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情侃歷史

    關羽簡介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五虎上將(蜀漢將領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之首,又被人稱為“美髯公”。又曾被曹操封漢壽亭候,因此人們提起關羽,第一個想到的除了關公耍大刀,可能就是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名稱了。

    荊州之爭

    公元219年,關羽與在漢中和曹操爭戰的劉備呼應,主動進攻襄陽、樊城,一度將曹仁逼入絕境,更令曹操產生恐慌,將211年以來劉備集團的領土擴張推向高潮。但就在這至關重要的時候,孫權背叛了於劉備的結盟,轉而與曹操暗通款曲,並派呂蒙突然襲擊關羽治下的荊州。關羽在曹仁和徐晃的夾擊下敗北後,被東吳徹底截斷歸路,走投無路,最終為孫權所擒殺,敗走於麥城。劉備也因此事與孫權徹底斷交,並於公元222年發動了夷陵之戰,戰敗後抑鬱而終。隨後在諸葛亮統治期間,孫劉兩家才重修舊好,結成了直到蜀國滅亡都沒有破裂的吳蜀同盟。

    對於該場戰役的分析

    對於此場戰役,史學家普遍認為,進攻襄樊的軍事行動暴露了關羽自身狂傲自矜的性格缺陷,應該承受劉備、諸葛亮隆中戰略規劃最後一部分無法實現負主要責任。

    事實上,上述論點也只是基於一個合理推測罷了,即關羽的軍事行動並未得到劉備的直接授權。不過大家在揣測關羽自作主張的原因時,往往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資訊,那就是關羽因為一直坐鎮荊州,已經很久沒有立功勞了。

    民間一直有“五虎上將”的說法,因為在劉備稱漢中王時的蜀國,有四位將領地位最高,即前將軍關羽、左將軍張飛、右將軍馬超和後將軍黃忠。在這四人中,馬超是以諸侯的身份投靠劉備,且家世顯赫;黃忠功取西川出力最多,又在漢中刀斬夏侯淵;張飛也曾在延宕大破張郃。關羽看到他們的地位漸漸趕上自己,甚至猶有過之,心裡肯定是多少有些不痛快的。對於這一點,他先要求入川與馬超進行比試,後又“恥與老卒同列”,就是最直接的證明。因此認為,關羽想要維持自己在蜀國當中僅次於劉備的地位,也是他決定出兵的一個重要原因。

    客觀的評價

    綜合上述的討論,我認為劉備和諸葛亮對關羽的失敗均應該付有一定的責任。其關羽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援兵不足”。對於這一點的論證,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雙方的兵力,整個戰役自219年7月開始,至12月結束。關羽的荊州軍有五萬人,用於北伐的大約四萬人。曹魏的兵力分批派往前線,于禁七軍被關羽所俘3萬餘人,加上死亡逃散的,當不下4萬人。徐晃同夏侯淵以重兵守漢中,夏侯淵戰死後,徐晃率重兵屯宛,當不下萬人。殷署、朱蓋等12軍,殷署一軍為5千人,其餘11軍仍以每軍5千人計,徐晃、殷署、朱蓋等軍共約7萬人。曹仁、呂常所領樊城、襄陽守軍,當不下1萬人。曹魏方面,前後出動兵力大約12萬之多。中期以後增援兵力8萬餘人。而且,曹魏先後呼叫滿寵、于禁、徐晃、趙儼、徐商、呂建、殷署、朱蓋、張遼、裴潛、呂貢等共11人前往支援曹仁。其中除張遼、裴潛、呂貢等軍因關羽撤圍未到樊城外,其餘8人都參加了樊城戰役。可見,曹魏集團是以“傾國之力”守襄樊。而關羽,始終是開始的5萬人。劉備和諸葛亮即沒有派一兵一足支援,也沒有派遣合適的將領輔佐。結果可想而知,就算關羽絕倫超群,威鎮華夏,畢竟兵少將寡,何況還有孫權背後捅了一刀,怎麼能不失敗。

    結論

    因此我認為,關羽敗走麥城,劉備、諸葛亮和關羽各自都應付出一定的責任,那麼就可以說關羽的死諸葛亮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過低迷,塞維利亞慎重考慮是否買斷A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