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由飛龍
-
2 # 冷漠觀紅塵
穿越絕對不可能!不要管多偉大的科學家研究都是無聊譁眾取寵的胡說八道!我已發文章做了證明推理,回頭我看能否用回答方式發在這裡。。。從繁殖角度看穿越的不可能!
-
3 # 90後小師兄
理論上是可以的。我記得國外一篇科學論文上寫過關於穿越的證據,大概的意思是:“一群德國的物理學家發現了冷量子粒子可以把熱傳遞給熱量子粒子,這個發現證明時間和空間是改變的。雖然現在不能製造時間穿越機器,但未來絕對可以。”具體的不太記得了,lz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搜尋一下這類論文看一下。
-
4 # 松鼠老孫
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想法,也是基於科學原理的推測,但從這種假說到進行科學論證,(如果論證可行的話)再到找到具體實施的方法,還有非常漫長的道路要走。當然也不排除一種可能性,隨著某些關鍵節點的突破,也許能夠在比較段的時間內迅速實現,因為很多科學和技術是無法提前預見的,尤其是那些革命性的變化。
穿越時空是基於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對時間和空間本質的重新認識。狹義相對論指出,時間和空間等價,所以連起來簡稱時空space-time;廣義相對論指出,引力即時間彎曲,大質量天體的存在會彎曲時空,甚至讓一部分時空封閉起來,即黑洞。
這些概念突破了我們既往基於牛頓物理學絕對時空觀對時間、空間性質的認識,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角,這也意味著時間、空間仍然有許多祕密尚未被發現。
雖然理論物理學家們從數學上構造了“白洞”,與“黑洞”搭配成為我們在科幻中常見的“蟲洞”。然而這些都是“理論”上的(黑洞是找到了,白洞還只存在於數學上和科幻中)。至於用什麼東西來構造它們,嗯,還需要理論上的突破。
穿越小說已經儼然成為科幻的一大主題和套路,連harrypotter裡都出現了時間機器,可見愛老理論對我們這個社會的巨大影響。雖然是科幻題材,但在科學上繼續探討仍然是有重要意義的。也許某一天,科學家們會有出乎所有人預料,甚至連發現者本人都大吃驚的新發現了。
科幻可以任意設定,但落到科學研究裡,就需要嚴謹的論證、過硬的資料才能令人信服。
-
5 # 愛在西安
時空穿越是可能的。可是穿越過去就不是什麼好事了。就拿最簡單的說話。你要是一不小心穿越到了秦朝,而且有幸見到還是童年的嬴政你是不是覺得你的人生必定改寫?我要告訴你的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普通話這一說。而且嬴政從小是在趙國長大,趙國在河北一代。不是你想的會幾句陝西話就可以了。而且當時的官話是雅言類似與現在的廣東話。這還是其次,關鍵是你還要忍受那個年代的物質匱乏,晚上沒有迪吧,夜店什麼的。豬肉沒得,牛羊肉更是嚴格管控。想吃個酸辣土豆絲就白米飯都沒有。不過合法的妓院都是有很多,可是你要有錢。那個年代沒有合同法,剋扣你工資你也沒折。再加上你說的話沒多少人能聽懂,你這個外鄉人想掙點錢也是困難的。就算你運氣好,如果說秦朝太苦悶了到唐朝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到了唐朝也是不能吃豬肉的。因為那個時候豬肉實在是太貴了,不過牛羊肉是很便宜的,但是因為唐朝還是實行的農耕經濟所以耕牛不是你想吃就吃的。更不是給了錢就沒事的,很有了能就因為吃了一頭牛而面臨重罰。都說唐宋的女人很開放,我要告訴你的事那是對與高層的,底層的不是你想睡就睡的,人家女生也是有家教的而且家教很嚴的,你要是覺得自己帥就想去給武王做面首,可以是可以,可是你想過面對一個60多歲的老太婆,那個時候沒有護膚霜,沒有粉底液,沒有脣彩。雖說有胭脂水粉的,可是。。。。。算了不說了。不過在唐宋你要是運氣好買本玄奘法師親筆簽名的經書也是很不錯的。或者讓蘇東坡給你寫福字也不不錯的。穿越到清朝康乾盛世。也沒有你想的那麼好。雖說語言方面你可能勉強過關,工作嘛,你有了在秦朝工作的經歷,到了清朝也不一定好使。除非你的腦子足夠活絡保不齊可以掙點錢,勉強餬口。可是要記住,錢可以掙,飯可以吃,老婆可以娶,就是有一點話不能亂說,書更不能亂看。為什麼呢?文字獄聽過吧。清朝統治者為了固化漢人思想,所發明的一個新名詞。那個年代沒有人權,沒有言論自由。為沒有什麼大家,別幻想在街頭買個字畫穿越回來後就可以改變命運了。
其實真要穿越你沒必要穿那麼遠,就穿越回到1998年的廣東深圳,找一個叫馬化騰的人就可以。給他兩百萬。你的人生必定很精彩。
-
6 # 雪山飛狐123813141
有,肯定有。要穿越時空首先要發現和區別時空隧道,在宇宙中確有其存在。穿越後會發生時間的停止和消失,速度無限快,沒有時間,沒有距離,當穿越停止時你會發現自己要麼在原始社會要麼在人類歷史若干年以後。
-
7 # 法度之家
你看到了瘋牛跳崖集體死亡嗎?你看到過邪惡組織的集體自殺嗎?你海洋生命死於海難嗎?這都是穿越時空的後果,因為思想意識可以穿越,但身體形態必將留下,這才是科學尖端科學性模式的必然結果。!!!!!!!
-
8 # 臥草山人
穿越時空也不是不可能,其實我個人覺得穿越時空無非有以下可能,第一個,蟲洞穿越。就以目前現有的條件,進入蟲洞,前提你得明白蟲洞是什麼。
“蟲洞”理論
60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理論。那麼,“蟲洞”是什麼呢?簡單地說,“蟲洞”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間,可以讓原本相隔億萬公里的地方近在咫尺。
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有科學家對“蟲洞”作過研究,由於當時歷史條件所限,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理論上也許可以使用“蟲洞”,但“蟲洞”的引力過大,會毀滅所有進入的東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研究發現,“蟲洞”的超強力場可以通過“負質量”來中和,達到穩定“蟲洞”能量場的作用。科學家認為,相對於產生能量的“正物質”,“反物質”也擁有“負質量”,可以吸去周圍所有能量。像“蟲洞”一樣,“負質量”也曾被認為只存在於理論之中。不過,目前世界上的許多實驗室已經成功地證明了“負質量”能存在於現實世界,並且通過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負質量”。
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物理系研究人員的計算,“負質量”可以用來控制“蟲洞”。他們指出,“負質量”能擴大原本細小的“蟲洞”,使它們足以讓太空飛船穿過。他們的研究結果引起了各國航天部門的極大興趣,許多國家已考慮撥款資助“蟲洞”研究,希望“蟲洞”能實際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學家認為,“蟲洞”的研究雖然剛剛起步,但是它潛在的回報,不容忽視。科學家認為,如果研究成功,人類可能需要重新估計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現在,人類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個星系,動輒需要數百年時間,是目前人類不可能辦到的。但是,未來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蟲洞”,那麼一瞬間就能到達宇宙中遙遠的地方。
據科學家觀測,宇宙中充斥著數以百萬計的“蟲洞”,但很少有直徑超過10萬公里的,而這個寬度正是太空飛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負質量”的發現為利用“蟲洞”創造了新的契機,可以使用它去擴大和穩定細小的“蟲洞”。
科學家指出,如果把“負質量”傳送到“蟲洞”中,把“蟲洞”開啟,並強化它的結構,使其穩定,就可以使太空飛船通過。
蟲洞,這個科幻園地中的主題,今天已從紙面躍出,成為天文學家搜尋的目標。蟲洞為何那麼吸引人?因為它為星際航行提供了一條捷徑。例如從地球飛往最近的鄰居——半人馬座——比鄰星,將要飛奔4光年的旅程,而通過蟲洞,卻只需幾小時就夠了。
其實,遠在廣義相對論發表後不久,科學家就在理論上發現了蟲洞的存在,但此後,對它的研究進展很慢,它的不少性質仍然十分模糊。例如,它僅能讓光線通過?抑或也可使飛船穿行?直到1988年,美國加州工學院的桑恩等人,對蟲洞作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才肯定蟲洞的兩端皆可出入,並非像黑洞那樣是“單行道”。此外,旅行者在洞內僅受到一般的加速度。不像在黑洞中,若你的腳指向黑洞中心,那麼巨大的引力場,會在頭足之間構成極大的拉力差,足可把身首撕開。
桑恩還提出了構造蟲洞的概念,當然是理論上的。他說,這涉及到對巨集觀空間的挖破和扭曲。生活在二維空間(如紙面)的智慧螞蟻,它想從紙面上的一點走到另一點,按常規,只有一種辦法,即沿著連線該兩點的直線走去,這也是兩點間的最短距離。但還有一種距離更短的走法:把紙對摺成兩面,使兩點靠得很近,再用一個紙筒(它提供了通過第三維的一條捷徑)將兩點接通,螞蟻可經紙筒而到達彼點。為此,螞蟻必須在紙面上挖出兩個孔。在這一例中,紙筒十分類似於通過更高強空間的蟲洞。故欲構築蟲洞,必撕破空間。
空間不是空空的嗎,怎樣去撕破,挖孔?實難想象。但相對論早就告訴我們,引力能彎曲空間。桑恩說,空間的裂口處,時空會出現陡峭的勢態,就如黑洞中心的那種情況。但他承認,由於沒有一個成熟的量子引力理論,對這個問題很難深入討論下去。
從理論可知,蟲洞內的空間被扭曲得極不自然,以致無法使它保持暢通,即使能開通,也只是一瞬間。但蟲洞卻可讓奇異物質通過,為何奇異物質受此優待呢?這還得從相對論談起。
愛因斯坦認為,引力來自物質的兩種全然不同的性質。一種是大家熟知的,質量密度越大,引力場也越強,由於物質的質量跟能量是等價的,故可說,能量密度(單位體積內所含的能量)對引力作出貢獻;另一種是物質對周圍所施加的壓力,就像氣體對容器壁所做的那樣,但是這種壓力原則上可正可負。
若跟物質內所含的能量相比,這種壓力就小得微不足道。但桑恩說,有一種物質卻具有極大的負壓,奇異物質就明顯地具有這種特性,且其負壓之大,超過了它的能量密度。從而使得奇異物質周圍的空間,被扭曲得十分奇怪,跟一般物質的扭曲情況相比,正好改變了空間扭曲的“符號”,具體地說,其引力具有排斥性。
按現代宇宙學理論,在宇宙創生後立即驅使宇宙急速膨脹的力,正是“奇異”真空的具有極大負壓的排斥性引力。宇宙暴脹可能提供一種保持蟲洞開放的手段。一些物理學家認為,暴脹可能造成“宇宙繩”環(宇宙理論中的一種物質),當量子蟲洞和宇宙繩環同時暴脹時,有可能產生巨集觀的開通的蟲洞。此外,他們還相信,先進文明所創造的人工蟲洞,可能用奇異物質的“支柱”來保持蟲洞的暢通。故桑恩的蟲洞,可謂之奇異物質蟲洞。
科學家麥可思提出了磁蟲洞的理論。他說,極強烈的磁場將能彎曲時空而形成蟲洞。根據相對論,任何含有能量的東西(包括磁場),皆能彎曲空間。遠在20年代,一位義大利理論家萊特,就在愛氏方程中找到了磁引力。
萊特的理論說,在一個由螺線管產生的磁場中,螺線管內形成了一個引力磁,但要獲得這種人工引力場,磁場需十分巨大。據麥可思說,萊特的磁引力跟桑恩的蟲洞極相似。麥可思說:“其理論的實際意義,就是一個磁蟲洞。”他說,若在實驗室內用2.5T(特斯拉)的磁場,即可構造出一個磁蟲洞,洞的半徑極大,約為150光年,若欲將此蟲洞的半徑壓縮到實驗室的尺度,則所施加的磁場需大到10億T,這顯然超出目前人類的科技能力(最大人工磁場約10T)。但麥可思說,在天空中必定能找到這種磁蟲洞,因為中子星表面的磁場達10億T,在那裡,磁蟲洞將自發地產生。
磁蟲洞有一個優點,按麥可恩的說法,它比較容易測量驗證。由於磁引力也將影響光線,“在引力場中,光速將減慢。若光線通過螺線管時,其速度低於真空中的光速”,即可證明磁蟲洞的存在。
不論奇異物質蟲洞或磁蟲洞,只要它們存在於天空之中,就能從地球上測得它們的特徵性訊號。若一個蟲洞嘴處在地球和某一恆星之間,那麼蟲洞的引力將引起這一恆星的光產生異常的波動,將使我們看到一個兩邊特別明亮中間較暗(星光)R光學像。為何如此奇怪?這要談到負(質量)物質和引力透鏡。
據俄科學家諾朱可夫的理論,當物體進入蟲洞,“入口”處明顯地增大質量,而同時在“出口”處,則立即失去對應的這份質量。即使此物體已穿出蟲洞,也仍會留下這些痕跡:蟲洞的一邊將保持其已獲得的質量,而另一邊最終則呈現負質量。
負(質量)物質具有明顯的特性,它只具有排斥性引力,因而能將其周圍的任何物質都向四周掃出,且對光線的運動造成極大的扭曲。
通常的物質(即正質量物質),若正好通過地球與某一恆星之間,其引力將彎曲和放大這一恆星向地球射來的星光,很像一個聚光鏡的行為。天文學上稱之“引力透鏡”效應。具體地說,我們這時將看到這一恆星星光比平時亮得多。若這個經過地球恆星間的天體,是由負物質構成的,那又將如何?它也將彎曲星光,但由於其具有排斥性引力,故彎曲星光的情況迥然不同。星光經它身旁時,會出現所謂焦散現象,即星光從透鏡(負物質天體)的軸線處被推出,而在兩邊上聚焦。這意味著,當負物質天體運動在地球與某一恆星之間時,我們將看到,這個恆星不是像平時那樣的一個光點,而是在亮度上出現兩個突然增亮的跳躍。這種“雙峰”亮度特徵訊號是十分明顯的,故為探測出蟲洞提供了一個方便之門。
桑恩之所以去研究“蟲洞”,有個很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好友卡爾.薩根的求助;當時卡爾.薩根正構思一個科幻題材,和桑恩討論蟲洞的想法,桑恩遂極感興趣,為此研究了蟲洞的可行性並推導了蟲洞模型。
第二個,光。大家都知道光的速度是最快的。我們先來了解下光的速度。
基本物理常數:
真空中的光速:c=2.99792458*10^8m/s
真空磁導率:μ=12.566370614*10^(-7)N/A^2[或H/m](即4π*10^(-7))
真空電容率:ε=1/(μc^2)=8.854187817*10^(-12)A*s/(V*m)[或F/m]
普朗克常數:h=6.6260755*10^(-34)J*s=4.1356692*10^(-15)eV*s
約化普朗克常數:h/(2π)=1.05457266*10^(-34)J*s=6.5821220*10^(-16)eV*s
元電荷:e=1.60217733*10^(-19)C
精細結構常數:α=e^2/(2εhc)=1/137.0359895=7.29735308*10^(-3)
複合常數:hc=1239.84244eV*nm
hc/(2π)=197.327053eV*nm
e^2/(4πε)=1.43996518eV*nm
裡德伯常數:R=m[e]cα^2/(2h)=1.0973731534*10^7/m
阿伏伽德羅常數:N[A]=6.0221367*10^(23)/mol
摩爾氣體常數:R=8.314510J/(mol*K)
法拉第常數:F=96485.309C/mol
玻耳茲曼常數:k=R/N[A]=1.380658*10^(-23)J/K=8.617385*10^(-5)eV/K
理想氣體摩爾體積:V[m]=22.41410*10^(-3)m^3/mol
電子質量:m[e]=9.1093897*10^(-31)Kg=0.51099906MeV/c^2
質子質量:m[p]=1.6726231*10^(-27)Kg=938.27231MeV/c^2
中子質量:m[n]=1.6749286*10^(-27)Kg=939.56563MeV/c^2
氚核質量:m[d]=3.3435860*10^(-27)Kg=1875.61339MeV/c^2
電子荷質比:-e/m[e]=-1.75881962*10^(11)C/Kg
玻爾半徑:a[0]=εh^2/(πm[e]e^2)=0.529177249*10^(-10)m
電子經典半徑:r[e]=e^2/(4πεm[e]c^2)=2.81794092*10^(-15)m
電子康普頓波長:λ[e]=h/(2πm[e]c)=3.86159323*10^(-13)m
玻爾磁子:μ[B]=he/(4πm[e])=9.2740154*10^(-24)J/T=5.78838263*10^(-5)eV/T
電子磁矩:μ[e]=9.2847701*10^(-24)J/T=1.001159652193μ[B]=g[s]μ[B]/2
核磁子:μ[N]=he/(4πm[p])=5.0507866*10^(-27)J/T=3.15245166*10^(-8)eV/T
質子磁矩:μ[p]=1.41060761*10^(-26)J/T=2.792847386μ[N]
中子磁矩:μ[n]=-0.96623707*10^(-26)J/T=-1.91304275μ[N]
原子質量單位:1u=m[C12]/12=1.6605402*10^(-27)Kg=931.49432MeV/c^2
能量轉換因子:1eV=1.60217733*10^(-19)J=1.78266270*10^(-36)Kg*c^2=1.07354385*10^(-9)u*c^2
大約是每秒300,000公里,在真空中它的速度最快。
也就是說如以光每秒300.000公里的速度穿越時空是非常有可能的。
以現在的條件能製造出與光一樣快的飛船穿越蟲洞,穿越時空問題不大,問題是就現在來說,製造這樣的飛船,第一,造價高昂,第二,材料不足,沒有適合的動力能源和先進的引擎動力,推進器。就算造出來了,也無法飛越蟲洞,無法與光的速度一樣快。穿越時空是有可能,但是現在的條件是不可能的。
穿越蟲洞後,會有很多種可能性,首先我們得考慮以光的速度穿越蟲洞,有可能會出現的後果。能否成功穿越蟲洞?飛船承受的了蟲洞內部磁場擠壓嗎?就算成功了就能到達另一個宇宙,或者另一個星球之類的,而且要考慮的最大問題是到了別的宇宙,別的星球,我們靠什麼去補給能源和食物?這個宇宙與我們的宇宙一樣嗎?有沒有適合我們的居住地?我們適應新環境嗎?
如果只是穿越過去未來,我覺得千萬不要亂改歷史,歷史如果被改變,未來也會被改變,而改變歷史的人就會消失,可能會被抹殺。因為人類更像是被設定好的程式。
如果事穿越到平行世界,平行地球,遇到另一個自己,因為你們兩個是一樣的,但是跨越了時間的限制,所以其中一個就會就會變成粒子消失。
不管怎樣,人類的科技發展總有一天會有個大飛躍,到時候人類就可以自由的在宇宙種穿梭往來,穿越時空到時候就不只是夢想而已。
回覆列表
本人講述一個真實的事,發生在本人身上,上世紀90年代末我家有一臺80年末生產的老式電視在2000年後淘汰,大家知道在90年代末下午3點到5點電視是沒有訊號的,記得90年代末某年暑假大人都上班了我獨自在家看電視,下午本來沒有訊號的可那天不知道為什麼能收到電視訊號看電視了,這件事給我留下很強的記憶,可電視上播放的電影正是在2016年才上映的美人魚,不知道為什麼我能提前18年看到這部電影,當我在美人魚上映後第一次看時,哇和我當年看到的電影一模一樣,連演員和劇情都一模一樣,我在2016年和女朋友一起看這部電影時看了一部分開頭,我居然把後續內容都說了出來,感覺就是穿越時空了。通過這件事可以說明一些無線電訊號可以穿越時空被接收器持續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