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國史記

    “盛世”一詞,《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定義就是指“興盛的時代”。一般而言,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國家繁榮昌盛、統治集團文治武功到達一定水平的社會現象,就可以稱為“盛世”。盛世對內表現為經濟繁榮、科技發達、思想活躍、文化昌盛;對外表現為軍事強大、貿易繁榮、影響力大。

    中國封建社會可稱得上盛世的朝代有六十多個,僅唐朝便有武德之治、貞觀之治、永徽之治、武周之治、開元盛世、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等。

    受篇幅所限,我們不能把各項指標一一對比,去選出“最好”,但可以用排除法,將其中相對有明顯缺陷的所謂“盛世”去除。剩下的,自然也就是相對完美的“盛世”。

    不可否認,開元盛世源於貞觀之治的基礎。

    唐朝與其他封建王朝最大的區別在於,唐自立朝之初,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思想和文化,均比較開放和包容。因此,後世學者評價“開元盛世”的成因,均認為在於唐朝的改革和開放的統治政策。

    及到“開元盛世”之時,同樣重視農業,輕徭薄賦,興修水利,開墾荒地。

    史書記載:“開元、天寶之際,耕者益力,高山絕壑,耒耜亦滿”。

    根據史料推算,“開元盛世”之時全國實際耕地面積高達6.6億畝,是今天全國18億畝耕地面積的1/3強。據推算當時人口已經是中國有史以來之最的8000萬人,但人均耕地卻可以達到9畝,是今天人均耕地的六七倍。在一個以農耕為基礎的封建社會裡,這無疑是一個“盛世”的硬指標。

    在國家治理上,開元盛世同樣延續了貞觀之治時期的治理舉措。

    此外,這一時期還另設定了“四監”來管理手工業,出現了最早的公私兼營;基本不徵工商業稅,因此民間手工業也發展迅速,紡織絲織業技術高超,陶瓷業異常發達;金融機構——“櫃房”出現在城市;互市與海外貿易的發達。工商業的發展大大增加了普通百姓的謀生機會。

    在整治吏治方面,精簡機構,裁減官員,減少政府支出。此舉減輕了百姓的賦稅負擔。

    在人才方面,實行科舉選拔人才。普通民眾也有走入仕途和改變命運的機會。

    開元時期飲茶之風興起,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據史料記載,開元時期的市場物價“十分廉宜”。

    因此,“開元盛世”時期民生安樂,百姓安居,就連最擅長書寫民生疾苦的杜甫,親歷了開元盛世,也在詩中愉悅地寫道: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而同一時期整個歐洲也不過幾百萬人口。

    這一時期,大唐疆域空前遼闊,前來朝貢的蕃國數多達70餘國。

    開元盛世時期,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人口、思想文化、社會民生以及軍事、外交、貿易、領土疆域等各項指標,都進入唐朝全盛時期,也使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頂峰階段,當時中國綜合國力已經“獨步於世界”。這樣的盛世,當然可以說是盛世中的盛世了!

  • 2 # 天師古籍摘錄

    農業社會自給自足的前提下,何為盛世?一則天下大一統,二則人丁豐、財貨茂,三則世道清平無戰亂,吏治、民治清朗,四則天隨人願無大災大難。

    文景之盛,盛在平糜少數民族戰亂、人丁恢復、社會制度平穩過渡;

    貞觀之盛,盛在天下一統、兵強甲精、行政制度創新;

    開元之盛,盛在財茂丁豐、文化璀璨、世道清平;

    康乾之盛,盛在添丁加口、天下一統、工商萌芽。

    拙見統一、文化、工商為盛世重點參考,個人認為排序為:開元-康乾-文景-貞觀

  • 3 # 天蠍潕涙

    文景之治是漢朝,貞觀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開創的,開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開創的,康乾盛世是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開創的

  • 4 # 小龍女5505

    四大歷史上的盛世文景、貞觀、開元、康乾四大盛世中,最優秀最厲害的盛世是唐太宗李世民開創的大唐貞觀之治,然後其餘三大盛世依次排名為西漢文景之治、清朝康乾盛世、唐玄宗李隆基開創的開元盛世。

  • 5 # 本自江海人

    首先,康乾時代我不認為它是個盛世。儘管它延續時間長、經濟上有一定發展、逼退了外敵,符合盛世的標準。但是它政治上不清明,為維護君主專制大搞文字獄,阻擋了中國思想文化事業的進步。官場腐敗貫穿始終,除了雍正皇帝嚴厲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但是到了乾隆中晚期吏治全面敗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這些貪官汙吏的管理下,人民的生活異常困苦,賣兒賣女是常見的事。正直的尹壯圖揭露了一點官場的黑幕,就被粉飾太平的乾隆皇帝申飭革職,乃至於差點丟了腦袋。所謂的“康乾盛世”不過是清朝統治者的自吹自擂和遺老遺少的跟進唱和罷了。

    文景之治是封建社會第一次盛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是那個時候西漢朝廷施政的主基調。之前中國經歷了春秋戰國數百年戰亂才迎來秦始皇統一,但是秦朝短短十幾年被農民起義推翻,緊接著就是楚漢戰爭。對經濟的破壞巨大,史載天子駕車不能湊齊四匹白馬,將相乘坐牛車上朝,老百姓的處境可想而知。田賦從十稅一減到十五稅一再到三十稅一,力度確實很大。但西漢的老百姓還要交口賦、算賦之類的人頭稅,而人頭稅是佔了大頭的。以那個年代中國的發展水平,西漢朝廷對人民的壓榨是相當沉重的。

    沒有貞觀之治哪有開元盛世,它們之間是不能割裂的。唐太宗登基時,面對的是隋末大亂留下的爛攤子。他統治二十幾年,擊敗了外敵、安定了國家,進一步繼承完善了隋朝遺留的制度。這些功績都為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當然唐玄宗作為這一盛世的締造者,貢獻是不次唐太宗的。

    在中國曆朝中,唐朝的皇帝是最不專制的,寬容的政治帶來了文化的昌明,唐朝詩人眾多、詩歌創作成績斐然正是那個相容幷蓄的時代精神的必然產物。在同外族的角逐中,唐朝軍隊除偶有挫折大部分戰爭都取得了勝利,這使得中國取得了東亞的主導地位。至於經濟,杜甫在詩中稱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充分說明了當時的情況。杜甫又接著寫道:“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一派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而這在西漢和清朝何曾有過。

  • 6 # 蘭靈笑笑生

    開元盛世是盛世中的盛世。

    貞觀之治時,唐朝百廢待興,可以說是和文景之治一樣,是過渡時期。所以貞觀之治雖然有所成績,但距離輝煌還遠,畢竟當時方興未艾,又歷經政變。

    而開元盛世時就不一樣了,那時唐朝已經過了百年的發展與積累,進入鼎盛時期,黃金時代。雖然唐玄宗後期發生安史之亂,但這並不能否定開元盛世的強盛繁榮。

    魯迅都懷疑康乾盛世完全是文字獄吹出來的。

    文景之治給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物質基礎,是中華文明邁入帝國後的第一個盛世。

    把這四個盛世排名的話我認為是開元盛世—貞觀之治—文景之治—康乾之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淵還有三個哥哥,為什麼是他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