的區別。國學,按照四部全書的分類,指的是經史子集,也就是說國學包括史學。
經,就是儒家的經典,一般有十三經之說。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等等。這在傳統社會中是最重要的書籍,每個時代都有很多儒者進行闡述。形成很多集解,訓詁之類的著述。總之,有關十三經的著作是十分多的。
其次談史。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修撰歷史,所謂二十四史,基本上都是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組織大臣修撰的。他們要以史為鑑,所以對前代興亡之原因十分重視。當然,除了二十四之外,還有很多歷史方面的著作,比如皇帝的實錄,《資治通鑑》,以及《史通》等史學理論著作。學習中國古代史,這些是最主要的物件。
再次談子。子指的是除儒家經典之外的哲學著作,包括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的著作,也包括佛經、醫書等等。我們現在談中國哲學史,主要的物件就是這些著作。
最後談集。集指的是文人的詩文集等等。像《楚辭》《李太白集》《韓愈集》《蘇東坡集》等等。今天我們古代文學史中學習的主要就是集部文獻。
學習國學,從學史開始當然是很好的途徑,章學誠說,六經皆史,也就是說很多經部文獻實際上也是史。但我認為,國學的精粹,當在《禮記》等經部文獻之中。因為這些著作,對幾千年來華人言行舉止、思想意識影響最大。
-
3 # 凌崖的江湖
其實題主的問題提的不夠準確,能理解這個疑問,但提法應該是“先讀經學好,還是先讀史學好”,因為“國學”這個概念裡已經包括史學了。
題主這裡所說的“國學”應該就是指《易經》、《論語》、《道德經》、《鬼谷子》之類主講義理的經典,這些經典在古時著述分類裡面屬於“經”和“子”的範疇,如《易經》、《論語》就屬於“經”學,《道德經》、《鬼谷子》則屬於“子”學。
不論“經”還是“子”,大都是以主講義理為主,而“史”學呢,也講義理,但它是透過史實敘述或者故事性的方式來展現。所以,“經”與“子”的話,要相對枯燥一些,而“史”學則相對要有趣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喜歡談史要比喜歡談經的人多的一個原因。
搞清了這個問題,我們再回到題主的疑問,是先讀經學還是先讀史學好呢?筆者認為這個沒有先後,因為古人也是提倡“經史合參”的,即將“經”和“史”結合起來進行思考和參究。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
透過學“經”,你能明白世間的義理,但具體反映在世事和人事上是怎麼樣的呢?可能還是不知道,用現在話說就是不能落地、不能理論聯絡實際來看,那麼所學的義理只能停留在空中樓閣的狀態,這顯然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那麼再反過來,如果只學了“史”,沒有“經”學的根基與後面對“史”的拔高又會怎麼樣呢?那對史實或者說世事的理解洞察就會陷入停留在低水平,不能夠深刻。這就是古人提倡“經史合參”的用意所在。
更何況,我們老祖宗的東西那都是很高明的,特別是他們費盡心力記錄在經典裡面的那些義理描述,實在需要我們細心體悟。
回覆列表
我是從讀史開始入手的,大概12、13歲的時候開始看二十四史、史記、資治通鑑、資治通鑑續、中國通史、世界通史等等,後來又陸陸續續看了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三國志等等。但是後來越看越沒興趣,總覺得歷史唯物主義所謂的歷史規律是不太對勁的,所以上大學的時候,有幸接觸了諸子百家,後來就再也不看史書了,轉而喜歡上諸子百家了。其實,如果通讀諸子百家,根本用不著學所謂的哲學,哲學其實就是扯淡的事,跟自然科學一樣,都是扯淡,所以我不信這些學說,越信越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