鰓是養殖魚類的重要呼吸器官,在魚類鰓部發生病變後或養殖水體水質不良時,魚類的呼吸作用會發生障礙,表現出養殖魚類的暗浮頭、漫遊、翹尾等症狀,嚴重時會直接引起養殖魚類缺氧死亡。
引起養殖魚類的鰓部病變的原因有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也有可能是鰓部寄生有寄生蟲而引發,同時不良水質及天氣的驟變等環境因子的突變也會引起魚類的應激而產生鰓部病變,由於飼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營養不平衡也會引起鰓部的病變。
一、細菌性爛鰓
症狀:病魚體色發黑,尤以頭部為甚,遊動緩慢,反應遲鈍,呼吸困難;鰓絲腫脹黏液增多,鰓絲腐爛帶有汙泥,嚴重時鰓絲末端缺損,軟骨外露,呈長短不一的“掃帚狀”,鰓蓋“開天窗”。多與寄生蟲爛鰓、黴菌爛鰓交叉感染。
流行情況:主要危害草、青、加州鱸、鯉、鯽等多種淡水魚,從魚種至成魚均可受害。在15~30℃範圍內,水溫越高越易暴發流行。
防治:
1、消毒
使用海聯科聚維酮碘消毒:池塘一瓶使用2畝(1米水深);網箱可採用吊瓶的方式,一個網箱(5米×5米)使用1瓶。
2、內服
投餵率控制在1%,使用海聯科康力沙(一萬斤魚5包)加海聯科蚌毒靈散(一萬斤魚2包)拌料投餵3天。
二、寄生蟲引起的爛鰓
症狀:鰓部明顯浮腫,有大量的粘液;鰓絲區域性或末端潰爛,區別於細菌性爛鰓病的是該病在鰓部可檢查到寄生蟲;鰓蓋張開,鰓失血,精神呆滯,嚴重時停止攝食,最終因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且死亡率較高。多繼發感染細菌性爛鰓和鰓黴。
1、殺蟲
透過鏡檢確認寄生蟲種類,採用針對性殺蟲藥殺蟲。
2、消毒
3、保健
拌料投餵海聯科肝腸利健(2萬斤魚/包)3~5天,恢復魚類體質。
三、黴菌引起的爛鰓
症狀:鰓絲點狀充血,有黑點,部分鰓絲壞死缺血而呈白色,因而常出現“花斑鰓”的症狀,嚴重時鰓弓黑點明顯,有時也可見鰓部帶汙物的現象。最後病魚不進食,呼吸嚴重困難,最終因呼吸受阻開始死亡。
流行情況:此病常發生在水質很壞,有機質含量很高的發臭池塘,常在5--10月發生,6--7月為流行,發病率可達70%左右,死亡率可達90%左右,危害相當嚴重。也常見繼發感染於細菌性爛鰓和寄生蟲爛鰓。防治:魚塘使用水黴淨全池潑灑;網箱使用水黴淨進行藥浴。
四、不良水質引起的爛鰓
養殖魚類因為水質不良、氨氮或亞硝酸鹽過多、天氣突變、水質突變及鰓中毒等原因而使鰓絲的顏色呈為紫色,一般情況下鰓絲變為紫色表明養殖魚類處於應激狀態。
1、解毒抗應激
使用海聯科3201(4畝.米)和海聯科應激靈(2畝.米)全池潑灑。
2、調節水質
根據水質及底質情況使用相應的海聯科進行水質調節與底質改良。
五、藥物中毒引起的爛鰓
濫用殺蟲藥與殺菌藥、水質不好等導致魚鰓被腐爛,鰓絲水中呈現白色,有缺損。
1、解毒
使用海聯科3201(4畝.米)和葡萄糖(5~10斤/畝)全池潑灑解毒。
2、加註新水,降低水體藥物濃度。
鰓是養殖魚類的重要呼吸器官,在魚類鰓部發生病變後或養殖水體水質不良時,魚類的呼吸作用會發生障礙,表現出養殖魚類的暗浮頭、漫遊、翹尾等症狀,嚴重時會直接引起養殖魚類缺氧死亡。
引起養殖魚類的鰓部病變的原因有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也有可能是鰓部寄生有寄生蟲而引發,同時不良水質及天氣的驟變等環境因子的突變也會引起魚類的應激而產生鰓部病變,由於飼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營養不平衡也會引起鰓部的病變。
一、細菌性爛鰓
症狀:病魚體色發黑,尤以頭部為甚,遊動緩慢,反應遲鈍,呼吸困難;鰓絲腫脹黏液增多,鰓絲腐爛帶有汙泥,嚴重時鰓絲末端缺損,軟骨外露,呈長短不一的“掃帚狀”,鰓蓋“開天窗”。多與寄生蟲爛鰓、黴菌爛鰓交叉感染。
流行情況:主要危害草、青、加州鱸、鯉、鯽等多種淡水魚,從魚種至成魚均可受害。在15~30℃範圍內,水溫越高越易暴發流行。
防治:
1、消毒
使用海聯科聚維酮碘消毒:池塘一瓶使用2畝(1米水深);網箱可採用吊瓶的方式,一個網箱(5米×5米)使用1瓶。
2、內服
投餵率控制在1%,使用海聯科康力沙(一萬斤魚5包)加海聯科蚌毒靈散(一萬斤魚2包)拌料投餵3天。
二、寄生蟲引起的爛鰓
症狀:鰓部明顯浮腫,有大量的粘液;鰓絲區域性或末端潰爛,區別於細菌性爛鰓病的是該病在鰓部可檢查到寄生蟲;鰓蓋張開,鰓失血,精神呆滯,嚴重時停止攝食,最終因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且死亡率較高。多繼發感染細菌性爛鰓和鰓黴。
防治:
1、殺蟲
透過鏡檢確認寄生蟲種類,採用針對性殺蟲藥殺蟲。
2、消毒
使用海聯科聚維酮碘消毒:池塘一瓶使用2畝(1米水深);網箱可採用吊瓶的方式,一個網箱(5米×5米)使用1瓶。
3、保健
拌料投餵海聯科肝腸利健(2萬斤魚/包)3~5天,恢復魚類體質。
三、黴菌引起的爛鰓
症狀:鰓絲點狀充血,有黑點,部分鰓絲壞死缺血而呈白色,因而常出現“花斑鰓”的症狀,嚴重時鰓弓黑點明顯,有時也可見鰓部帶汙物的現象。最後病魚不進食,呼吸嚴重困難,最終因呼吸受阻開始死亡。
流行情況:此病常發生在水質很壞,有機質含量很高的發臭池塘,常在5--10月發生,6--7月為流行,發病率可達70%左右,死亡率可達90%左右,危害相當嚴重。也常見繼發感染於細菌性爛鰓和寄生蟲爛鰓。防治:魚塘使用水黴淨全池潑灑;網箱使用水黴淨進行藥浴。
四、不良水質引起的爛鰓
養殖魚類因為水質不良、氨氮或亞硝酸鹽過多、天氣突變、水質突變及鰓中毒等原因而使鰓絲的顏色呈為紫色,一般情況下鰓絲變為紫色表明養殖魚類處於應激狀態。
防治:
1、解毒抗應激
使用海聯科3201(4畝.米)和海聯科應激靈(2畝.米)全池潑灑。
2、調節水質
根據水質及底質情況使用相應的海聯科進行水質調節與底質改良。
五、藥物中毒引起的爛鰓
濫用殺蟲藥與殺菌藥、水質不好等導致魚鰓被腐爛,鰓絲水中呈現白色,有缺損。
防治:
1、解毒
使用海聯科3201(4畝.米)和葡萄糖(5~10斤/畝)全池潑灑解毒。
2、加註新水,降低水體藥物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