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T技術白支援
-
2 # 捉刀透石
讓一、二年級的孩子學三字經與弟子規是很有意義的!
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為國學蒙學課程;
三字經是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內涵豐富,道理深刻,膾炙人口。三字一句,兩字一韻,含有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也便於對古詩詞歌賦的閱讀與理解。
弟子規,古也為啟蒙文,它集傳統文化思想教育之精華,也是聖文聖學之根基,亦為德育之基礎。
所以,學習三字經與弟子規是很有意義的,可獲一舉多得之妙: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二,語言表達能力;三,理解與文飾修辭能力等。同時又能強化大腦的記憶與理解的訓練,又能引導孩子的處世能力與學習樂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要相信小孩子的能力,尊重他們的成長路徑。
故此,不但讓孩子從小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這些書籍,還要引導去接觸唐詩,宋詞,元曲,樂府,漢賦等優秀的書籍。
-
3 # 亦有所思
別噴!
學而無用,不如不學!
不是說三字經或弟子規不好,而是裡面的東西過於教條,更嚴重的是與事實附,一方面是不能信,另一方面又不能不信,對於小孩子來說,分辯這些道理很難!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句,真的對麼?如果這一句成立,那麼小孩子看到老人摔倒要去扶,可是不止一個父母對孩子說看到老人跌到了不要扶。
為什麼不扶,因為“性”可能“不善”,那麼為什麼會“不善”?只能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人之初,性非善”,一種是“人之後,性不善”。
不論是哪一種,都是對道德的質疑和否定。
道德是否應當被否定或質疑不是這篇回覆要說的問題。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卻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如果相信三字經和弟子規,那麼等待孩子的將是一次又一次的頭破血流。如果不相信,那麼孩子將變成一個惡魔或者一個壞人!
文言文魅力無窮,同樣對人生也極有指導或借鑑意義,只是如果僅僅是背誦的話,那你是讓孩子信還是不信書上所說的觀點呢?
做為父母,有時間和孩子說“書上說的是理想狀態”、“書上說的不一定對”、“你要自己去發現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弟子規中有一句“泛愛眾,而親仁”,做為父母如何解釋這個“仁”?是對所有人都仁?還是隻對親人仁?朋友呢?這個仁和軟弱可斯,和善良寬容有什麼區別?
什麼時候要仁?
什麼時候不要仁?
還有所謂的“財物輕”,是不是意味著我可以隨便借給別人錢花?
這是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做為父母,未必可以為孩子打通多少捷徑出來,但至少不要讓他(她)走上許多彎路。
比如善有善報,你要勇敢地告訴孩,事實上,善未必有善報,我們行善不是為了善,而是做為一個人,應當心存善念,心存良知,心存感恩。
要學會如何做一個好人,如何分辯一個壞人,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面對不公,不正,不明,要如何處理,不能讓醜惡蒙弊自己的心智和情感。
所以,三字經,弟子規,如果父母做不到解釋,說明,幫助,考核的話,僅僅是背誦,說一句不好聽的話,背千家詩去吧!
回覆列表
三字經和弟子規是國學中的啟蒙課程,是培養孩子對文言文語感的基礎。同時還包括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是誘導孩子學習和培養學習興趣的一種途徑。從長遠的角度看,是一種文化的薰陶。從實用的角度看,對於孩子的寫作和古文鑑賞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還有就是語文課程中總是會學到一些古詩詞或文言文的,因此會提高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