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來查問這件事。出處:先秦·左丘明《齊桓公伐楚盟屈完》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白話釋義:你們應當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特來徵收貢物; 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我特來查問這件事。”楚國使臣回答說: “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麼敢不供給呢?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問吧!”於是齊軍繼續前進,臨時駐紮在陘。擴充套件資料文章在記述春秋時代齊楚兩國的這場外交鬥爭時,並不是用敘述語言來記述它的過程,而是把“出場”人物放在雙方的矛盾衝突中。並透過他們各自的個性化語言和“交鋒”方式,把這場外交鬥爭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雙方達成妥協,訂立盟約。這樣,即使人們明白了這場外交鬥爭的性質及其過程,又讓人們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歷史人物。楚國兩位使者,特別是作為楚成王“特命全權代表”的屈完,沉穩冷靜、不卑不亢的外交風度,堅毅果敢、不為威武所屈的外交風範,機智靈敏、隨機應對的外交智慧,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文作為記敘外交鬥爭的一段史體散文,在語言的運用上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雙方出場人物,雖然使用的都是各具情貌的外交辭令,但並不覺得做作、生硬。而且,即使針鋒相對,也不金剛怒目;即使咄咄逼人,也不疾言厲色。尤其是楚國兩位使者的語言,更是柔中有剛,剛中有柔。
“我”特來查問這件事。出處:先秦·左丘明《齊桓公伐楚盟屈完》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白話釋義:你們應當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特來徵收貢物; 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我特來查問這件事。”楚國使臣回答說: “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麼敢不供給呢?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問吧!”於是齊軍繼續前進,臨時駐紮在陘。擴充套件資料文章在記述春秋時代齊楚兩國的這場外交鬥爭時,並不是用敘述語言來記述它的過程,而是把“出場”人物放在雙方的矛盾衝突中。並透過他們各自的個性化語言和“交鋒”方式,把這場外交鬥爭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雙方達成妥協,訂立盟約。這樣,即使人們明白了這場外交鬥爭的性質及其過程,又讓人們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歷史人物。楚國兩位使者,特別是作為楚成王“特命全權代表”的屈完,沉穩冷靜、不卑不亢的外交風度,堅毅果敢、不為威武所屈的外交風範,機智靈敏、隨機應對的外交智慧,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文作為記敘外交鬥爭的一段史體散文,在語言的運用上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雙方出場人物,雖然使用的都是各具情貌的外交辭令,但並不覺得做作、生硬。而且,即使針鋒相對,也不金剛怒目;即使咄咄逼人,也不疾言厲色。尤其是楚國兩位使者的語言,更是柔中有剛,剛中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