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CiCi媽媽說育兒

    孩子小的時候講道理他是無法深刻理解的,需要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大些了就會懂得哦。講道理還是必須的

    如下有孩子的性格特點,你可以看看:

    1、3-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的最重要階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性格的人,需要家長關注和培養。若孩子出現害羞、壞脾氣、不合群等性格特點時,家長需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因為這些潛在性格暗號很可能讓你的孩子變成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2、3歲是孩子身體和心智發育的重要轉折期,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孩子性格上的缺點就很難再改變,成語中“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Tips

    3-6歲,通常被人稱為“潮溼的水泥”期,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階段。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時候,就初見端倪了。年輕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只不過這些特質不會只是父母的“希望”就會出現,更多情況下,是需要家長關注和進行培養的。

    高危“性格訊號”,家長需干預

    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家的時候,孩子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來了外人,孩子就好像變了個人。事實上,害羞的孩子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害羞,他們的害羞大都只表現在陌生環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

    害羞的孩子通常氣質安靜,並遵守規則。但不可否認得是,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於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事,害羞的孩子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

  • 2 # 小白西貝

    講道理大人都聽不進去,更何況孩子呢?想讓孩子聽話,首先要與孩子建立信賴關係,做到讓孩子信任你,這樣家長說的話才有份量。

  • 3 # 往後餘生ZCX

    為何有人說不該和孩子講道理?

    你好!

    首先,設身處地的想想,大概你就明白了。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如果父母或另一半在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嘮嘮叨叨,然後,再教你應該這樣或那樣做,並且,給你講一堆道理說服你,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這時候,不管任何人心裡肯定會不高興。心想:為什麼要受別人指使呢?只有按照自己認可的方法去做事情,才會心甘情願。

    那麼,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大人一味地講道理,孩子只會更加反感,產生強烈地抗拒心理。

    老師兼作家尹健莉的女兒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星期天貪玩,星期曰的晚上9點多了,才想起還沒有做作業。

    爸爸特別聰明,對女兒說,這麼晚了,乾脆不要寫了,大不了明天去了讓老師罵一頓。

    女兒的自尊心很強,說,我必須完成,讓老師批評是一件特別丟人的事情。

    爸爸說,好吧,有兩個選擇,要麼今天晚上寫,要麼明天早起寫,你選哪個呢?

    女兒想了想,最後決定說,還是今晚完成比較好。

    爸爸尊重孩子的想法,沒有責怪,沒有給她講道理,而是給她列出幾種方案供孩子選擇。女兒也容易接受。

    自從那次之後,女兒養成了星期天主動完成作業的習慣,父母也省心不少。

    我們大多數的家長對孩子做的很少,又太心急,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只會一味地責怪或講道理,那孩子肯定是聽不進去的。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多陪駭子養成一些好的學習和行為上的習慣,你會發現孩子越長大,家長越省心。

  • 4 # 瓊小瑤學寫作

    用我兒子的話來說就是:小孩不要那麼懂事,太懂事的小孩沒有童真!“懂事”和“講道理”在一定的意義上來說差不多吧!

    “不該和孩子講道理”這句話應該不是絕對的。說出這句話的人大概是跟孩子講不通道理吧!講不通的時候就不要講道理了,試著用童真和愛心去理解孩子。愛是最好的語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首飾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