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拼搏150088505
-
2 # 象牙公社
前幾天還專門介紹過,這樣的農具實在是太多了。以前種地還沒機械化,從種到收都是人工完成的,下面就簡單介紹幾種,看大家是不是還記得。這件東西叫什麼有知道的嗎?在我們那叫“糞箕子”,以前村裡年齡大點的老人用它拾糞,下地拔草的用它扛回家,反正以前種地少不了它,我很久沒見人用過了。這東西就不用多介紹了,“犁子”是以前耕地必不可少的重器,到現在沒人用了(牛都沒了,也不能用人啊)。“石滾”是打麥場的打麥重器,麥收後的脫粒工作少不了它。墩子些東西估計沒幾人見過,播完種後用它在上面壓一遍,一般三個一組(和播種樓搭配使用)。雞籠邊上貼牆而立的東西叫“耙”,犁子耕完地用它耙平。傳說中的“地盤車”大家都知道,不多說了。
像這種農具真的是太多了,像播種樓、化肥樓、鋤、勻鋤、鏟、插子、撒杷、木鍬等等數不勝數,以後有機會再為大家一一介紹。
-
3 # 玉蘭風物
往昔水稻田的整地作業,可分為犁粗耙、割耙細耙、手耙耖田、打碌碡等4個過程,犁、割耙、手耙、碌碡是早期重要的整地農具。
1.犁:
「犁」是翻土農具,臺灣早期使用的犁,大都為四方形的在來犁(長床犁),長床犁在漢代即已出現,至唐代逐漸定型;犁的構造包括犁頭、犁底、犁壁、犁柱、犁轅、犁鈎、犁身、犁摘等部位,使用時以犁鈎勾住引木(腳踏仔)連結至牛身上的牛軛,人握著犁摘控制牛前進的方向。「犁」在早期是非常重要的耕地農具,東勢下城、興隆等客家地區,至今還有拜犁頭的信仰,祈求犁頭公庇佑農產豐收。
2.割耙:
割耙又稱刈耙、牛耙等,係用來將農地的大土塊切成小土塊,使整區農地土壤翻鬆的碎土農具,以前水稻田的整地,先以犁翻土,再用割耙來耙田。割耙為長方形耙,由前後的刈耙板(長橫木)、左右兩側的橫頭(短木板)、刈耙探(刈耙板前方的長竹棍)、刈耙齒(鐵刀片)等所組成,割耙四周的木框為組合式,可拆裝。割耙長橫木(刈耙板)的一面有鐵刀片(刈耙齒),前排9片刀,後排8片刀,相錯排列;將割耙套在牛身上就成為「牛耙」,使用割耙時,將牛繩繫綁在刈耙探(長竹棍)上,以牛拖拉,人的左右腳則分別站踏在割耙前後的刈耙齒上,以增加重量,使刈耙板深入土壤切碎田泥,隨著水牛一步一步往前進,一行一行將田土翻鬆。
3.手耙:
水田整地的第三個步驟是「耖田」,耖田時使用手耙,手耙的古名為「耖」,因其形狀如「而」字,故又稱為「而字耙」,手耙兼具碎土、平土及耙開殘株(收集雜草)的功能。手耙構造上可分為手耙齒、大侢、蟳管、蟳管腳等鐵製部分,蟳管上面有2根直木柱(手耙牽),其上橫架木桿1根(手耙探),木桿為可拆、組合式;此手耙的手耙齒有13支尖鐵齒,又稱為「十三齒而耙」。操作手耙時,手按橫架木桿以操控方向,並利用牛拖引,手耙齒深入裡土翻動土壤,並可順便掘出田土上的草根等雜物。
4.碌碡:
回覆列表
我印象中曾經風靡一時,現已消失的農具有:
一:風車(如下圖1)在七十年代還廣泛使用,主要用來分離作物籽實與殼,當時的生產隊都有幾臺,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益,這種古老、原始的農具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二:紡車(如下圖2)在農村,六十年代還廣為使用,紡線織布、織農用麻袋,現已存博物館。
三:石磨(如下圖3)七十年代中,農村除了水磨(靠水力)就是人或驢推動的石磨,用它磨面、磨豆作豆腐。後來有了電,農機具也隨之變成了電氣化,石磨也完成了它的使命。
當然還有很多農具,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也風靡一時,如犁、耒、耙等,現在雖有保留,但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