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刃號
-
2 #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社會發展力,間接的促進了中華民族間的相互融合。從此騎兵正式成為戰爭中不可缺少的兵種。
進入戰國時代,周王室已經名存實亡,各諸侯國為了生存發展,開始了新一輪的軍事變革競賽,歷史之河永遠是圍繞著戰爭與和平這兩大主題而不斷的向前流淌著。諸侯國都在為能夠儘快或是短時間內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不斷的引進人才實施改革變法。戰國中期以秦、魏、齊等國為首的國家開始重用法家思想來治理國家武裝軍隊,軍事力量大大增強。他們把法家注重的賞、罰兩大元素融進了軍隊管理中,嚴格的賞罰制度和軍士選拔的時的苛刻條件(魏國的軍士選拔最為嚴苛)使得軍隊戰鬥力迅速提高,不斷威脅著周邊國家。
趙武靈王即位以來在周圍群雄環伺的情況下(北有燕國、中山國,西有秦國、樓煩國,東有齊國、東胡),並沒有枉自稱王,依然自稱為君。但他並沒有忘記中山國在齊國的支援下水淹邯鄲的恥辱,他時刻準備著…也許生來就有不安分的因子或是有為戰而生的天性,因此他決定要改變這種狀況,要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要洗刷以前的失敗史。趙武靈王是一位偉大的有著超前戰略眼光的改革家和軍事家,他看到了當時還是以車戰為主的戰爭的嚴重不足(受限於氣候、地形等因素,不能實行長途突襲等缺點,在他後來的構想中就是要以騎兵部隊從雲中、九原一帶向南對秦都咸陽實施長途襲擊,還特地秘密到秦國進行前期偵察),為此他打破世俗觀念(受到長達幾百年的周禮的影響)拋棄傳統改穿胡服發展騎兵,軍事力量大大增強,騎兵優勢凸顯無疑。終於在公元前301年消滅了中山國,向東馴服了胡人,一段時期內威震諸侯。
至於後來為什麼趙國終究還是被秦所滅,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隻注重軍事裝備上的發展,而忽略了軍隊思想上的灌輸(比如秦軍的軍事思想就是以商鞅和韓非的法家理論為指導)。
不可否認的是騎兵的出現改變了戰爭格局,而後來馬鐙的發明更是讓騎兵如虎添翼,影響可謂深遠。
-
3 # 遠處是海
在戰國七雄中,趙國是疆域較大的國家。公元前386年以後都邯鄲,東北與東胡、燕接界,東毗中山、齊,南與衛、魏、韓等國交錯,西亦與魏、韓相接。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趙不得不一方面對付東、北胡人的擄掠,一方面應付來自西、南魏國等進攻。 前307年,趙武靈王分析當時形勢,決心進行“胡服”的改革。此次改革內容一曰胡服,一曰騎射,其中核心在於騎射。 要求男人換掉帽子,趙王戴王冠,軍官戴武冠,士兵戴爪牙帽子,用黑色凌娟製成,以防北方的風沙;變履為靴,以便於騎馬和涉草地;改重甲為輕甲,把原來銅做的鎧甲改為皮革,這樣可以輕裝上陣,以利於穿山涉險,馳騁疆場。
春秋時代以前,作戰以車戰為主,步兵起輔助作用,基本沒有騎兵這一兵種。春秋時期,步兵開始興起,車步並重,各國軍隊有了少量的騎兵,同戰車步兵混編,僅是一種無足輕重的輔助力量。戰國時代,隨著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正式登上戰爭舞臺。趙國騎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組建的大規模騎兵隊伍。其速度之快、威力之強是戰國主要兵力——步兵難以匹敵的。
它雖以軍事改革為核心,影響卻涉及諸多領域,徹底改變了戰國最後近百年的格局,影響以後近千年的歷史。
軍事意義上: 軍事力量的強大,是趙國改革最大的成果,從胡服騎射到武靈王去世,對外戰爭上,趙軍滅中山國,南抑魏齊,北逐三胡開疆千里,還佔領瞭如今的陝北一帶,“完成了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小國到軍事實力居東方之首的霸主的涅槃之路。
政治意義上:胡服騎射促進了趙國的封建化,加強了中央集權。趙武靈王借組建騎兵、選拔騎兵的機會,對趙國的步兵系統也進行了一次從上到下的大整頓。由於軍事將領透過選拔產生,趙國宗室大批貴族的世襲權受到了極大的衝擊,軍功制度成為趙國軍民求富貴的主要途徑。
經濟意義上:趙國原就處於農耕經濟與遊牧經濟交界處,胡服騎射顯然促進了其遊牧經濟的發展。滅中山之後,趙國領土得以連貫,趙武靈王於是修建貫通南北的大道,促進了社會經濟與貿易的發展。
思想文化上:胡服騎射後取得的累累戰功以及以能力為選拔標準的軍功制度,讓百姓看到了胡服騎射的好處,逐漸從內心接受胡服,騎馬射箭風潮席捲全國,百姓以武藝高強、能騎善射為榮,尚武的精神得到了極大發展,這恰符合趙武靈王的初衷。
在戰國大變革的時代裡,在“內憂外患”的局勢下,趙武靈王進行了頗具勇氣的變革。胡服騎射即有著趙國的特色,也體現了大時代裡中央集權與官僚政治產生髮展的趨勢,是諸多改革中的軍事變革代表。但是過度的尚武導致趙國窮兵黷武,卻又成了它滅亡的一個重要緣由。
-
4 # 秉燭讀春秋
胡服騎射是趙武靈王為了國家強大而進行的改革,胡服――指推行穿胡人的服裝,騎射――指教習士兵練習馬上射箭。
為什麼非要穿胡人的服裝呢?當時趙武靈王繼位後,國家正是衰落時期。加之趙國四鄰都是遊牧民族,就連一些小國也欺負趙國,這些人騎著馬不時騷擾。搶了就跑,趙武靈王十分惱火。
沒辦法,誰叫自己不會騎馬射箭呢?再者說了,即便會騎馬,電視裡我們也看過,古代那些寬袖長袍,說實話,平時穿著有種飄逸的感覺,但打仗就不適合了。更別說穿著這種衣服騎馬射箭了。
趙武靈王找到了自己捱打的原因了,同時他也看到了胡人穿著服裝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短衣短袖,束腰帶。趙武靈王就想讓趙國軍隊先改革,然後全國推廣
趙武靈王於公元前307(武靈王19年)年開始實行“胡服騎射”的改革。
現在看來十分簡單的改革,在那時卻阻力重重,有人就說了,憑什麼我們學習胡人?步行射箭是自古就傳下來的,憑什麼讓我們也騎馬射箭呢?
趙武靈王為了推行改革。自己以身作則,穿著胡服上朝見大臣。
趙武靈王勢在必行,“習胡服,求便利”成了中國服飾變化的總體傾向,騎射也有了長足發展。趙國也由被動挨打,變得越來越強大了。
-
5 # 謀士說
為什麼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能夠讓趙國迅速成為軍事強國?我們可以從戰國的政治格局來分析。
進入戰國時代,魏國魏文侯因為“李悝變法”使魏國成為戰國第一個霸權國家,到魏惠王時任用龐涓在馬陵之戰中被齊國打殘,魏國的霸權從此衰落,而齊國一躍成為超級強國。而齊國從齊威王時期開始稱雄,到齊閔王時齊國的首都被燕國樂毅攻陷,最後只剩下兩座城池,齊國的霸權也從此衰落,齊國淪為二流國家。燕國在當時成為強國,但是燕昭王一死,魏惠王繼位後對樂毅有所猜忌,任用騎劫取代樂毅,樂毅逃亡趙國。齊國的田單利用火牛陣反攻,很快收復失地,燕國從此衰落,齊國和燕國同時兩敗俱傷。而楚國的楚懷王被趙國欺騙以後,後來被扣押到秦國,在秦國呆了三年病死。從這件事來看,楚國已經淪為二流國家。楚懷王的兒子楚襄王繼位以後,對秦國再次發動戰爭,屢戰屢敗,所以楚國的威脅也被解除。
戰國七雄當中的魏、齊、燕、楚四國都相繼衰落,那麼只有秦、趙、韓,而南韓是戰國七雄當中最弱小的,存在感最低的一個諸侯國。其土地面積最小,四面被大國包圍,進入戰國從來沒有強國,所以可以忽略。那麼就剩下秦國和趙國了。當魏、齊、燕、楚四國相繼衰落的時候,趙武靈王對趙國的軍隊施行了改革。
其實趙國與秦國的地理位置相差無幾,憂患意識都非常強,秦國常年與西戎作戰,而趙國也時常與東胡作戰,這兩國計程車兵都比較強悍。不過趙國在趙武靈王之前國力比較弱,趙國一直受到中原國家的欺負。當時中原各國都在玩改革,而趙國也沒有錯過改革的機會,所以趙武靈王即位以後,對軍隊進行了改革。這場改革歷史上稱作“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開始在北方進行實驗性改革,原來趙國採用的是漢服衣袖很長,行動不便,而經過改進衣袖變窄了很多,士兵們齊射的時候靈活了許多,行動起來也很方便。經過實驗出現了真理,所以趙武靈王在國內全面實行“胡服騎射”改革。透過改革趙國的軍事實力得到了提升,軍力不斷加強。當時其他國家國內亂做一團,而趙國抓住時機改革,在戰國的軍事競爭中佔了極大的優勢。
趙武靈王改革成功以後,開始開疆擴土,趙國先後攻擊了中山國和林胡獲得大量土地和林胡勇士,並對秦國形成威脅。趙國除了攻擊者兩個國家,還向其他六個國家派去間諜,瞭解各國的情況,當時的趙國的戰鬥力,只次於秦國,所以在長平之戰,秦國動用了全國的兵力才把趙國打殘。足見,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是成功的。
趙武靈王最大的敗筆,就是廢掉太子,把太子之位傳給次子趙何。為了提前讓趙何上位,自己先退居二線,結果被廢掉的太子趙章,在田不禮煽風點火之下,有了奪位之心。當時,趙武靈王也打算把代郡分給公子章,讓公子章也稱王。但是遭到了趙惠王的反對,這一反對就讓對方有了反叛之心。
趙武靈王以去沙丘選看墓地為由,讓公子章與趙王何同時隨行。而到了沙丘,趙武靈王與公子章居住在一起。田不禮與公子章謀劃先殺掉趙惠王,再控制趙武靈王,打算先發制人。當時趙惠王身邊的大臣肥義已經察覺不對勁,所以讓趙惠王做好防備,自己先前往趙武靈王的住處打探虛實,走之前就提醒趙惠王,如果回不來即刻發兵勤王。當肥義去沙丘宮見趙武靈王時,只見到了田不禮和公子章,果然被殺。肥義沒有返回,趙惠王立即通知公子成與李兌去沙丘宮勤王。公子章和田不禮等黨羽很快被殺,趙武靈王當時還在沙丘宮,都不敢揹負弒君的罪名,只好把趙武靈王圍在沙丘宮,前後長達三個月,最後被活活餓死。假如趙國沒有內亂,不敢想象,歷史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
6 # 煙雨若昔
趙武靈王繼位時,趙國內憂外患,尤其是外患,東有燕,胡,西南有魏韓,甚至連中山這種小國也常來騷擾。外處四戰之地,更兼數次外戰不力,國勢衰弱,也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趙武靈王一代雄主,接手之後,深悉利弊,所以放言“吾欲胡服”。春秋戰國從來不缺變革,勇於變革的往往由衰而興,稱雄一時,不過改革從來都是有代價的。商鞅如此,秦從此興,自己卻落得車裂下場。趙武靈王變法時,年富力強,更兼雄才勇武,強勢推行,尤其改兵制,習騎射,軍容大振,從被動挨打到闢地千里,北攘地至燕,代,一躍成僅次於秦的強國。可以說,胡服騎射最大的影響是在於軍事上,而戰國時期,軍事的強盛是國力強弱的最大一個衡量標準,強軍則強國。只是趙武靈王的結局有些淒涼,活活被餓死,這也跟當年的強勢變革脫不開關係。
-
7 # 成長書單感謝遇見
胡服騎射,簡單的來說一下,在哪個年代基本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你耕田我織布的生活,大多數人都是解決溫飽為生活步調的,但是隻有國家推行政策,才會行成風氣,比如胡服騎射指的是人們穿短衣崇尚騎馬射箭,這也就使得社會崇尚騎射,才能發動更多的人去參軍,也使得社會層面有人人都是戰士的風氣。這樣子呢,才會使得趙國迅速變成軍事大國!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是春秋戰國戰爭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是改變古代戰爭,尤其是春秋戰國戰爭的節點之一。
春秋戰國早期的戰爭,有這樣一些特點:一是打仗前要尋找恰當的理由,沒有恰當的理由,不能打仗。也就是說,必須打“義戰”。二是打仗需要尋找專門的戰場,不能隨便打。一般這樣的戰場是在兩國交界的開闊地帶。三是戰爭主要由貴族子弟參與,一般的平民和奴隸,連打仗的資格都沒有。四是戰爭是以列陣的形式進行,兵種也主要是車戰和步射。
(春秋戰車)
這種戰爭形式,與當時周禮的各種約束密切相關。但是後來,當諸侯們紛紛破壞周禮,尋求爭霸,甚至尋求擴大地盤,最後甚至尋求統一全國的時候,這種戰爭就完全不適合新形勢的要求了。
也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出現了兩個重要的戰爭節點。
一是講禮儀的戰爭變成講計謀的戰爭。這時候,打仗不需要再找理由,不需要新開闢戰場,不需要按照既定的套路。打仗以消滅對方為目的,以取勝為目的。這是一連串的遞進過程。從長勺之戰,到城濮之戰,到桂陵之戰等等演變過來的。
謀略在戰爭中的使用,改變了戰爭的方式和目的。但是,謀略畢竟是一種取巧的方式,屬於戰爭中的“軟實力”,不屬於戰爭中的“硬實力”。要提高戰爭的“硬實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變兵種,改變軍隊。
(趙武靈王)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出現了。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是最適合新的戰爭形式的一種方式。
胡服的裝備更方便,剔除了戰爭中的那些繁文縟節,讓戰爭更趨向於戰爭,更具有核心意義。
騎射的方式有三個特點:
一是更靈活,適合所有的戰場。車戰必須選擇戰場,必須在開闊的平坦地區,必須列陣。騎射完全不需要這些,在哪裡都可以打,非常靈活。
二是速度更快,一匹戰馬,肯定是比兩匹戰馬跑起來更快的。兩匹戰爭需要一個協調的過程,兩匹馬的奔跑能力還要一致,對駕車的人要求也非常高。但是一匹馬則可以做到可快可慢,收放自如。
三是騎射比步射打擊面更寬。因為騎手是在馬上,位置更高,視野更寬,打擊面顯然更強。
其實,這樣一種兵種的優點是顯而易見,可是,為什麼直到戰國中晚期,才由趙武靈王全面實施呢?
道理很簡單,除了這種兵種對騎兵能力的要求更高外,最重要的,是文化上人們無法接受。中原的人,一直把自己當成是上邦大國,對自己的文化非常自信。日常的禮儀,都是非常講究的,更何況是穿奇裝異服,那更是大家不能接受的。
(胡服騎射鵰塑)
而趙武靈王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趙武靈王行事作風比較剛勁果敢,又獲得了大臣肥義及叔父公子成的支援外,更重要一點是,趙國本身就居住在邊緣地區,與中原有一定距離。國內的居民,胡漢混雜,甚至早就衣服亂穿,所受的中原地區拘束較少,所以推廣起來,顯然容易得多。
也正是趙國有這樣的地理優勢,胡服騎射也推廣了起來,因此,趙國才一躍成為戰國中晚期的強國之一。
(參考資料:《戰國策》)
-
9 # 饕餮5177v
所謂"胡服"是類似於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中原人的服裝是寬衣長袖,。"騎射"是指遊牧民族在馬上射箭,而我們是站在平地上射箭。中原諸侯的軍隊步兵士身穿盔甲,手持長矛作戰,騎兵士乘兵車衝鋒。春秋軍戰往往一波衝鋒就能看出強弱,甚至勝負的,但兵車在戰國已經慢慢慢淘汰了。
當時趙國被西北部族屢次侵犯,但他們以騎兵出擊,打的過就大勢搶掠,打不過拍拍馬屁股就跑了,趙軍也無可奈何。後趙武靈王趙雍提出以夷制夷,推行胡服騎射。老祖宗的服飾豈能說改就該的,自然就有反對派跳出來,好在趙武靈王也是猛人一個,壓住了幾個帶頭叫囂的人,成功開始了胡服騎射運動。
說是胡服騎射,其時當時還是學了不少遊牧民族的騎兵的特色的,例如引進草原的羊奶乾糧,兵士隨身攜帶,要知道那個時候打仗不但費錢更費糧,糧草更是要先行,不然你追擊敵人,糧草更不上的話,那這仗就打不了。
趙國經過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基本上建立了一直以騎兵為主的軍隊,滅掉了經常攻擊趙國的中山國,向北攻打匈奴,向西出擊林胡,樓煩,到達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對秦國形成了壓頂之勢,可以說,經過胡服騎射改革的趙國,成為當時除秦國外,國力最強的國家。
回覆列表
趙武靈王“趙雍”的胡服騎射享譽中外,很多人將他與西方的普魯士君主“腓特烈一世”相媲美,但是兩者的執政策略是存在本質差異的。在趙武靈王生活的戰國時代,弱肉強食是國際法則,而趙國又是地處北方的弱國,至少在當時西邊強大的秦國和南邊的魏國讓他找不到存在感;更要命的是北方的燕國解決了內亂之後也不老實,中山國的勢力也讓趙國煩惱,趙武靈王在這種情況下是被迫展開改革的。
趙武靈王在說服“公子成”時說;“咱們東邊有齊國、中山(古國名),北邊有燕國、東胡,西邊有秦國、南韓和樓煩(古部落名)。我們要不發奮圖強,隨時會被人家滅了”,可見地緣上的劣勢是趙武靈王想起來改革的主要動力,而且是直奔著軍事強國的目標去的;但是腓特烈一世的改革就不一樣了,他建立了當世界上最高效率的政府,是直奔著富強強國的方向去的。腓特烈一世治理下的普魯士算不上軍事強國,但卻是經濟高速發展的新興國家。
因此說腓特烈一世僅僅是喜歡軍事而已,他建立了將近10萬人的常備軍卻幾乎沒打過規模像樣的仗,儘管他在位期間也讓普魯士王國獲得了很多領土收益,但這都是在大國博弈之間撈取的好處。一言以蔽之腓特烈一世不是一個喜歡打仗的人,他像今天大多數軍迷一樣只是喜歡軍事罷了,真要他上戰場打仗是不行的!而趙武靈王在獲得強大的趙國騎兵之後並不理會朝政,他甚至將王位讓給兒子,自己做在外征戰的太上皇。
這位專注於戰爭的君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更好的打仗,因此胡服騎射很好的鍛鍊了趙國的軍事力量,讓它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成為軍事強國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