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只為一顆心
-
2 # 牛上聽深秋
首先,我們不應該給過早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貼上“不良”標籤。不論哪個年代,年紀輕輕就踏進了社會,往往都會有很多因素在裡邊。最常見的往往都是家庭因素佔最大。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等等。極少一部分是自己不願意繼續上學的,每一個人的機遇都不一樣,好與壞往往都不是相對的。我們上學的時候,每一個班級都有好學生和壞學生之分,可是真正在我們成年踏上社會的時候,以前的好學生和壞學生在社會這個大學裡,真正如魚得水的往往是當年的“壞學生”。只有適合自己的方式和生活,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如果真是的家庭因素所造成的過早踏入社會,只要腳踏實地的生活,歷練磨礪掉青澀之後一樣可以做好自己。但是真是因為年輕,抵禦誘惑的定力太小,所以往往會走入歧途。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給過早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貼上不好的標籤,從語氣裡都透漏出一種輕視的原因。因為有不好的存在才有這樣的對待。
其次,還有一種原因的是怎麼也學不會。有的人會懷疑說:“怎麼可能?但凡是認真學習,下苦功夫,沒有學不會的。”現實的生活裡不是小說和電視裡演繹的那樣,男女主角,只要肯努力吃苦,最終都是學有所成,萬事大吉。現實裡真的有一種人,他們在學習考試上完全沒有天分,不論怎麼努力總是事與願違。往往這個時候老師,周邊的親朋好友,最重要的還有家長,如果鄙視或者逼迫,最終的結果就是毀掉一個孩子。可以說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希望真的有身邊有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給予最大的理解。沒有人規定必須要學有所成才可以成就一切。上天是公平的,關閉一扇門的同時會開啟另外一扇門。但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質是不可以丟失的。就比如,木匠會的廚師不會,科技天才是生活白痴,高智商低情商的例子比比皆是。
總之不論哪一種情況都不要輕易給年輕的孩子下定義,定標籤。社會是個大學堂,你年輕與否從來都不是定義一個人好與壞,成功與否的標準。在年紀輕輕的時候踏入社會,一定要時刻警惕自己,儘量遠離不好的事情,多與正能量的人接觸,如果可能,去學習一門感興趣的技術,以便於以後真正成年了,成家的時候有一個養家餬口的本領。
年輕人加油!!!
回覆列表
答案顯然是不好的。
學生時代,是人成長學習的重要階段,學習的不僅僅是文化知識,還有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一顆種子經過精心的培育才能開出美豔的花朵。
很多人會說某某年紀輕輕就輟學打工,現在混的如何如何。某某曾經是學霸,大學畢業還找不到工作等讀書無用論。但是我們反過來看,在社會上所有行業的精英均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不排除,也不否認是有一些早早輟學混社會有所成就的人,但是這畢竟是極少數。
韓寒一個文化界的名人,一個反對應試教育的標杆,在輟學18載後都後悔了,他說到“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值得學習的永遠是學習兩個字本身”。
管子也曾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大計莫如樹木;終身大計莫如樹人。”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要因為一時的利益而放棄學習的機會。
上學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學到了多少知識和學問,我而開闊了見識和起點。以及日後對事物思考的方式和層次。上學不能讓你大富大貴,卻能讓你決定日後工作的同事素質。是我們普通人改變命運最廉價的方式。
相信只要是在社會闖蕩過的人,腦海裡都會浮現小時候父母常囉嗦的一句話,多看點書,以前有多麼的煩躁,現在就有多麼的後悔。希望你可以珍惜讀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