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曲傳韻
-
2 # 胡胖
孩子從小養成正確的價值觀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環節。許多家長會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喜好自覺不自覺的潛移默化影響孩子,這樣是不對的,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會給人有什麼家長就有什麼孩子的認知。我們對孩子的培養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無論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都不能主觀單一片面的直接灌輸給孩子。而是應該理智的先想想這樣對不對,孩子是否應該接受這種事情。
2.對於孩子品格方面的大問題必須嚴格,比如絕對不允許撒謊,不允許嚴重的影響別人。而對於生活習慣等,則用溝通講解加強對孩子的影響。
3.對於孩子好習慣的養成應該以鼓勵為主,還要以身作則。
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培養出正確的三觀。
-
3 # mj朱校長
人性的教育,人人都想自己好,那竟然如此,就應該禮讓於他人,先利於他人後利於自己,早走晚走,都得走,早得晚得,都是得,所以學會禮讓,人生活的就是一個態,好心態好人生,好態度好人際!
-
4 # 金公木母
如何用正確的“三觀”教育孩子?
這裡有個先決條件:
當事人認為自己掌握了正確的三觀,也就是絕對的真理。但事實上,在當今的中國,大部分家長都不能保證自己的三觀是正確的,尤其是在我的經驗中,越是喜歡給別人灌輸正確三觀的家長,其思想往往離真理相去甚遠。
比如說,我兒子一年級的時候,用一些東西和同學換了很多形狀各異的小橡皮回來,回來很高興的和我敘述學校發生的事情,他媽媽聽了有點不高興,說兒子,這些東西價值都很便宜的,你要門檻精一點,用便宜的東西換貴的才好。我聽完馬上把她拉到一邊,告訴她,你這樣的說法會讓孩子早早的就變得很功利,這對他以後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這個年紀的孩子本質都是童真的,他們對金錢沒有概念。大人只從這些行為看到的金錢的交換,而對於孩子來說,交換的是珍貴的友誼。當然,孩子媽媽也很聰明,馬上明白了,沒有再說過類似的話。
我舉這個例子什麼意思,就是想說,當我們大人自己的思想都是非常庸俗的,我們自己都沒有領悟人生的真諦,卻要把拿這些淺薄的思想去僵化下一代的頭腦這無疑就是一種毒害。這種情況下,不教育比教育更好。
家長能夠做到自己不斷的精進和提高,那如何傳遞價值觀其實已經不再是問題。因為兒童天然的會親近父母和模仿父母的言行,當你和兒童相處在一起的時候,你的任何行為都是教育。
我之前曾在網上看到某位家長因為孩子亂扔垃圾,而打了孩子一頓,結果網上評論很多人叫好,說孩子就應該好好教育,你現在不教育,將來社會會替你教育之類的話。這其實是非常可笑的,今天孩子扔垃圾算是個小道德問題,但是你用一個更大的道德問題——打人來解決它。表面上它是被解決了,但同時也讓孩子明白一點(對方違背意願的時候是可以打人的),然後等到他下次看到別的孩子沒扔好垃圾他也上前動手,結果被老師告狀,那個時候爸爸可能又是一個耳光過去——讓你學會打架了。但是他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正是自己教給孩子的。
我從來不會刻意教育兒子東西要扔垃圾桶,但是他出門商場裡,手上有冷飲紙屑等從來不會亂扔,因為我們自己從來不會亂扔。就算他無意中扔了你當面他面撿起來他自然也就懂了。又好比他身高131的時候,他媽媽原本意思是可以不買公交票,但是我堅持給他一張自己的公交卡。比如我們出門旅遊不會為了便宜去找黃牛,不會去插隊等等,所以我兒子的道德意識也很高,自然就不會有那些不當的行為。
所以回到問題的最初點,如何用正確的“三觀”教育孩子?家長自身做對了,就不需要教育了。
回覆列表
行勝於言:
家長行車主動禮讓行人,不亂丟垃圾,文明用語,孩子就會效仿成為一個好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