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哥小站
-
2 # 小火爐說電影
還是有很多的,內容很好,也有很多感人的,但是畫面質量確實跟不上來,主要還是資金問題吧,大都是在校學動畫也藝術的大學生自己鼓搗的,社會上肯定不行啊,只有資金注入才能源源不斷的產生高質量作品,《痴雞小隊》就是例子
還是有很多的,內容很好,也有很多感人的,但是畫面質量確實跟不上來,主要還是資金問題吧,大都是在校學動畫也藝術的大學生自己鼓搗的,社會上肯定不行啊,只有資金注入才能源源不斷的產生高質量作品,《痴雞小隊》就是例子
有的,許多個人創作都是隨性作品,例如一些動畫系專業的大學生在學校的作業,都是無盈利性質的,大都為Flash動畫,3D動畫等,因為個人要製作手繪動畫,難度還是比較大,需要一支團隊。
然後有組織的作品,也未必是盈利性質的,或者說可能從形式上來說是盈利的,但是它的目的並不是盈利。
這就要說到日本動畫的形態,因為手繪動畫這塊,不得不承認,日本動畫的優勢明顯。日本動畫在“近利”這方面,和“為了愛去創作”方面有兩塊完全不同的作品形式,那就是以手冢治虫為主的,TV動畫圈子,和以宮崎駿為主的,動畫電影兩塊。
簡單說,TV動畫更加追求作品的商業價值,討喜觀眾,你看到的TV動畫,近些年可能是這種畫風的:
女生長的這樣
男生長的這樣:
非常的美型,漂亮,因為畫風都是參考了大眾的喜好,而得出的結果
而你去看動畫電影裡的角色,尤其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電影,很可能男主角長這樣:
女主角可能長這樣:
這不僅僅是畫風的差異,而是在意識形態上的追求不同,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沒有指望在商業上獲得如何的收穫,沒有說“我要做一個你們喜歡看的動畫”,這就有點像喬布斯做手機那樣,“我要做我想做的東西”,這就是藝術家的追求。
藝術品從來沒有哪個說是做給大眾,期待大家喜歡和接受自己的風格的。因為這樣的製作理念,吉卜力工作室的風格從來都不是討喜的,保持40年前的畫風,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而另一頭,TV動畫,大都是選取大眾深受喜愛的,已經成功了的漫畫,輕小說改編,因此相對更容易讓人接受。故事,角色也都更加討喜,大家肯定聽到過如此評價,稱呼劇情或者角色“王道”,這就是因為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的展開,有這個套路,才會覺得“王道”。
所以,按這個理論來說,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形式上還是盈利的,但是他的目標市場,就不是喜歡卡通片的孩子們,而是那些把動畫片當做電影看的人,或者說,宮崎駿本身就是把動畫片當做了電影來說,喜歡別人認同自己的動畫,而自己製作的時候對質量的要求也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不是賣的好賣的不好。
而實際上,上個世紀60年,國內的動畫,也秉持著這樣的工匠精神在做,例如《大鬧天宮》,水墨畫風格的《小蝌蚪找媽媽》,這些卡通的製作,都不是以盈利目標的,它不在電影院上映,只在電視臺播出,也不賣光碟,純粹是給孩子們觀賞的作品,但是製作的時候卻極為用心,像水墨風格的動畫,是非常費時費力的,因此即便僅僅15分鐘的《小蝌蚪找媽媽》,都花費了非常長的時間去製作,給西方的美術家看也是啞口無言的水平,效果令人驚訝。
所以仔細探究的話,動畫創作的目標就不同,不盈利目的的動畫是很多的,並不是只有“公益動畫”才是不盈利,藝術家的追求,都是不以盈利為目標的。
新海誠最早,只是一個遊戲公司的職員,他在工作之餘就用自己的時間來製作了《星之聲》,開啟了自己的動畫之路,最初他也沒有拿動畫當做盈利的手段,所以才有了他《你的名字。》的成功。雖然有說《你的名字。》商業味道重,但在筆者看來,新海誠是抓住了人們需求的那個“點”,而不是以盈利為目的來做動畫,如果以盈利為目的,不如去做TV動畫來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