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藍妮0419

    可以!為啥可以,那就說說我吧。

    在我40歲之前,對茶一點概念都沒有,別看我是女半斤白酒沒事。前提不醉不耍酒瘋哈,酒品還是很好的。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茶慢慢有了感覺,從最初的不會喝茶,到學會散茶和品茶的過程。也逐漸發現自己以前浮躁的性格,變得慢了下來。不同的茶不同的茶具以及不同的水溫。

    工薪階層的我們不用有多高的品味,要的是從泡茶的過程,心和自己的動作放緩,泡出的茶口感真的會不一樣。

    這是我自己的體會,您也可以試試!

  • 2 # 燕善閣茶道師

    以茶為道:以茶味參禪,以禪心品茶

    “禪自然是有的,但不是寫在牆上、畫在茶杯上。

    它和茶相同,人生無所不茶,無不是茶;

    人生無所不禪,無不是禪。”

    —— 林清玄

    “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禪與茶本是兩種文化,

    其在各自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接觸並逐漸相互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即我們說的禪茶文化,而禪茶文化的精神又體現在“正、清、和、雅”。

    禪茶與正

    “正”即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命、正念、正定。

    八正道既是正確生活的一種標準,又是任何修學佛法之佛弟子皆應完成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態度。

    而泡茶、飲茶可以說與八正道一致。

    因為泡茶時,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靜靜地喝茶的態度,也類似於坐禪修行法,

    這就應了禪茶一味之說,即喝茶和修禪是一個味道

    禪茶與清

    “清”即清淨心,就是離煩惱之迷惘。

    有了清淨心,則失意事來能治之以忍,快心事來能視之以淡,榮寵事來能置之以讓,怨恨事來能安之以忍,煩亂事來能處之以靜,憂悲事來能平之以穩。而品茶就是需要清淨心,要用一顆安然泰之,寵辱不驚的心來品一壺好茶,不卑不亢,不驕不躁,才能真正嚐到茶的好。

    禪茶首先要"靜"然後再進入"淨";"靜"者歇卻狂心,"淨"者一塵不染。

    禪茶與和

    “和”即是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而大家同在一起品茶時也被要求要注重茶席禮儀的,

    要懷著一顆寬廣的心來包容和分享,主賓之間要謙和有禮,共同營造美好的飲茶氛圍。

    禪茶與雅

    “雅”即脫俗,情趣高尚、超凡脫俗、意趣深遠。

    禪之精神在於悟,茶之意境在於雅,茶承禪意,禪存茶中,把茶的內在精神體驗用語言和藝術表現出來就是"雅",

    而"雅"所蘊涵的茶的無限"真諦"是需要"吃茶去"才能體驗的,在幽靜的茶室裡,賞析茶席典雅別緻的佈局,

    用精巧的茶器喝茶,那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心為雅事,以茶人啜客為雅士,

    足見“雅”對中國茶文化影響是多麼的深刻。

    禪門的宗旨是以心傳心,自悟自解。

    茶能謂道,禪也謂境。

    以茶為道,以茶味參禪,以禪心品茶,以心感心,

    不正是喝茶人所追求茶禪一味的境界嗎?

    時光悠遠,世事淡然

    有一種情懷,淡香如茶

    有一種人生,清澈如水

    水甘味真,茶清夢好

    一杯清茶,一顆靜心

    “茶”字拆開即“人在草木間”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幾度冷暖,幾許紛繁

    燕善閣茶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郭全博因傷缺席,侯森表現不佳,為何施密特不給池文一登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