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現代陶淵明liu
-
2 # 國病
古代讀書人地位一直都挺高的,現代讀書人地位降低分了幾個階段吧。
古代讀書人地位一直都很高,尤其科舉制度之後,儒生們在道統上、輿論上居於統治地位,所以儒生們肆無忌憚地幾乎攻擊一切他們不擅長的領域。把藝人攻擊為戲子無情,諷刺強壯者,諷刺工匠。總之就他們行,別的都不行。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就是這個意思。
讀書人地位降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新式教育在清末民初大量出現,洋學堂與舊式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新式教育設立的領域擴充套件了。原本讀書人看不起的那些學科,比如音樂、工科,甚至體育都崛起了。這就使得純粹的那種讀書人受到了挑戰。舊學堂的沒落也成了必然。
舊式讀書人也受到了諷刺。尤其魯迅更是毫不留情的諷刺了孔乙己,孔乙己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孔老二自己。這些諷刺別人的人也終於嚐到了被諷刺的味道。不過總體上整個社會還是崇拜讀書人的,無論是舊式文人還是新學堂讀書人。只是地位沒有那麼高了。
第二個階段是建國後,建國後講求的人人平等,社會上尊重是尊重讀書人,但大家收入、地位差距很小。到了文革時代很多讀書人成了右派之類的。社會強調工農兵,後面才是知識分子。雖然如此,可是文革過後恢復身份,讀書人還是受大家尊敬的。
改革開放,文憑又開始成一個香餑餑,初中畢業都能算知識分子。工廠裡初中畢業的技術員都是幹部身份。讀書人地位不能說提高了,但應該是是大大恢復了。
第三個階段。隨著大學畢業生的不斷增多,大學畢業沒什麼牛的了。畢業生質量讓人感覺也是逐年下降。尤其到了近些年,大部分大學生都是玩出來的。既沒有掌握新科技,也沒有過去那些學子刻苦。所以知道誰是大學生,甚至研究生也就僅僅是知道而已。
多數情況沒覺得現在的大學生有過人之處。與過去的大學生那是沒法比的。據說留學生也開始屬於混的了,就是說,上什麼學也重要,也不重要。如果你不好好刻苦鑽研,等於零。同樣都是大學生,差距會非常大。這種情況讀書人地位自然就下降了。
更要命的是教師的質量也在下降。什麼人都大學教授,都是博士。然而很多時候出了事,曝光時都不敢相信,大學老師、博士、中學教研組長竟然會如此。輿論場上也如此,那些知名的知識分子沒皮沒臉的也非常多。混個耳熟、臉熟就是名人了。所以讓我這個中等畢業分子都天天奚落他們。其實讀書這件事是一輩子的事,你鑽研文憑的成色就會下降。真才實學的當然是有的,但不是少數,而是極少數。這種情況,想尊敬讀書人其實也是尊敬不起來的。
回覆列表
古代讀書人少,因為古代沒有像如今的學校,只有少量的書塾,能夠進私塾讀書的孩子,應該家中至少薄有資產,當然也有寒士,自己發奮,物以稀為貴,讀書人少,含金量高,一旦考取舉人,便可改變階層,飛黃騰達。所以在過去文盲很多的社會,讀書人受到普遍尊重。孔子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文革時期,知識分子被淪為臭老九,受到批判打擊。(不過要說明一點,雖然政治待遇差,但經濟待遇依舊。當時,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工人普遍工資是三十二塊一月。大學畢業畢業出來工資是五十四塊一月,一年轉正為六十三塊一月。當時物價米為l毛四分1斤,肉五毛錢一斤,青菜2分錢一斤。)大學生畢業後是包分配,工作是輕鬆的,到工廠擔任技術員之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值錢的。
目前,大學生比比皆是,包分配的時代早己過去。好的就業要拼爹,當然本人努力也不可少,要看所學的專業是否有用。總之,現在難多了。大學生多了,就貶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