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泰峪秦劇社
-
2 # 島民蟹哥海鮮
冬季一到,氣溫往往是斷崖式下跌的,遇到寒流時,氣溫快速下降,之後又有所恢復。想要延長拱棚蔬菜生長期,基礎就是提高棚室日常保溫性,一般可在拱棚上增設套棚膜、無紡布等。
1.拱棚兩側、北側等設定無紡布
拱棚兩側與外界接觸面積大,熱量散失更快。一般來說,最初出現冷害的位置都在拱棚兩側。因此,菜農應在拱棚兩側覆蓋無紡布、草簾等,可大大提升其保溫性。尤其是東西向拱棚,北側可以設定一層秸稈風障,減少空氣流動,也可以減少熱量散失。
此外,菜農還要特別注意破損處的修補,確保通風口與地表不存在疏漏之處,減少夜間拱棚內外的空氣流通。
2.設定套棚
套棚膜是菜農最常使用的保溫手段,增加一層薄膜覆蓋,可以提高棚內溫度2-4℃。外界氣溫降低到8℃以下,拱棚內就應該增設套棚膜,儘量提高棚內夜溫,促進蔬菜生長。
增設套棚膜後要加強溫溼度調控,尤其是通風變差後,容易產生滴水,棚內溼度大大增加,要注意加強喜溼的細菌和真菌性病害防治,如細菌性角斑病、軟腐病,真菌性的灰黴病、菌核病、霜黴病等。菜農可以每隔3-4天用空氣消毒片進行空氣消毒一次,控制空氣傳播的真菌性病害傳播;間隔5-7天,噴灑一次氯溴異氰尿酸、噻唑鋅、噻菌銅等藥劑,噴灑藥劑時,莖葉與地面都要噴灑到,減少地表病菌擴散。
增強蔬菜自身抗寒能力
蔬菜自身抗寒能力的差異,對延長蔬菜生長期非常關鍵。同樣的植株,其抗寒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天氣、水肥等條件不斷變化,在連續陰雨天等逆境條件下,植株光合產物不足,抗寒性會明顯下降。無機鹽、可溶性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對植株的抗寒性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平時強調的培育壯棵,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強有機產物的積累,保證植株充足的營養供應,維持植株抗性的穩定。
植物對逆境的適應還受激素的調控影響。脫落酸、乙烯等生長抑制劑可以明顯提高植株抗寒性,而赤黴素、2,4-D等生長促進劑則會降低植株抗寒性。近年來,甲殼素、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質在蔬菜上的使用效果得到驗證。甲殼素可以誘導蔬菜自身的生理變化,產生提高蔬菜抗性的物質。海藻酸等噴灑後,可以誘導花芽分化,提高蔬菜抗逆性,作用明顯。
寒流到來之前,菜農可以用全營養葉面肥、氨基酸和白糖或葡萄糖等養分,搭配海藻酸、甲殼素、乙烯等噴灑植株,可有效補充植物體的營養,提高逆境條件下的抗性。
加強寒流過後的管理
寒潮過後,天氣迅速轉晴,棚內氣溫一般升高較快,要加強管理,減輕寒流後蔬菜二次傷害。一是注意緩慢升溫,這時菜農應提早通風,保持棚內溫度平穩升高,上午最高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5℃,保證蔬菜受害組織有恢復的時間。二是噴水增溼,晴天后通風早,棚內溼度下降快,待發現植株萎蔫時,應該立即向植株上噴灑溫水,提高棚內溼度,減少葉片蒸騰作用強度。三是補充養分,噴水時,還可加入甲殼素、光合動力全營養葉面肥、白糖等,補充葉面營養,促進葉片功能快速恢復。
回覆列表
在嚴寒的冬季,如何做好拱棚的保溫措施,才能讓棚內的作物免於凍害?一要看天氣,如果天氣晴好,氣溫上升,那麼就要9點左右將拱棚上面的草簾收捲起來,到下午太陽落山前再逐一放下來。如果是下雪天或陰天,草簾則不用收起。二要視棚內溫度,如果達不到作物的需要溫度,有必要再新增幾個煤爐。在條件充許的情況下,還可以給棚內安裝熱氣管道,以迅速提高棚內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