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混合動力汽車只是過渡產品,我不這麼看,但這政策一出會受影響
談起新能源汽車,就目前來說主要有三大型別,第一是純電動汽車,第一是混合動力汽車,第三是燃料電池汽車。今天的話題主要圍繞混合動力汽車所處的市場地位展開,來回答網友對混合動力汽車是不是過渡產品的問題。在此我用最簡單直白語言去描述它的實用性,而不是從科技發展和技術水平以及動力結構的角度去講。
在講混合動力汽車之前先簡單瞭解一下混合動力的概念,之所以稱之謂混合動力,顧名思義就是由兩種以上的動力來完成汽車的驅動行駛,這其中又細分為普通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插電混合動力。這裡以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例。插電式混合動力就是可以外接電源來補充電力,電池容量更大,純電部分續航里程更長,能夠在純電動模式、純油模式以及油電混合模式三種狀態下行駛。在功能方面大家都很好理解。但是小編今天講的重點是作為一名普通汽車使用者來說,我們最關心的是實用性、價效比和駕乘體驗。
1.實用性
做為一位汽車使用者來說,實用性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們花十幾萬,幾十萬買來的愛車,首先是拿來用的,而不僅僅是為了好看,至於炫酷和裝逼的想法那也是在實用的基礎上才建立起來的,沒有了實用性一切都無從談起。那混合動力汽車實用性體現在哪呢?燃油汽車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過程,可以說是工業技術的結晶,實用性毋庸置疑,因為目前消耗能源嚴重而不環保,自然不在今天的話題當中。在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的大背景下,各種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有純電動的、有混合動力的、有燃料電池的。混合動力的最大優勢就是行駛里程更長,一般達能到400公里左右,減少了碳排放不說還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彌補了純電動汽車續航短、充電慢的問題。我們外出即能節省一大部分費用,也不會因為找不到充電樁而尷尬,直接去加油站就行了。
2.價效比上有優勢
混合動車汽車的價格一般會比傳統燃油汽車略高一些,但還是可以被大眾接受的,拿比亞迪系列來說,一般大都在20萬至30萬區間,而純電動中級汽車一般都在三十萬以上或更高。主要受各種電子技術,電池技術這些研發成本高所決定的,會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竟爭而有所改變。因為市場決定一切,你產品在好,但購車成本和使用成本過高,使用者也只能望而卻步,很難做出決定。
3.接受程度高,駕乘體驗好
因為混合動力汽車仍以普通燃油汽車為主要動力來源,完全具備普通汽車的功能和特性,消費者不會有抗拒心理。純電動汽車以低端車為主,價格方面又不太實惠,市場一時半會還形成不了氣候。而混合動力汽車涵蓋高、中、低端領域,寶馬、奧迪、豐田等國際知名廠商諸多優質車型傾力加盟,混合動力汽車推廣起來問題不大。
用過純電動汽車的朋友大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大熱天不敢開空調,甚至還要關閉一些電子裝置;”上坡靠衝、下坡靠溜”這樣的行駛方式,當電量不足30%時,只能低速蠕行,在此小編沒有絲毫貶低純電動汽車的想法,只是依據一些事實。這樣的駕乘體驗我也是醉了。
說了這些,那混合動力算不算是一種過渡產品呢?其實混合動力汽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也不會是未來汽車的終極產品,但卻能憑藉其獨特的優勢成為傳統汽車向純電動汽車轉變的過渡產品。一定時期之內有很高的市場竟爭力,這符合我們的認知,因為只有老百姓認可的才是市場。當禁售燃油汽車的政策出臺之後,免不了也會對混合動力汽車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發展的道路總是在不斷完善中前進,從低向高,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髮展,只能是越來越好。
說混合動力汽車只是過渡產品,我不這麼看,但這政策一出會受影響
談起新能源汽車,就目前來說主要有三大型別,第一是純電動汽車,第一是混合動力汽車,第三是燃料電池汽車。今天的話題主要圍繞混合動力汽車所處的市場地位展開,來回答網友對混合動力汽車是不是過渡產品的問題。在此我用最簡單直白語言去描述它的實用性,而不是從科技發展和技術水平以及動力結構的角度去講。
在講混合動力汽車之前先簡單瞭解一下混合動力的概念,之所以稱之謂混合動力,顧名思義就是由兩種以上的動力來完成汽車的驅動行駛,這其中又細分為普通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插電混合動力。這裡以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例。插電式混合動力就是可以外接電源來補充電力,電池容量更大,純電部分續航里程更長,能夠在純電動模式、純油模式以及油電混合模式三種狀態下行駛。在功能方面大家都很好理解。但是小編今天講的重點是作為一名普通汽車使用者來說,我們最關心的是實用性、價效比和駕乘體驗。
1.實用性
做為一位汽車使用者來說,實用性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們花十幾萬,幾十萬買來的愛車,首先是拿來用的,而不僅僅是為了好看,至於炫酷和裝逼的想法那也是在實用的基礎上才建立起來的,沒有了實用性一切都無從談起。那混合動力汽車實用性體現在哪呢?燃油汽車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過程,可以說是工業技術的結晶,實用性毋庸置疑,因為目前消耗能源嚴重而不環保,自然不在今天的話題當中。在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的大背景下,各種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有純電動的、有混合動力的、有燃料電池的。混合動力的最大優勢就是行駛里程更長,一般達能到400公里左右,減少了碳排放不說還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彌補了純電動汽車續航短、充電慢的問題。我們外出即能節省一大部分費用,也不會因為找不到充電樁而尷尬,直接去加油站就行了。
2.價效比上有優勢
混合動車汽車的價格一般會比傳統燃油汽車略高一些,但還是可以被大眾接受的,拿比亞迪系列來說,一般大都在20萬至30萬區間,而純電動中級汽車一般都在三十萬以上或更高。主要受各種電子技術,電池技術這些研發成本高所決定的,會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竟爭而有所改變。因為市場決定一切,你產品在好,但購車成本和使用成本過高,使用者也只能望而卻步,很難做出決定。
3.接受程度高,駕乘體驗好
因為混合動力汽車仍以普通燃油汽車為主要動力來源,完全具備普通汽車的功能和特性,消費者不會有抗拒心理。純電動汽車以低端車為主,價格方面又不太實惠,市場一時半會還形成不了氣候。而混合動力汽車涵蓋高、中、低端領域,寶馬、奧迪、豐田等國際知名廠商諸多優質車型傾力加盟,混合動力汽車推廣起來問題不大。
用過純電動汽車的朋友大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大熱天不敢開空調,甚至還要關閉一些電子裝置;”上坡靠衝、下坡靠溜”這樣的行駛方式,當電量不足30%時,只能低速蠕行,在此小編沒有絲毫貶低純電動汽車的想法,只是依據一些事實。這樣的駕乘體驗我也是醉了。
說了這些,那混合動力算不算是一種過渡產品呢?其實混合動力汽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也不會是未來汽車的終極產品,但卻能憑藉其獨特的優勢成為傳統汽車向純電動汽車轉變的過渡產品。一定時期之內有很高的市場竟爭力,這符合我們的認知,因為只有老百姓認可的才是市場。當禁售燃油汽車的政策出臺之後,免不了也會對混合動力汽車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發展的道路總是在不斷完善中前進,從低向高,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髮展,只能是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