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加坡眼
-
2 # 新加坡KIKI姐
可以說新加坡90%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嗎?小販就是其中的一類普通人,其實還是挺辛苦的。雖然現在的小販都在食閣裡買賣當地人日常喜歡的當地和東南亞食物,價格不高,但是基本沒有休息日,部分攤主會選擇特定一天或幾天休息。收入基本就是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差不多,一個普通人潮還可以的,純利潤通常在3000新幣左右。相比商城沒有空調,早中晚都是賣一樣的東西,而且有潛規則不可以賣同類食品,甚至賣水也是不可以有競爭對手哦~
但是不得不說,勤勞致富,不管是多小的一份工作,都值得尊重。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年輕人做食閣的越來越少,很多老攤位沒有人傳承也很可惜。也有少數新加坡年輕人願意嘗試餐飲創業,從食閣攤位練手,發展到開餐飲連鎖企業。我個人是很喜歡有創業精神的人,特別是在可以過得很安逸的新加坡。
-
3 # 廠夏之子
早期的新加坡,路邊很多小販,賣吃的,就像我們現在的流動攤販。政府從衛生角度考慮,開始實施統一管理。小販中心通常就是一個大的棚,裡面有一格一格面積在約七八平米的操作空間,棚裡有固定座椅,編上號。每個攤位賣各自擅長的食物,有華人的,有馬來人的,也有印度人的。以前只要跟攤主說點什麼,坐幾號,攤主就會煮好送來,現在由於人力成本提升,都採用自助方式。由於口味家常,價格不貴,小販中心成了新加坡人的日常,一日三餐都可以在此解決。統一管理衛生好了,一個攤位也可能養一家人,多了很多就業機會,也成為新加坡的一種文化現象。隨著新加坡經濟發展,社會發達,小販中心也開始提高裝修標準,越來越舒適。
小販中心已是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加坡有75%的人每週至少在小販中心就餐1次,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每年消費1.8億份更健康的外出就餐。今年年初,新加坡政府宣佈小販中心將申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50年曆史的小販中心被載入史冊。
從風雨飄搖到豐功偉績,小販中心始終在新加坡人民心中。
早先移民時期,由於貧窮和居無定所,人民生活依賴推小車和挑扁擔小販,靠低廉食物(比如粿、雞飯等)果腹。
1950年代小販
這些小販服務於當時的中國移民、馬來移民和印度移民,後來慢慢有來自日韓等非東南亞國家移民,新加坡多元文化就此埋下種子。
1963年小販稽查員
1970年代,政府把街頭無牌熟食小販聚集起來,小販中心開始有雛形。儘管當時衛生環境惡劣,小販中心把各族民眾聚集一起,享用美食聯絡感情的景象,展現新加坡和睦共處的多元文化。
1970年代Sago street街頭小販
小販中心食物也越來越多樣化,除了清真和非清真美食,還新添了日韓料理和中餐,比如四川麻辣香鍋和東北餃子,體現新加坡相容幷蓄的文化。
1950年代至今,新加坡小販中心始終保持低價不變。政府專門提出小販中心食物價格必須“讓華人負擔得起”的要求,以確保人民生活成本得以控制。
新加坡小販中心傳承
新加坡大食代老總郭明忠就是小販出身,大食代秉承“小販中心”文化,以低廉價格提供街頭食品,加以空調的舒適環境;
“口福”食閣創始人龐琳早年做過小販、咖啡店夥計,口福一直致力於保護獨特的新加坡咖啡店文化;
亞坤創始人黎亞坤從海南島來到新加坡,創業時期當過咖啡攤小販,現在的亞坤咖啡店依然能感受到50年代懷舊感。
新加坡比較著名的小販中心有:黃金熟食中心(Golden Mile Food Centre), 紐頓熟食中心(Newton Food Centre), 老巴剎(Telok Ayer Market)和馬裡士他巴剎(Baletier Market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