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魯平公將出。嬖人臧倉者請曰:“他日君出,則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輿已駕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請。”公曰:“將見孟子。” 曰:“何哉?君所為輕身以先於匹夫者,以為賢乎?禮義由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逾前喪。君無見焉!”公曰:“諾。” 樂正子入見,曰:“君奚為不見孟軻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後喪逾前喪’,是以不往見也。” 曰:“何哉君所謂逾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曰:“否。謂棺槨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謂逾也,貧富不同也。”樂正子見孟子,曰:“克告於君,君為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原文:魯平公將出。嬖人臧倉者請曰:“他日君出,則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輿已駕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請。”公曰:“將見孟子。” 曰:“何哉?君所為輕身以先於匹夫者,以為賢乎?禮義由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逾前喪。君無見焉!”公曰:“諾。” 樂正子入見,曰:“君奚為不見孟軻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後喪逾前喪’,是以不往見也。” 曰:“何哉君所謂逾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曰:“否。謂棺槨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謂逾也,貧富不同也。”樂正子見孟子,曰:“克告於君,君為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自譯:魯平公將要外出。他寵愛的近臣臧倉請示:“別的時候君上外出,一定告知有關官吏去向。今天,車馬已經準備好,有關的官吏卻還不知道要去哪,臣下向請君上示下。”魯平公說:“要去見孟子。” 臧倉說道:“這為什麼啊?君上之所以降低身份去見一個匹夫,是因為以為他賢嗎?禮義是賢者提倡的;但是,孟子為母親辦喪事超過了為父親辦喪事,這不合禮。君上還是別見他了!”魯平公說:“好吧。” 樂正子拜見魯平公,問道:“君上為什麼不去見孟軻?”魯平公說:“有人告訴寡人:‘孟子為母親辦喪事超過了為父親辦喪事,不合禮’,所以我不去見他。” 樂正子說道:“君上所說的‘超過’是什麼意思?是給父親辦喪事以士的禮,給母親辦喪事以大夫的禮;還是說給父親辦喪事用的三鼎,給母親辦喪事用的五鼎?”魯平公說:“不是。我說的是棺槨和喪服的精美程度。” 樂正子說道:“這不是超過,只是因為孟子他前後的貧富不同。” 樂正子去見孟子,說道:“我告訴了君上關於先生的事,君上本來是要來見你的。有個近臣叫臧倉的阻止了君上,所以君上沒有來。” 孟子說道:“行動,有人促使;停止,有人阻滯。但是行動、停止,不是別人能激發的。我之所以不能見到魯君,是天意呀。那姓臧的小子怎麼能讓我見不到呢?” 見解:需提醒的是:樂正子,名克,是孟子的弟子。 一句題外話:從本節中,我們能體會到縱使一個君主,想要見自己想見的人才一面,有多不容易;而近臣,對君主行為的影響又有多大。 我們主要討論孟子的最後一句話: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這體現了孟子對於個人心理動機的強調與重視。 一個人去做或不做一件事,原動力一定是他的心理動機,其餘人的言行只不過是推動的作用。從這一觀點,我們可以發現孟子以至整個儒學對於自主精神的理解。依據這一認識,我們可以做出這樣兩個結論:一方面,做事不能指望他人,一切都在於自己的想法,因為自己才是施行的人;另一方面,事情的效果不能歸於他人,因為他人所起到的只會是推動作用。 但是,除了當代語境中的“心理動機”,孟子還認為一個人的去做或不做一件事,另有一個根本:天意。不同於我們之前在治理層面說到的“天意”,這個天意含有一種使命感。確實,有時我們在生活裡開啟一段旅程,可能真的尋找不到什麼心理動機;但真正的君子,也絕不會受擺佈於他人的言行,就算是追隨了某人的話語、效仿了某人的行為,也全在於自己內心的認同與嚮往。這種情況下,開啟這一旅程的原動力就在於天意了,在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那一種飽含了使命感的天意。 歡迎列位共談共學。有所疏漏,煩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