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週日評

    我進過華為公司,知道小小情況。華為是員工天堂,職工待遇一般的公司。華為有大批的科研人員,這班人腦力加班嚴重,但薪水對得住努力,這方面一般公司甚至國企都是比不上華為。至於寫字樓文員挺嗨的,上班舒服,正常上下班,正式的假期休息,中上的工資。物料供應,與質管配合生產部門上班休息,因為大部門所以全部都兩班倒。因為兩班倒,所以也不至於似有的公司趕貨時加班過長,但每天也實實在在的要工作上十一個鐘(夜班也十一個鐘連班),午飯時間一個鐘,晚飯半個鍾,早上要早到半個鍾聽車間主任和組長訓話和叫口號,一天真無什麼其它時間了。一般來說,華為職工每月是要上28天多班的,一個月只休息兩天,日夜班換班時休息一天這樣的,不休息的星期天晚上不用再加班。可以說華為職工加班算嚴重的了。華為職工上班要計任務的,還要注意質量的,所以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都大。華為職工的加班費不按國家規定的,它把你的加班費扣出一部分,分什麼積效獎、出勤獎、全勤獎、優質獎等等再返還的,做的好,全拿回,還多那麼的幾百塊,做不夠好,正式的加班費都拿不夠回。所以員工天堂的華為,多人想進,加班嚴重但更多薪水;職工待遇一般的華為加班嚴重也更多一般人要進,一般人無工作怎麼成,少加班也少收入,養家在等著你!

  • 2 # 數字星球

    首先,大家要理解,華為就是一個網路裝置提供商,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公司,靠服務好半夜隨叫隨到,及時響應等優勢,生存發展起來的。歐洲某市場曾是華為競爭對手的傳統市場,因服務差,成本高,響應不及時,最後不得不退出這個國家,所以市場不相信眼淚。

    華為老闆任正非,以身作則,多種疾病纏身,七十多歲老人,先後冒著生命危險,去過利比亞,伊拉克,並承諾“只要飛得動,就會常到艱苦地區來看看大家”。這就是華為企業宿命,不奮鬥就垮了。

    其次,華為哪些人加班:

    1.按勞動法獲取加班費的員工:如操作族員工,文員/後勤等基礎類員工,實行計件或固定工資,他們的加班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每月不超過三十六小時,並獲得晚上加班1.5倍工資,週末加班雙倍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三倍工資等法律規定的加班費。這類加班,對年輕員工來講,是增加收入的途徑,他們的身體及額外收入是受法律保護的。

    2.根本不加班的華為員工:華為海外僱傭2.8萬本地員工,根據當地法律,是不能加班的。週六週末及法定假日,他們是不接工作電話。

    3.享有虛擬股權的9萬多在職員工

    這些某種意義的股東們,一般都簽訂了《奮鬥者協議》,實行專案制工作。雖沒加班費,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加班。華為部門眾多,不同崗位責任要求和導向,加班強度差異很大。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體驗,研發體系,接近炮火的部門如銷售體系與交付體系,相對其他部門,加班比例及加班強度較大,如下圖所示:

    一、“輕加班”,八小時之外加班,投入心力和身體較少,加班強度較低。

    A.支撐性加班:機關等平臺部門,如華為大學等,偶爾每月,根據需要加班。

    B.“晚自習”加班:入華為一兩年內的後浪們,注重自身學習和好的表現,家庭負 擔較輕,多自願利用公司良好的辦公環境、學習氛圍和豐富的內部學習資源等,每天二三小時學習充電,“下自習”後,還可領取公司提供的免費夜宵。

    C. “形式主義”型加班:聽“會”和參加培訓的受眾群體,以及主管在時加班,主管走時,紛紛離去的員工。

    二、中度加班996,季節性和突擊性的專案工作

    A.年度或半年度:如財經類員工年底和半年中的財經類資料統計和分析,如年初的市場大會和年中的客戶痛點分析大會,如每年一或二月的巴展和每年的全球分析師大會等,參與這些專案的員工,往往至少花二個多月的緊張準備。

    B.各類工作專案的參與和衝刺,特別是與客戶介面或一線相關或向高層領導彙報的專案,一般都是群體作戰,主管+幾個精兵,雖然身心消耗大,但是相對可控和可替代。“武漢戰疫”會戰中,華為員工今年除夕日快速集結,9天完成了火神山園區網及視訊的交付,就是典型的中度加班。這類機會對普通員工來講,可遇而不可求的,成功了就火線重獎和火線提拔。

    三、重度加班007,持續工作投入時間和身心強度都是最強的。

    這類員工特徵,搞通宵,廢寢忘食,把工作當生活,或冒高溫,生命安全受威脅,物質匱乏的艱苦地區環境下工作。2018年在肯亞,就有一個36歲的華為員工,22個月都沒有休假,即便是節假日,也要為了保障業務全天留在客戶處值守。

    坊間議論最多的華為加班文化,應覆蓋的是中度和重度型加班,實際佔19萬員工的比例相對較低。他們真實寫照,可用一個改寫的古詩形容:

    破曉離家凌晨回,收入未改鬢毛衰。

    孩兒相見不相識,笑問叔叔何處來?

  • 3 # 詹偉平財經

    華為的加班文化雖然嚴重,但作為一個無數年輕人,擠破腦袋都想進的公司,從來沒有拿刀架到任何員工的脖子上,逼你工作逼你加班逼你開會,你不滿意可以走。

    在員工和公司本質上是一種合作關係這方面,是全國目前做的最好的,也是所有大公司老闆的表率。

    制度雖嚴格,但所有員工都是勞有所得,賺錢了一起分,貢獻大的給股份分紅。

    充分發揮每一位員工的戰鬥力,讓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揮灑自己的汗水,獲得理想的收入,這是為自己而打拼。

    在華為工作的員工中,雖然經常爆出高強度工作,加班文化盛行,但從來沒有說員工幹得多拿得少。

    我們去一個公司打工掙錢,無非就是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你想拿得多工作又嫌累,可惜這世上沒這麼好的事。

    開公司不是做慈善,員工來是為了掙錢,老闆開公司更是為了掙錢,你嫌累可以離職啊,你嫌老闆不好制度不行領導不給力,可以離職啊。

    市場上大把的工作,等著別人去做,為什麼非得待在華為,無非是工作過程雖苦,但結果很甜,華為的薪資待遇水平,一箇中等水平的員工,比市場上八成的公司總經理收入都高。

    在華為裡面,培養的不是打工文化,而是創業文化,每一位員工都是讓他們發揮最大的戰鬥力,獲得最高的 收益。

    年輕人不奮鬥,難道年紀輕輕就坐吃等死,好好幹活好好賺錢,這就是我們的任務。

    其次說下華為的市場狼性競爭,導致其他公司沒飯吃。

    站在公司的角度來說,怎麼合理合法的賺錢怎麼來,只要競爭方式沒有觸犯法律,對客戶是有益無害的,那麼他的做法就是值得肯定的。

    戰場無父子,更何況市場就這麼大,不少的公司抱怨,華為的競爭力太強了,把大把的 市場都吞進自己的肚子裡。

    現在的很多網際網路大公司也是這樣,強者恆強,騰訊壟斷了社交,阿里霸佔了電商,百度佔了搜尋市場的絕大多數的份額。

    在增量市場期間,每個公司都享受著增量市場的紅利,到了紅海市場,大品牌開始走壟斷之路,這是再正常不過了。

    有本事就打得過別人,最煩自己幹不過別人,偏偏喜歡在背後說別人閒話,還詛咒別人的。

    對於一個老闆來說,他首先要做的是讓公司盈利,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然後是讓員工有飯吃,讓優秀的員工有肉吃,最後是讓自己服務的顧客滿意,滿足顧客的需求,獲得應有的回報。

    然後是說華為打著愛國的旗號,到處搞營銷為自己謀取私利。

    作為一個企業,充分發揮企業的文化,利用熱點事件借勢營銷,這是非常高明的行為和手段。

    那些噴華為不應該這樣的,無非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可能華為公司並沒這個打算,只不過剛好新聞的炒作,那就借勢營銷一波吧。

    既能夠有效提升公司的知名度,還能夠省下公司一年好幾個億的廣告費,這樣名利雙收的好事,為什麼不這麼做。

    華為作為全球知名的巨頭公司,是中中國人的驕傲,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代表。

    與其說華為利用了我們的愛國心理,倒不如說我們渴望有這樣的一個巨頭公司,讓我們能在國外抬得起頭。

    華為給所有民營企業,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大部分的民營企業除了會抄襲,沒幾家公司有核心競爭力,更不會每年大量投入科技研發費用。

    一個企業本質上是為了賺錢,不管做出什麼行為,只要它沒有傷天害理,做出的 事情是利國利民的,那麼就值得稱頌和讚揚。

    最後是說華為喜歡淘汰年紀大的員工,對那些貢獻巨大的員工辭退毫無留情。

    一個公司存在的意義,是為了生存和發展。假如作為老闆,面對一些年紀大的員工,不及時辭退更換的話,那就是愚蠢。

    華為有十幾萬員工,老闆要做的是渡這十幾萬員工過河,一起賺錢實現成功。

    老員工相當於過河的橋樑,假如時間久了橋樑承受不住這麼大壓力了,那麼作為老闆必須要即使更換橋樑。

    而不是因為感情,或者是怕遭人罵,而堅持用這些橋樑,那就是對另外那十幾萬員工不負責任。

    能擔得起大任,就讓你繼續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熱,擔不起的話,那就只能請你離開了。

    老員工在打拼的過程中,確實為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該給多少賠償金或股份置換金,就給多少。

    在這一點上,華為做的非常到位,之前的那個大批清理老員工新聞,同時給這些辭退的老員工總共20個億的補償金。

    對於這些老員工來說,打工本來就是為了賺錢,最後公司把應給的,一分不少的給了你,那就是對得起你。

    老闆要做的不是天天談感情,而是為了全公司十幾萬人而打算,如何讓公司整體效益最高,就採取什麼對策。

    我們聽說過中信老員工被辭退,後來自殺的,但從來沒聽說過華為老員工辭退後自殺的。

    包括加班文化背後的高強度工作,帶來的結果是員工獲得巨大的成長和大把的收入,不像富士康會產生高壓工作下的跳樓事件,而華為這麼多員工,從來沒聽說過誰受不了高壓的工作制度而想不開的。

    一個公司的制度,不可能完美,只能說是盡善盡美。對於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來說,取長補短,研究華為不是尋找這家優秀企業的毛病,而是尋找它有哪些值得我們效仿的地方。

    寫這些不是要給華為洗白,它也沒給我錢,但我看不下去的是,一個堪稱偉大的民族企業,下面有這麼多人去黑。

    看完三件事:

  • 4 # 行走天涯6933

    客觀回答下這個問題

    是否加班和自己的工作有關

    能做完就不用加班

    做不完就只能加班了

    進公司N年了

    現在海外常駐

    基本上每天晚上吃完飯後會在辦公室加班

    一般到晚上21點

    最晚加班到2點過

    為啥呢

    白天要見客戶或者開會

    有些工作只能晚上處理

    晚上思路也清晰,效率高

    週六一般會加班

    週日基本休息

    宅宿舍

    收拾收拾

    其實這個應該是個正常的狀態

    一個人在海外

    回宿舍幹啥

    也沒啥事啊

    不如在辦公室坐著好了

    所在國環境也不安全

    週末也沒哪去

    想想還是宿舍辦公室好

    安全

    食堂有飯

    慢慢就習慣這種生活了

    收入和投入成正比的

    投入多得到就多

    其實這也是推動公司往前發展的主要因素

    從白人黑人各種人兜裡拿錢

    我們不艱苦奮鬥怎能成功

    所以外界不要曲解華為加班文化了

  • 5 # 迪哥的創業案例分享

    小區新搬來一戶人家,一個30歲左右的年輕女人,帶著一個4歲的男孩。每天獨自一人操持家務,買菜做飯,接送孩子。

    時間久了,鄰居們都有些議論,直到有一天,一個男人揹著大包小包敲開了這家的門。男人剛進屋,女人哭聲即傳了出來。

    女人叫到:你TMD給我站到陽臺去!

    男人說:“天天不是值班就是加班到半夜,難得今天下班那早,能回家,你幹嘛呢?”

    女人:你就給我站陽臺上去,你讓街坊鄰居都看一遍,老孃不是二奶,不是小三,更TMD不是寡婦,老孃有男人,老孃的男人是華為的程式設計師!

  • 6 # xiaoxiao落木

    看部門,不同的部門加班程度是不一樣的。

    偏研究的部門,比如2012實驗室,加班就比較少或者不加班。

    各個產品線部門,加班很厲害,基本每天9點之後,但週三部門活動日。因為定期要釋出新版本,有deadline要求。

    加班少的部門,獎金也少。

    加班多的部門,對應獎金也多。

    有付出才有回報吧。

  • 7 # 創作者精神小夥

    華為是加班比較嚴重的,但這也分你是為什麼在加班。如果真的是工作業務很多忙不完,這也沒什麼不好的。只要不是在瞎忙,你都是能學到東西的,學到的東西都是你自己的,是助力你自己的成長,不論是你以後在華為的晉升還是去其他公司的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養成一種勤奮的工作習慣,每天都把手裡的工作忙完,你的未來發展會越來越好的。

  • 8 # 認M命

    1、能進華為就儘量進吧,比較是大公司,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突飛猛進的幫助;

    2、華為的加班確實多,日常加班到晚上九點多十點,但是待遇絕對對得起你的付出,這點是必然的,另外華為是大公司很規範,油水就別想了;

    3、進華為要有心理準備,工作壓力大,加油吧。

  • 9 # 神一樣的背影

    作為社會最底層,一個沒有為社會做出什麼貢獻的人。我覺得我應該會比在華為上班的舒服,那些人都是揹負國家責任的人,工作必定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 10 # 阿開66

    說幾點,華為週三週五,一般不加班,週三運動,週五回家。

    週一二四:班車是8:40,大部分人會待到這個點,有一些可能還要更晚一些,但是華為是有要求的,加班超過11點是要申請的,因為超過11點,第二天干活受到影響。

    我的感覺是:華為的加班不是最狠的,像一些網際網路,一些小公司加班還要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多個人使用同一臺印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