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恩友Mr

    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很值得用心的事,要知道,我們的孩子一上大學,就基本離開了我們,他將要開始自己的生活了。

    當孩子在身邊的時候,不要留下遺憾,好好地和孩子相處,享受其中的樂趣。從小引導孩子走正路,灌輸他正確的為人處世觀念,這樣和孩子溝通起來就會順暢的多,彼此才會互相信賴,孩子也會尊敬你,關心你。

    孩子有他獨立的人格,所以,我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絕不會居高臨下,而是平等對待他。孩子很小的時候,和他說話,都是蹲下來,看著他或者握著他的手說話,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重視。大一些了,做一些事的時候,我會有意識的和他商量,徵求他的意見,孩子也很樂意參與表達。

    上學以後,孩子的認知能力提高了,眼界也開闊了,這時候,家裡的活動更是離不開孩子的介入。比如去旅行,讓孩子給設計一下路線、景點、住宿等等,他可能不是很懂,但是尊重他的投入,會給他帶來不少自信。當他覺得自己的意見在父母眼中很重要的時候,他會更願意和你溝通。

    現今,很多孩子或家長不知如何溝通,造成種種麻煩和意外,一家人時常懊悔不已。避免溝通不暢,家長要多學習溝通的技巧,把自己謙卑下來,本著愛和造就的心態和孩子友好相處,贏得孩子,贏得人生。

  • 2 # 木留詩叔

    我給兒子買了“小豬佩奇全家桶”玩偶,一開始,不玩了以後都會把它們放好。時間長點,不玩了就亂丟。

    剛發現這種現象,我只是對兒子說“把玩具放好”,連續出現幾次了,我就不耐煩了,用命令和威脅的語氣來說。這就又回到了父母對我的教育方式。

    我試著改變。在《非暴力溝通》裡講到:“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是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溝通要誠實地表達自己,不批評、不指責。”

    001 觀察,說你看到、感受到的現象、狀況。

    “我看到你把玩具撒了一地了”

    002 感受,說你現在的想法。

    “我覺得/感到很難受,現在客廳像個垃圾堆一樣”

    003 需要,為什麼我會有上面的這種感受。

    “因為現在的客廳裡全部都是玩具,太亂了,你可以在玩的時候把它們倒出來,不玩了就要把它們放到框裡,這樣它們才有地方睡覺的”

    004 請求,清楚的告訴對方你需要什麼、對方能幫你做什麼。

    “我現在要把喬治和它的朋友們,一起裝在這個袋子裡,它們睡覺前還可以在一起講故事,你要不要幫忙/我需要你的幫助”

    因為我自己的性格就有問題,在教育小孩的時候,有的時候會很偏激。我不願意把我接受過的打罵教育,再在我的孩子身上延續。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次修行。

  • 3 # 點滴媽媽Lily

    我的親身體會是:別把自己當家長,也別把孩子當孩子,讓寶貝感覺你就是一個最好的朋友,可以無話不談的朋友,而且是絕不會背叛的朋友。不管什麼時候,當你想對孩子提要求前,先換位思考,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孩子也是一樣的,同樣的一件事,換個你自己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想象是你的父母在你童年的時候如果這樣說你能接受不)。我和我的大女兒就是這樣的,效果非常好,現在二寶剛出生,相信以後也是我的小閨密。

  • 4 # 桃子ma媽

    不管孩子的年齡是多大,都有必要跟孩子有效的溝通。

    小寶寶的時候我們跟孩子多溝通,也能夠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跟孩子聊聊她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讓孩子更愛幼兒園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更要學會做孩子的朋友,透過有效合適的溝通,給孩子各方面好的建議,讓孩子永遠對父母敞開心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車是辦車貸好還是不辦車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