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社會有著太多的選擇、太多的誘惑,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價值取向。然而自由與責任須臾不可分離。教育不應該僅僅成為一個人追求自由、張揚個性的過程,還必須是一個不斷髮展人的共性和共識的過程。而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告訴我們的青年學生,我們既要肯定個性,鼓勵每個人自由地活出自己的生命情調,同時要彼此關顧,保障人的平等權利,在張揚自身個性的過程中尋找和發展共性,在享受自身自由的過程中理解和包容他人。
我們先說說怎樣從自身做起,擺脫自戀的不良影響。本書指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承認問題。你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識,能辨別潛藏在自己身上的自戀傾向。做到這一點不太容易,因為自戀的特點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迴避正確的自我認知。自戀者的身體被包進了成年的外殼,但是思維和情緒模式還是小孩,他們對別人的批評和建議過度敏感,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就像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的那樣,自戀者構築了一個硬殼,過著自我中心的生活,他們跟這個殼相依為命,卻感受不到這個殼。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多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嘗試讓自己做“配角”,甚至主動去體驗一些挫敗感。人只有碰到了困難,受到了挫折,才會真實知道自己的能力界限。
在認清自戀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與外界建立連線,學會愛別人。本書講了一個實驗,當自戀者發現他們跟對手有相同點,比如同一天生日,或者都有著罕見的指紋,他們的攻擊慾望就會消弱。也就是說,當我們認為自己和他人是相互關聯的,自我中心意識就會消散。人的社會性,決定了我們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進而獲得愉悅感和進步的力量。但是要記住,要想獲得愛,首先必須付出愛。心理學家弗洛姆這麼說,“我愛因為我被愛”,這樣的愛是自戀的,不成熟的;“我被愛因為我愛”,這才是成熟的愛。作為自戀者,要想獲得成熟的愛,就要先把愛給予出去。生活中最簡單的愛的行為是關心別人。在別人生病後,及時送上一份問候;當別人遇到困難時,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當這種給予成為一種習慣後,我們的自戀心理也會逐漸消退。
在自戀時代,我們左右不了大的社會環境,但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獨善其身,我們還可以努力做個好父母,不讓自戀主義再延伸到我們的下一代。本書這樣建議,身為父母,我們應該給孩子這樣的愛:讓她知道父母是愛她的,與她是否是最棒的無關;讓她懂得分享,樂意奉獻,渴望與他人建立聯絡;讓她懂得一個富裕的靈魂要比外表上的愛慕虛榮更出眾;讓她謹記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要比獨一無二更重要。我們要經常與孩子保持溝通,讀懂他們的訴求,理解他的內心,鼓勵孩子參與集體的遊戲和互動,讓孩子明白,世界不是圍著他們轉的,幫助孩子建立平和的心態。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孩子訓練同理心。根據兒童行為心理學理論,0到1歲的嬰兒不能明確地分辨自我和他人的情感需要;1到2歲的幼兒可以對他人表達關心;到了6歲左右,孩子可以把關心轉化為行為的表達;10歲左右,他們會對處於困境中的人們產生共情,比如為電視中的窮人、殘障人士感到難過等等。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黃金時期。這種同理心將會促成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親社會行為的塑造。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多帶孩子去考慮他們常見的情感,比如傷痛、希望、恐懼、善意和被愛的需要,引導孩子們去思考,別的孩子跟自己有哪些共同點。透過這樣的引導性反思訓練,孩子們對別人的感受會更加深刻,他們長大後,也會更容易設身處地理解他人、幫助他人,遠離自戀的泥潭。
今天的社會有著太多的選擇、太多的誘惑,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價值取向。然而自由與責任須臾不可分離。教育不應該僅僅成為一個人追求自由、張揚個性的過程,還必須是一個不斷髮展人的共性和共識的過程。而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告訴我們的青年學生,我們既要肯定個性,鼓勵每個人自由地活出自己的生命情調,同時要彼此關顧,保障人的平等權利,在張揚自身個性的過程中尋找和發展共性,在享受自身自由的過程中理解和包容他人。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自戀蔓延的時代,我就主要說說,我們作為教育者,怎樣擺脫自戀的不良影響,並拯救我們的下一代?我們先說說怎樣從自身做起,擺脫自戀的不良影響。本書指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承認問題。你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識,能辨別潛藏在自己身上的自戀傾向。做到這一點不太容易,因為自戀的特點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迴避正確的自我認知。自戀者的身體被包進了成年的外殼,但是思維和情緒模式還是小孩,他們對別人的批評和建議過度敏感,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就像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的那樣,自戀者構築了一個硬殼,過著自我中心的生活,他們跟這個殼相依為命,卻感受不到這個殼。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多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嘗試讓自己做“配角”,甚至主動去體驗一些挫敗感。人只有碰到了困難,受到了挫折,才會真實知道自己的能力界限。
在認清自戀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與外界建立連線,學會愛別人。本書講了一個實驗,當自戀者發現他們跟對手有相同點,比如同一天生日,或者都有著罕見的指紋,他們的攻擊慾望就會消弱。也就是說,當我們認為自己和他人是相互關聯的,自我中心意識就會消散。人的社會性,決定了我們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進而獲得愉悅感和進步的力量。但是要記住,要想獲得愛,首先必須付出愛。心理學家弗洛姆這麼說,“我愛因為我被愛”,這樣的愛是自戀的,不成熟的;“我被愛因為我愛”,這才是成熟的愛。作為自戀者,要想獲得成熟的愛,就要先把愛給予出去。生活中最簡單的愛的行為是關心別人。在別人生病後,及時送上一份問候;當別人遇到困難時,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當這種給予成為一種習慣後,我們的自戀心理也會逐漸消退。
在自戀時代,我們左右不了大的社會環境,但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獨善其身,我們還可以努力做個好父母,不讓自戀主義再延伸到我們的下一代。本書這樣建議,身為父母,我們應該給孩子這樣的愛:讓她知道父母是愛她的,與她是否是最棒的無關;讓她懂得分享,樂意奉獻,渴望與他人建立聯絡;讓她懂得一個富裕的靈魂要比外表上的愛慕虛榮更出眾;讓她謹記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要比獨一無二更重要。我們要經常與孩子保持溝通,讀懂他們的訴求,理解他的內心,鼓勵孩子參與集體的遊戲和互動,讓孩子明白,世界不是圍著他們轉的,幫助孩子建立平和的心態。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孩子訓練同理心。根據兒童行為心理學理論,0到1歲的嬰兒不能明確地分辨自我和他人的情感需要;1到2歲的幼兒可以對他人表達關心;到了6歲左右,孩子可以把關心轉化為行為的表達;10歲左右,他們會對處於困境中的人們產生共情,比如為電視中的窮人、殘障人士感到難過等等。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黃金時期。這種同理心將會促成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親社會行為的塑造。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多帶孩子去考慮他們常見的情感,比如傷痛、希望、恐懼、善意和被愛的需要,引導孩子們去思考,別的孩子跟自己有哪些共同點。透過這樣的引導性反思訓練,孩子們對別人的感受會更加深刻,他們長大後,也會更容易設身處地理解他人、幫助他人,遠離自戀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