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海茫茫87
-
2 # 李子華
桑葚樹適合在排水系統好、地面平整、Sunny充足、通風透氣的地方生長。 種植桑葚樹時,需選擇沙土壤,並對苗圃深耕15~30 cm,苗圃地底肥選擇尿素或複合肥。適宜的種植溫度為28~30 °C,10月中旬-11月中旬、4-6月上旬為生根時間。桑葚對土壤有較強的適應性,具有耐瘠薄、耐旱不耐澇的特點,常用的繁育方法有扦插、壓條、嫁接和種子繁殖。 桑葚樹在12 °C開始萌芽,由小核果集合而成,直徑為0.5~1.0 cm,長1.5~2.0 cm。桑葚呈暗紫色、棕紅色或黃棕色,也有少量呈乳白色,並具有短果梗。桑葚的味道甜而微酸。
-
3 # 一友良言
古老傳統俗話說得好,房前不栽桑,房後不栽柳。意思就是說,桑葚樹不適合種在房子的前面。柳樹不適合種在房子的後面。其中原因就是柳樹喜歡潮溼不怕水,房前主人生活中燒火做飯洗碗刷筷的經常倒水。而葚樹不太喜歡水,比較喜歡安靜乾燥的環境生長,房子的後恰好就是如此。另外,桑葚樹的諧音也是不能種在房子前面一個個原因。總之,古老的傳說確實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
4 # 老姚談植物
桑樹是中國的重要經濟樹種,分佈比較廣泛。原產中國中部,現在白起黑龍江中部,南到廣東廣西,西到新疆南部都有,野生或栽培。垂直分佈在平原和山地的海拔一千五百公尺左右多,最高在西藏可以達到海拔三千二百公尺。
桑樹適宜的氣候條件:喜光;喜歡溫暖,比較耐寒,耐乾旱瘠薄,對氣候條件適應性比較強。
桑樹適宜的土壤條件:在微酸性、中性、石灰質、輕鹽鹼土壤上都能生長,但以肥沃、溼潤、深厚的土壤生長最為適宜。不耐水溼。
桑樹對地形的適應性:在平原、山坡、山地都可以栽植。
桑樹的抗性:抗風,耐煙塵。
它的繁殖主要採用嫁接、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
1、立地條件:桑葚的適應性強,無論栽植在黃綿土、沙壤土或壤土上都能健康生長,水肥、光照越好產量越高,一般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處均可利用栽培。
2、品種選擇:桑葚以鮮食為主宜栽無籽大十和紅果2號,以加工桑果汁為目的宜選用紅果1號、紅果2果、8632等,但無論栽哪個品種都必須配置5~10%的授粉樹。
3、栽植密度:桑葚品種不同栽植密度也不相同,無籽大十的枝條較軟、樹形鬆散,每畝370株左右,其他品種枝條直立、樹形緊湊,栽植密度相對可大些。
4、適時定植:桑葚在秋末落葉後至第二年開春發芽前為栽培時期,整平土地,施入土雜肥和磷肥,將結果樹與授粉樹合理搭配佈局,栽後要澆足定根水。
5、合理修剪:桑葚於開春發芽前距地面40釐米高處平剪,6月初對生長健壯的枝條留15~20釐米平剪,採果後要對桑樹定形修剪,每株選留3~4個粗壯枝成為支幹。
6、科學施肥:桑葚施肥以滿足樹體生長和果實良好發育對各種營養元素需求為標準,施肥的原則是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夏伐抽芽肥為主,其他為輔,N、P、K要適當搭配。
擴充套件資料:桑葚樹的嫁接和壓條
1、嫁接
袋接法,於嫁接前20日,剪接穗,溼砂貯藏,使砧木剪口處的皮層和木質部分離成袋狀,然後插入接穗,以插緊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狀芽接(套接)。
2、壓條
早春將母株橫伏固定於地面,埋入溝中,露出頂端,培土壓實,待生根後與母體分離。春或秋季進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開穴,穴徑0.5~0.7m,穴底施入腐熟廄肥,上鋪薄土一層,栽入,填表土後,將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壓實,澆水。定型後透過修剪、疏芽、摘心,養成一定樹型(如地桑、低桑、中幹桑、高幹桑、喬木桑等不同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