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刺蝟歷史
-
2 # 侯志豐6060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有的節日。
屈原因為憂憤,無法報國而跳江自殺的。因為屈原懷有報國之心,可是最終受不了他和楚懷王的關係瓦解,不僅如此,當時屈原還面對楚國的危機。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郢都。當年農曆五月五日,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下抱石投汨羅江而死。
也可以說跟秦國有關係,但關係不大。
-
3 # 閒話三分
端午節剛開始只是古代吳越之地祭祀圖騰的節日,日期在農曆5月5日。後來,屈原在5月5日這一天投江自盡。後人為了紀念忠君愛國的屈原,就把端午節當做屈原的紀念日,今天我們所過的端午節其實就是屈原的紀念日。所以,端午節的起源和秦國是否有關,其實就是看屈原的死是否和秦國有關。實際上,屈原的死是和秦國有密切關係的。
張儀施展計謀使楚懷王疏遠屈原,屈大夫心灰意冷屈原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大臣,楚懷王前期很信任他,在屈原的輔佐下,楚國的國力一度很強盛。秦國一直對楚國虎視眈眈,屈原主張齊楚結盟,共同對抗秦國。秦國的張儀用土地誘惑楚王,只要楚國與齊國斷絕關係,秦國就會把600裡土地割讓給楚國,屈原再三進諫楚王說明這是秦國的詭計,不可信,楚王被快煮熟的鴨子矇蔽了雙眼,聽信了張儀的鬼話,把屈原趕出郢都,屈大夫真的是心灰意冷,沒想到自己竟然被楚懷王驅逐了。後來,張儀果然是騙了楚懷王,但是已經於事無補。
秦國囚禁楚懷王,楚懷王客死秦國,屈原十分悲痛楚懷王十三年,屈原回到郢都。這一年,秦王約楚懷王在武關相會,楚懷王一去不復返,被秦王囚禁,客死秦國。屈原是一個忠君愛國之人,自己的王被秦國害死了,屈原自然十分悲愴。
秦國攻破楚國,屈原不願看山河破碎,淪為階下囚,於是投江自盡。楚懷王死了之後,頃襄王即位。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國派白起攻打楚國,很快就佔領了楚國都城郢都。眼看著自己的祖國破碎,屈原悲憤難撅,投江自盡。
所以,屈原的死是很多事情逐漸積累的結果,這些事情自然包含秦國所做所為。如此看來,端午節和秦國的關係還是很緊密的。
-
4 # 平民經濟學人
當然有關。
當時秦國進攻楚國,楚國內主和派當權,主戰派的屈原意見不被採納,所以憂憤投江而死。
楚國老百姓感於屈原的精神,所以將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到江裡,這樣魚就會只吃食物而不吃屈原的身體。
後來慢慢就發展成端午節和吃粽子的習俗。
回覆列表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開始是古代吳越地區為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
之後屈原在該日投江,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的精神,便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後面相傳千年,成為中國習俗!
所以端午節與秦國倒是有一點點關係的,不過跟屈原關係更大!
屈原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
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稱“騷體”),這種新詩體,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視書成命。雖出身於貴族,但常生活在民眾之中,所以有強烈愛民情懷,同情勞苦大眾!後提倡許多體恤民眾的政策。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楚國任重要職位,是楚懷王眼前的紅人, 屈原主張對內賢政,對外聯合抗秦。
後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與楚懷王心生嫌隙,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陷落之後,屈原痛哭流涕,心痛不已,便沉於汨羅江之中,以身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