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今天很多人都有個疑問,究竟華為的方舟編譯器是個什麼東西,有那些KOL吹的那麼神麼?
我才疏學淺,談談自己的解讀:
華為管它叫“方舟編譯器”
編譯器是什麼東西
可以這樣理解:人類有自己的一套語言,機器有自己的一套語言,人類輸入資訊——編譯器把人類的操作翻譯成機器的語言——機器處理——透過編譯器翻譯成人類能理解的——處理結果。
編譯器相當於機器理解人類,人類處理機器的說明書,有的編譯器一句一字地翻譯,有的編譯器能把一大段話濃縮成一句,這就體現了編譯器的效率。
華為的方舟編譯器相當於優化了這個翻譯過程,安卓系統原來輸入資訊後需要在一箇中轉站翻譯,這個中轉站需要消耗一部分效能,而方舟編譯器可以不用中轉站,直接把翻譯資訊送達處理器執行,從而提高效率
當然,原來所有基於“中轉站”開發的軟體是可以適配方舟編譯器,但還是採用原來的編譯方式去處理,而想要使用方舟編譯器的效率則需要開發專用的應用程式,這個專用應用程式是無法在其他安卓裝置執行的。
華為之所以把方舟編譯器開源,不是多偉大多無私,而是需要更多軟體去主動適配,開發專用的應用程式才能體現這個編譯器的效率。當然要是有更多手機廠商支援方舟編譯器,軟體公司會更樂意去開發方舟專用的軟體。
可以說華為是做了一件好事,但是這件事最終體現的效率有沒有宣稱的那麼高,則需要看實際療效了。
相信如果有部分軟體公司(例如微博淘寶這樣的老油條,微信這樣的使用者量巨大的軟體)去開發專用於方舟的軟體,而且效果不錯,就會有越來越多軟體公司會去適配,當適配的軟體覆蓋大部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而且使用者有眼睛看到速度對比確實快的,就會有更多使用者去買華為手機,很多消費者根本不管你什麼編譯器,只要確實是比別人快,就會去買單
這就會倒逼更多手機廠商去使用華為的方舟編譯器。
當然這是最好結果。
所以華為把它命名為“方舟”,體現了華為對這個技術的高度自信,同時也“告誡”友商早日上船。
方舟的故事:
上了方舟的得到新生,沒上方舟的都被淹死了。
另外談談華為手機業務的發展:從決定自己研發處理器,到與萊卡合作狠抓拍照。華為從來都是有自己想法的
當初既然比“原味”,比真實幹不過蘋果,那我就搞直出,我就發力在觀感,而觀感最受用的就是“德味”,“德味”最高階的就是萊卡,ok——華為萊卡,成功吧?
既然中國產手機一直幹不上蘋果三星的高階產品,消費者對中國產手機的刻板印象就是低端,那我華為就跟高階品牌合作,保時捷——夠高階吧?華為保時捷設計,效果怎樣?大家有目共睹。
說回到處理器,現在能擺得上臺面的就四家:蘋果三星高通華為,華為雖然很用力,但還是與第一梯隊的蘋果三星高通有一定差距。效能沒有你們高,ok,華為不搞硬碰硬,曲線救國,搞效率,去年搞“渦輪”,今年搞方舟。不同路線實現跟頂級處理器達到一樣的效果。不管黑貓白貓,手機流暢就是好貓。
而今天講的方舟,從本質上說,華為掌握的這本“說明書”,就是遊戲規則。當初諾基亞跟微軟搞自己的遊戲規則(系統),為什麼死了?沒有軟體,消費者想愛都愛不起來啊。華為先用方舟編譯器去吸引軟體支援,以後做系統,有了大量軟體基礎就不難了,系統未做軟體先行。與其說是華為 為安卓做了個編譯器,不如說是借(寄居)安卓去發展自己的軟體數量。
你問我支援不支援?當然是支援啦。
華為黑,我幫你們想到怎麼反駁了,可以直接拿去複製:華為一天到晚不務正業,淨搞這些歪門邪道誤導消費者。
相信今天很多人都有個疑問,究竟華為的方舟編譯器是個什麼東西,有那些KOL吹的那麼神麼?
我才疏學淺,談談自己的解讀:
華為管它叫“方舟編譯器”
編譯器是什麼東西
可以這樣理解:人類有自己的一套語言,機器有自己的一套語言,人類輸入資訊——編譯器把人類的操作翻譯成機器的語言——機器處理——透過編譯器翻譯成人類能理解的——處理結果。
編譯器相當於機器理解人類,人類處理機器的說明書,有的編譯器一句一字地翻譯,有的編譯器能把一大段話濃縮成一句,這就體現了編譯器的效率。
華為的方舟編譯器相當於優化了這個翻譯過程,安卓系統原來輸入資訊後需要在一箇中轉站翻譯,這個中轉站需要消耗一部分效能,而方舟編譯器可以不用中轉站,直接把翻譯資訊送達處理器執行,從而提高效率
當然,原來所有基於“中轉站”開發的軟體是可以適配方舟編譯器,但還是採用原來的編譯方式去處理,而想要使用方舟編譯器的效率則需要開發專用的應用程式,這個專用應用程式是無法在其他安卓裝置執行的。
華為之所以把方舟編譯器開源,不是多偉大多無私,而是需要更多軟體去主動適配,開發專用的應用程式才能體現這個編譯器的效率。當然要是有更多手機廠商支援方舟編譯器,軟體公司會更樂意去開發方舟專用的軟體。
可以說華為是做了一件好事,但是這件事最終體現的效率有沒有宣稱的那麼高,則需要看實際療效了。
相信如果有部分軟體公司(例如微博淘寶這樣的老油條,微信這樣的使用者量巨大的軟體)去開發專用於方舟的軟體,而且效果不錯,就會有越來越多軟體公司會去適配,當適配的軟體覆蓋大部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而且使用者有眼睛看到速度對比確實快的,就會有更多使用者去買華為手機,很多消費者根本不管你什麼編譯器,只要確實是比別人快,就會去買單
這就會倒逼更多手機廠商去使用華為的方舟編譯器。
當然這是最好結果。
所以華為把它命名為“方舟”,體現了華為對這個技術的高度自信,同時也“告誡”友商早日上船。
方舟的故事:
上了方舟的得到新生,沒上方舟的都被淹死了。
另外談談華為手機業務的發展:從決定自己研發處理器,到與萊卡合作狠抓拍照。華為從來都是有自己想法的
當初既然比“原味”,比真實幹不過蘋果,那我就搞直出,我就發力在觀感,而觀感最受用的就是“德味”,“德味”最高階的就是萊卡,ok——華為萊卡,成功吧?
既然中國產手機一直幹不上蘋果三星的高階產品,消費者對中國產手機的刻板印象就是低端,那我華為就跟高階品牌合作,保時捷——夠高階吧?華為保時捷設計,效果怎樣?大家有目共睹。
說回到處理器,現在能擺得上臺面的就四家:蘋果三星高通華為,華為雖然很用力,但還是與第一梯隊的蘋果三星高通有一定差距。效能沒有你們高,ok,華為不搞硬碰硬,曲線救國,搞效率,去年搞“渦輪”,今年搞方舟。不同路線實現跟頂級處理器達到一樣的效果。不管黑貓白貓,手機流暢就是好貓。
而今天講的方舟,從本質上說,華為掌握的這本“說明書”,就是遊戲規則。當初諾基亞跟微軟搞自己的遊戲規則(系統),為什麼死了?沒有軟體,消費者想愛都愛不起來啊。華為先用方舟編譯器去吸引軟體支援,以後做系統,有了大量軟體基礎就不難了,系統未做軟體先行。與其說是華為 為安卓做了個編譯器,不如說是借(寄居)安卓去發展自己的軟體數量。
你問我支援不支援?當然是支援啦。
華為黑,我幫你們想到怎麼反駁了,可以直接拿去複製:華為一天到晚不務正業,淨搞這些歪門邪道誤導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