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那邊林

    五代茶史

    公元907年,唐王朝在農民起義的沉重打擊下,終於為五代十國所替代,使中國再一次地陷入了南北分裂和群雄割據的局面。北方又處於連年戰火不熄的動亂之中。分裂和割據對民間飲茶和茶葉消費有一定影響。上層社會特別是王室在唐朝把飲茶早已溶入他們生活,所以,不管社會變動有多大,他們還是會想出各種辦法來滿足他們的生活習慣的。

    這一點,我們不妨舉唐僖宗的一個典型例子來一說。

    公元881年初,黃巢的起義大軍從洛陽接著攻下了長安,這時僖宗從陝西一直逃到了四川,但他還沒有下詔叫顧渚等地停辦貢茶。當年常州刺史王枳派人把貢茶直接解送四川以後,寫了一首極其哀傷的詩,稱“今朝拜貢盈襟淚,不進新芽是進心”,一方面表示對李儇的忠心;一方面也悲嘆國家到這樣一步,還不忘繼續徵辦貢茶的無可奈何的心情。五代的君主也是一樣,雖然實際只剩中土一小塊地方,且52年更換了五個朝代,江山一直處在動搖之中,但唐代存在的貢茶賜茗之風,還是一直保留了下來。

    北魏時,鮮卑人喝奶不飲茶,每次朝宴雖都有茶水,但南方來投的臣僚,“皆恥不復食”,只有兵士賤役的南人才吃。可是由上可以看出,到五代時就不同了,不但漢族,就是後唐、後晉和後漢沙陀貴族,在他們入主王宮以後,也和唐代宮廷生活一樣,尚茶之風不衰,貢賜之制不絕。

    這一時期南方的茶葉生產和茶葉貿易,雖然分屬五六個小國各自進行,但由於社會較北方相對安定,有的政權對農田水利和經濟 建設也比較重視,所以,不但沒有衰落,如閩、楚等還有顯著的發展。

    關於五代南方茶葉生產和貿易的發展,我們還可從有關茶書和農書的技術記載中找到說明。如過去製茶和茶類,直到唐朝中期陸羽的 《茶經》中才具體談到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幾種,至於這些茶的形制、特點和名字,陸羽沒有再細說下去。可是至五代毛文錫的《茶譜》中,對全國各地生產茶葉地名、園名、茶名、重量、製法、特點等等,就記述得很清楚。

    關於茶樹栽培技術的記載,陸羽《茶經》最早比較系統地提到了茶樹生產技術,但比較簡略,對當時的茶樹應該怎樣栽培管理,仍是不大看得清楚。但是,在這時《四時纂要》的這部農書中,對如何種茶和茶園怎樣管理,就記述得十分詳細,以至在中國整個古代,有關茶樹栽培技術的記載,基本都是照搬《四時纂要》的內容。如果不是當時發展茶葉生產的需要,《四時纂要》和唐宋的其他農書,就無須要提茶樹的栽培技術;沒有五代茶樹栽培管理的提高和進步,也不可能有《四時纂要》那樣翔實和合理的技術記載。

    所以,綜合上述各點,我們認為五代北方社會經濟展有所衰退,但南方茶葉生產和貿易反有所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高階旅遊這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