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羊育兒

    其實,嬰兒一出生,他就開始與世界發生聯絡了。而作為父母和家長,從開始出生,就有責任,抓住嬰兒各個敏感期,透過多和嬰兒護互動,幫助他更容易逐漸認識世界。

    想象一下,一個整天不和嬰兒有任何交流的家長帶出來的孩子,和一個天天會跟孩子玩樂互動的家長帶出來的孩子,區別肯定大了去了。

    就我們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即4歲左右以前,都是在家裡度過的,所以啟蒙的重擔也落在家長身上。孩子剛出生,主要是要促進孩子感覺和知覺的發展,五感包括聽覺,嗅覺,視覺,觸覺,味覺,要呼叫耳目鼻嘴手大腦等器官。

    而從我自己的實操經驗來分享,我們在懷孕期間就開始做胎教。孩子出生前,就買了很多花了各色影象的海報貼在牆上,孩子出生後,躺在床上或者大人抱著都能看到這些,目的是刺激他的視覺發展,此外,並不阻止孩子吸手,吸乾淨的玩具和摸家裡所有的東西等。

    此外,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買了洞洞書,布書等讓她看和揉捏。大一點的時候,就經常給她講故事,並且帶她的時候,隨時在哼歌或讀詩,跟她互動,以此鍛鍊她感知覺,運動能力及語言能力的發展。

    在孩子到了發展記憶力的年齡,開始教她兒歌,短詩,讀故事給她聽,以及和她在家裡玩尋找寶藏遊戲,鍛鍊她的記憶力。到她2歲半左右,就會很好地運用一些抽象詞彙比如寂寞,悲傷等表達自己的情感了。也會被幾首短詩了。說話時,基本上各種長短句切換自如。雖然有時會有點語法錯誤,基本上沒太大問題。能分辨紅橙藍綠等基本色。

    現在她2歲8個月,我們開始鍛鍊她分析和辨別能力,想象能力,比如從一堆衣服中找她最喜歡的,把顏色相同的玩具和顏色不同的玩具分開,帶她玩手影遊戲,要模仿秀遊戲等。

    但是,有身邊同齡的孩子,不注意引導的,現在還不怎麼會說整句話,只會某些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吃飯等基本詞彙。

    這就是區別。

  • 2 # 巴巴芭阿龍

    區別不是一般的大(我自己就是從事啟蒙教育這一塊所以我深有體會。)

    啟蒙教育分為過渡班啟蒙教育和親子早教。這兩者針對的又不一樣。

    過渡班啟蒙教育

    基本能夠自理。過渡班大孩子年齡基本都是(兩歲多—三歲左右)別看他們年齡小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會自己脫褲子自己上廁所除了上大號時需要老師陪伴,會自己吃飯,會自己穿衣服。我前後在兩家啟蒙教育所待過所以我知道選擇一個好的啟蒙所帶給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秩序感。上過過渡班的孩子一般會比沒上過過渡班的孩子秩序感好一些,上過的孩子會聽的明白老師的表達,也會模範老師。

    專注力。專注力也會比沒上過的孩子好。雖說孩子的注意力最多十五分鐘——二十分鐘。但長時間的訓練下來雖然不一定會更強但一定會更好。這樣也有利於孩子在上幼兒園時還要進行這些方面的訓練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社交能力。加強寶寶的社交能力與同學之間建立友誼敢於表達自己等。我所在的班裡就有一堆小兄弟。感情好的不得了!

    最後我所在從事的啟蒙教育所裡在各個方面給鍛鍊孩子的專注力、秩序感、感統能力等。我們有全腦課、萌寶口才秀、感統課、竹兜課、思維課、TMC等全方面的為寶寶入園做準備。

    親子早教更多的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陪伴從而鍛鍊寶寶。我們這裡的早教課更多的是讓父母參與課堂用一切的環境去影響寶寶成長。鍛鍊寶寶的社交能力、音樂基礎能力、思維、發展寶寶的語言等。讓孩子在與父母的玩樂中去學習建立孩子的基礎,我相信孩子的基礎好了其他的慢慢都會好的。基礎教育很重要希望家長們能重視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遊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逝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