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婭育兒經
-
2 # 育兒網
有的媽媽發現,孩子養成了睡覺時總是要抱著或是拽著某樣東西的習慣,比如毛毯或是毛絨玩具。而且,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如果沒有這個東西,孩子可能發脾氣或是睡不好覺。這是怎麼一回事?
從心理學來分析“戀物癖”
孩子的這種行為在現實中並不少見,很多人稱之為“戀物癖”,而在心理學中被成為“過渡性客體”,是一種離開某種經常陪伴的東西就不安焦躁的行為。這種“過渡性客體”能夠給孩子安全感和舒適感,讓孩子能舒適地入睡。當孩子與父母缺乏親子交流或是單獨睡時,就會有這種過渡性客體來代替媽媽給孩子安全感。
孩子有“戀物癖”怎麼辦
雖然說這種現象並不少見,但是也不能忽視。可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對生活沒有多大的影響,一旦時間過長,可能在孩子成人以後對方方面面產生影響。那麼該如何應對孩子的“戀物癖”呢?
1.用多種載體代替依戀物
媽媽們可以多為孩子準備一些毛絨玩具或是小抱枕之類的東西,每天不斷地更換,代替之前孩子喜歡的東西。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意識到這些東西沒有生命也不能和他進行交流,而且也並不是無可或缺的,這樣他們的戀物癖就會解決了。
2.平時多與孩子擁抱
華人並不像西方人那麼情感外向,所以在親子交流這方面和西方有很大差距。比方說,西方人可以很自然地說出“寶貝,媽媽愛你”來表達情感,而且他們常常親吻擁抱。而華人普遍內斂含蓄,說出愛時感覺很不自然。父母們可以透過多和孩子擁抱或是表達愛意來給孩子安全感,而不是讓孩子把這種情感寄託於毛毯或是玩具。
3.睡前安撫孩子
很多孩子對於單獨睡一間臥室本能上感到害怕和恐懼,因為黑暗環境中孩子更沒有安全感,如果硬要孩子和父母分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因此,孩子需要在不安中找到某種東西來增加安全感。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睡前安撫孩子,給他們講睡前故事或是哼唱兒歌,等他們睡著後再慢慢離開,給孩子睡前的安全感,讓他們不再借助外物來睡著,自然不會有“戀物癖”。
對於父母來說,要及時發現孩子的“戀物癖”,認識到這種習慣會給孩子未來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及時採取措施進行糾正。
-
3 # 侯媽家庭教育
寶寶戀物主要是父母不在的時候,寶寶感到恐懼和不安,便尋找一些身邊的物品替代父母,想從中找到安全感,寶寶戀物是一種正常的積極的方法,父母不必過於當心,如果寶寶戀物行為過於極端,這時父母要採取一些措施來改善寶寶的戀物行為。
一、多找替代品
寶寶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東西干擾,所以父母可以多找一些類似的依戀物,這樣可以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二、改變睡前習慣
父母要改變寶寶的睡前習慣,比如不讓寶寶抱依戀物睡覺,睡前多給他講一些故事。
三、多陪伴寶寶
寶寶戀物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感到不安全,所以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多擁抱孩子,讓他內心產生安全感,這樣孩子就不需要依戀物了。
四、不能強制戒除
父母不可以採取過激的方式,不要傷害到寶寶,而是尋找恰當的方法去改變寶寶。
回覆列表
家長需不需要干涉這要看孩子依戀的情況,如果寶寶只是在特定時間,比如睡覺的時候和父母短暫分開時,需要玩具等陪伴這是沒什麼影響的,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從心裡找安慰,但像奶嘴就需要家長注意一下了,長時間使用安慰奶嘴孩子長牙的時候就會有影響,牙齒會變形,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