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 江隱龍
魏蜀吳之間的稱呼還真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我們先說魏與蜀。這兩個國家,一個借禪位的流程取代了漢朝,一個說是要延續漢朝,所以兩國之間就有你沒我。尤其是蜀自居正統,更容不得魏宣稱自己代漢,所以它稱呼魏,沒有任何客氣成分在,直接稱之為“賊”,或者在前面加個“魏”或“北”,叫做“魏賊”與“北賊”。另一方面它稱呼自己為“漢”,因為本身就是漢朝的延續,所以沒有必要改國號。
諸葛亮將魏稱為“賊”的語句很多,比如:
但是魏稱呼蜀卻沒有這麼難聽。為什麼呢?因為魏以中原正統自居,他們自認為是“中國”、“華夏”,只將蜀當做一個地方性的割據勢力,所以稱呼蜀一般用“蜀”或者“裔土”這樣形容窮鄉僻壤的詞語,比如:
雖然“蜀”字看起來不是貶義,但蜀國的國號其實是“漢”,所以稱“蜀”本身就是一種藐視。王朗當然也不承認劉備的帝位,只稱其為“劉將軍”。
再說吳。吳國則有些複雜。吳國不像魏蜀之間有正朔矛盾,它可以聯蜀,也可以降魏。孫權殺關羽後,孫權向魏稱臣,名義上來說整個江東都屬於魏境,他稱曹丕為天子,曹丕則封他為吳王,所以不存在政權之間互相稱呼的問題。
劉備死後,孫權又與蜀聯合,大魏就成了敵人,於是吳對魏的稱呼就與蜀保持了一致,變成了“魏賊”。比如
可以看出,這裡面吳將蜀稱為“漢”,這自然是因為兩國建交,彼此需要尊重對方的主權。不過這只是面子上的尊重,吳私下裡還是叫蜀的,因為孫權本身也不承認蜀是漢朝的延續,他認為漢朝已經滅亡。孫權繼位時的《告天文》如此說:
在這種情況下,吳國君臣自然只會用“蜀”或“西蜀”來稱呼,比如:
甚至薛綜在酒席間與蜀使智鬥時,也用蜀來戲弄對方:
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的蜀也已經習慣別人把它當蜀而非漢了。
答 | 江隱龍
魏蜀吳之間的稱呼還真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我們先說魏與蜀。這兩個國家,一個借禪位的流程取代了漢朝,一個說是要延續漢朝,所以兩國之間就有你沒我。尤其是蜀自居正統,更容不得魏宣稱自己代漢,所以它稱呼魏,沒有任何客氣成分在,直接稱之為“賊”,或者在前面加個“魏”或“北”,叫做“魏賊”與“北賊”。另一方面它稱呼自己為“漢”,因為本身就是漢朝的延續,所以沒有必要改國號。
諸葛亮將魏稱為“賊”的語句很多,比如:
諸葛亮《出師表》: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諸葛亮《後出師表》:“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諸葛亮《明心表》:臣當竭盡愚力,討賊興漢。諸葛亮《絕盟好議 》:“頓兵相持,坐而須老,使北賊得計,非策之上者……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諸葛亮;“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但是魏稱呼蜀卻沒有這麼難聽。為什麼呢?因為魏以中原正統自居,他們自認為是“中國”、“華夏”,只將蜀當做一個地方性的割據勢力,所以稱呼蜀一般用“蜀”或者“裔土”這樣形容窮鄉僻壤的詞語,比如:
王朗《與許靖書》:“永與華夏乖絕,而無朝聘中國之期緣,瞻睎故土桑梓之望也……劉將軍之與大魏,兼而兩之,總此二義……子雖在裔土……”劉曄:“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雖然“蜀”字看起來不是貶義,但蜀國的國號其實是“漢”,所以稱“蜀”本身就是一種藐視。王朗當然也不承認劉備的帝位,只稱其為“劉將軍”。
再說吳。吳國則有些複雜。吳國不像魏蜀之間有正朔矛盾,它可以聯蜀,也可以降魏。孫權殺關羽後,孫權向魏稱臣,名義上來說整個江東都屬於魏境,他稱曹丕為天子,曹丕則封他為吳王,所以不存在政權之間互相稱呼的問題。
劉備死後,孫權又與蜀聯合,大魏就成了敵人,於是吳對魏的稱呼就與蜀保持了一致,變成了“魏賊”。比如
《中分天下盟文》:“今日漢、吳既盟之後,戮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好惡齊之,無或攜貳。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可以看出,這裡面吳將蜀稱為“漢”,這自然是因為兩國建交,彼此需要尊重對方的主權。不過這只是面子上的尊重,吳私下裡還是叫蜀的,因為孫權本身也不承認蜀是漢朝的延續,他認為漢朝已經滅亡。孫權繼位時的《告天文》如此說:
《告天文》:“群臣將相,州郡百城,執事之人,鹹以為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在這種情況下,吳國君臣自然只會用“蜀”或“西蜀”來稱呼,比如:
孫權:“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無所負之。何以致此?又司馬懿前來入舒,旬日便退,蜀在萬里,何知緩急而便出兵乎?昔魏欲入漢川,此間始嚴,亦未舉動,會聞魏還而止。蜀寧可復以此有疑邪?又人家治國,舟船城郭,何得不護?今此間治軍,寧復欲以御蜀邪?人言苦不可信,朕為諸君破家保之。”鍾離牧:“西蜀傾覆,邊境見侵,何以御之?”甚至薛綜在酒席間與蜀使智鬥時,也用蜀來戲弄對方:
“蜀者何也?有犬為獨,無犬為蜀,橫目苟身,蟲入其腹。”“無口為天,有口為吳,君臨萬邦,天子之都。”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的蜀也已經習慣別人把它當蜀而非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