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水農家

    因為其特殊的地理條件,無法進行機械化生產的原因,多年來僅依靠人力勞動,使得這樣的農地產量一直無法提高。這些山區的農民朋友雖然有大片的土地,也投入了過高的勞動力成本,但仍然無法依靠土地致富。

    要想改變這種勞動力成本高而產量低的山地現狀,只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根本性的解決:

    一、平整地塊、因地制宜,改變種植模式。

    1、以一個村或一片地區為單位,把地勢略平坦的地塊連片,透過統籌規劃、整理,在不改變原有農戶土地所有的基礎上,由種植經驗強、年富力盛的村民負責實施機戒化生產經營,其他農戶參與入股分紅,並有酬參加平時的零散生產勞作。

    2、對於山腰以上的高海拔坡地,由集體統一組織修路上山、引入灌溉水源,放棄種植糧食作物,引導農民改種當地比較有特色的林、果樹,並組織實施、保障好日後的銷售渠道。這樣的模式,能夠讓高海拔地區的農地做到一勞永逸。

    (這個措施,在廣大的平原地區早已得到了有效的實施,併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二、大力推廣微耕機在山區農地中的使用。

    1、採取切實有效的推廣補助和培訓措施,讓山區農戶都用上微耕機,用得來微耕機,並在農地之間修通專用通道,便於微耕機械進地勞作和運輸。

    2、對於微耕機的推廣使用,最好的辦法我想莫過於,由村集體根據村莊勞動人口的數量和山地面積的多少,在每一片相當的山區中建立一個永久性的農耕機械服務、管理站,將微耕機一次性運上山,派專人看守、管理,到了農耕時節,就近地塊的農戶就可以免去微耕機上不了山、進不少地的苦惱,直接到站裡開出來便可耕地、收割,用完以後再歸還到服務站。

  • 2 # 田園小二

    這個問題,已經不能機械化操作了,那就改變這塊土地用途,要是原本想種水稻的,可以改種水果,要是不能種水果的,可以改成觀光景點。辦法是想出來的,成本是靠辦法省出來。因地制宜,集思廣益,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 3 # 其樂桃桃

    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哪有用不上機械的農業種植?你上歐美國家看看,蔬菜水果等作物也幾乎全部用機械種植,只要種植模式對路,就沒有用不上的機械。

    今天就以果樹種植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在歐美等國,果樹管理的用工只相當於中國的三分之一,他們是怎樣應用機械的呢?

    機械化打藥,機械化施肥就不用說了,大家容易理解。機械化採收,網上經常有這樣的影片,果實八九成熟的時候,兩臺機械配合,一臺類似於剷車形狀,負責接收。一臺類似於挖掘機形狀,負責晃樹。作業的時候,配合默契,採收環節很容易完成。我再說一個大家不敢相信的事實,怎樣進行機械化剪枝。

    機械化修剪分兩種型別。一種是使用先進的修枝剪,修枝鋸。這些剪子鋸全部是電動和氣動的,只要輕輕朝枝條一碰,立即吹毛斷髮,削鐵如泥。光這一項就省多少功,你估摸著算吧。

    另一種方式是寬行種植,直接用修剪機操作。這些大型的修剪機提前設計好修剪的樹形,只要沿著樹畦跑一趟,就像推平頭理髮一樣,樹冠的頂部和側面被剪成梯形三角形等規則的幾何形體。當然,這種剪法不一定符合果樹生產與結果的要求,但能省力省功提高效益。往往機械修剪完後再配合一定的人工輔助修剪,對坐果率果實品質沒有太大影響。

    中國以手工為主的精細化管理模式,目前來看,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生產的蔬菜水果等作物,單畝產量高,品質優。但從長遠來看,應該逐漸向機械化種植過渡。只要採用合適的種植模式,無論是糧食作物還是蔬菜水果,完全可以進行機械化操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腦洞問題,如果一個人長念吃虧是福,根據吸引力法則,是不是這個人吃的虧真能轉變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