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治薊縣(今北京市城西南)。又為方鎮名,本為幽州節度使,天寶元年亦改為范陽。寶應元年(762年)改幽州節度使,併兼盧龍節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陽縣(原涿縣,唐改)。大曆四年(769年),與固安等縣撲克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陽縣為治所。當時安祿山為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時間是在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

  • 2 # 看不見的角落

    范陽盧氏,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顯赫的名門望族。

    自東漢至唐代,都居於社會的最上層,是唐代最高門第“五姓七家”之一(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這個家族尤其以文學經義見長,多次出任天子的帝師,曾經在南北朝時期先後擔任北魏、北齊,北周的帝師,社會地位非常崇高。到了唐代中期以前,由於皇室有抑制世家大族的打算,范陽盧氏也進入蟄伏期,轉回了民間。

    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范陽盧氏在本家范陽地區的建設歷經數百年,可以說的上是樹大根深,縱使朝廷有心圍堵也無濟於事。開元、天寶之際,安祿山逐漸在這一帶把握實權,出任范陽節度使,並且最終在范陽舉兵反唐。不過,史書上卻並沒有范陽盧氏直接參與或支援安祿山的記錄。此時的范陽盧氏應該是陷入了中立沉默。

    世家大族在唐中期的社會當中實際上是一個類似於“長老”的角色,他們雖然不一定是直接掌權,但是對於民心卻有極大的影響力。所以,安祿山起兵不會主動損害范陽盧氏這樣的世家大族,范陽盧氏得以在亂世之中得以保全。在李唐皇室的眼中,范陽盧氏的地位則是變得越發重要。因為,安史之亂爆發,唐王朝實力大減,要想盡快恢復元氣只有再度尋求這些老牌世家大族的支援。范陽盧氏在唐朝有“八相佐唐”的美名,而其中6人都是在安史之亂後步入相位的。從中可知,范陽盧氏雖然地處安祿山反叛的大本營,但是在安史之亂被平息之後,並沒有受到皇帝的株連厭惡,家族的寵信反而節節高升,蒸蒸日上,這也可以從側面看出范陽盧氏在安史之亂中並沒有附逆,才能進一步受到皇帝的寵信。

    並且,范陽盧氏在唐王朝滅亡之後,家族的事業也並沒有隨之湮滅。明代抗倭名將盧鏜,抗清名將盧象升,清代兩廣總督盧坤都是出身范陽盧氏家族的高官顯宦。正所謂百代不衰之家族,管他改朝換代也好,王朝更迭也罷。只要真正在社會中能夠掌握足夠資源,那麼家族就可以完美地避過戰亂,成為歷代皇帝的座上客。南北朝的世家大族是如此,清代民國的縉紳階層也是如此。

    文:經典守望者

    喜歡就關注唄。。。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W俠改名解毒成功,AG老帥要被帶躺捧杯,KPL立人要改成“滅絕”,RW俠強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