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做“季節性情感障礙”,說的就是以與特定季節有關的抑鬱為特徵的一種心境障礙。此病的特徵是與季節有關,最常見是在秋冬季發生抑鬱而在春夏季消失或轉為輕躁狂,多呈雙相型情感障礙,屬於情感障礙的一個特殊亞型,有反覆發作的趨勢。北京中醫藥大學馬淑然教授課題組曾撰寫論文從“肝應春”理論探討季節性情感障礙的發病機制,很有趣,跟大家分享一下關鍵內容。
肝應春是“五臟應時”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臟應時”是指人體內在的臟腑生理機能與外界時辰季節變化具有同步相應性,反映了“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素問-六節藏象論篇曰: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因此,“肝應春”核心思想是指肝臟的生理功能與春季的氣候變化具有同步相應與協同變化的關係。
在春令時節,肝的疏洩功能增強就是適應季節氣候變化的一種生理功能調節,此時的肝在五臟之中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因此,在春季,為了適應春季萬物復甦,陽氣升發的特點,人體的氣血多向上、向外活動,此時肝的疏洩功能是增強的,而藏血功能則相對減弱,由於氣血通調,其調節血量向上、向外的功能反而增強,這也正是應了“春生”之說。而在冬季,為了順應冬季寒冷的氣候,人體氣血斂藏於體內以保持人體溫暖,用以抵禦寒冷,肝臟的疏洩功能則相對減弱,使人體的氣血得以斂藏儲存,正是應了“冬藏”之說。
肝調暢人體情志的功能同樣具有在春季相對增強、而在冬季相對減弱的特點。在春令時節,肝調暢情志的功能相應增強,此時氣血通調,氣血的協調又是“心主神志”功能正常發揮的必要條件。因此,由於肝疏洩不及造成的情志病人在陽氣生髮的春季有治癒之機,其機理在於肝的病變,在春季得自然界少陽之氣滋助,可逐漸好轉。同時,“應”是適應、順從,不偏不倚之意。即肝氣在春令時節,疏洩功能是增強的,但也僅僅是相對其他季節有所增強而已,不是無節制的增強,而是增強得恰到好處,順應了季節氣候對人體陽氣升發的基本要求,達到不偏不倚的“適度原則”。如果一旦矯枉過正,就會引起情緒高亢,情志躁狂,變生他病,故春季時也容易發生肝系統的病變。
中醫認為:大凡因精神情志所致之疾病,無論是驚、是憂、是悲、是怒,從肝進行調治,皆可獲滿意效果。因此,在中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重視對肝的生理功能進行調節,在治療季節性情感障礙方面至關重要。既然季節性情感障礙有在秋冬季抑鬱高發,春夏季消失或轉為輕躁狂的特點,結合肝在冬季疏洩功能減弱,春季疏洩功能增強的生理特點,在臨床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可以針對性地在秋冬季增強肝的疏洩功能,給病人服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遙丸等方劑,調節情志,使陽氣得以升發,有助於抑鬱病人的好轉;在春夏季節,肝的疏洩功能本身就有所增強,可以自然緩解抑鬱病人的病情,此時只需防止肝的疏洩功能太過而引起輕狂躁即可。
參考文獻
[1]覃驪蘭,馬淑然,王慶國,趙燕,楊陽,陳玉萍,蒲曉田,肖遙.從“肝應春”理論探討季節性情感障礙的發病機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6(03):156-160.
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做“季節性情感障礙”,說的就是以與特定季節有關的抑鬱為特徵的一種心境障礙。此病的特徵是與季節有關,最常見是在秋冬季發生抑鬱而在春夏季消失或轉為輕躁狂,多呈雙相型情感障礙,屬於情感障礙的一個特殊亞型,有反覆發作的趨勢。北京中醫藥大學馬淑然教授課題組曾撰寫論文從“肝應春”理論探討季節性情感障礙的發病機制,很有趣,跟大家分享一下關鍵內容。
中醫講“肝應春”是什麼意思?肝應春是“五臟應時”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臟應時”是指人體內在的臟腑生理機能與外界時辰季節變化具有同步相應性,反映了“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素問-六節藏象論篇曰: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因此,“肝應春”核心思想是指肝臟的生理功能與春季的氣候變化具有同步相應與協同變化的關係。
中醫認為肝的生理功能(肝藏血與肝主疏洩)能夠順應四時,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來進行適應性調節在春令時節,肝的疏洩功能增強就是適應季節氣候變化的一種生理功能調節,此時的肝在五臟之中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因此,在春季,為了適應春季萬物復甦,陽氣升發的特點,人體的氣血多向上、向外活動,此時肝的疏洩功能是增強的,而藏血功能則相對減弱,由於氣血通調,其調節血量向上、向外的功能反而增強,這也正是應了“春生”之說。而在冬季,為了順應冬季寒冷的氣候,人體氣血斂藏於體內以保持人體溫暖,用以抵禦寒冷,肝臟的疏洩功能則相對減弱,使人體的氣血得以斂藏儲存,正是應了“冬藏”之說。
由於肝主疏洩功能能夠“應時而變”,因此肝調暢情志的功能也可以“應時而變”肝調暢人體情志的功能同樣具有在春季相對增強、而在冬季相對減弱的特點。在春令時節,肝調暢情志的功能相應增強,此時氣血通調,氣血的協調又是“心主神志”功能正常發揮的必要條件。因此,由於肝疏洩不及造成的情志病人在陽氣生髮的春季有治癒之機,其機理在於肝的病變,在春季得自然界少陽之氣滋助,可逐漸好轉。同時,“應”是適應、順從,不偏不倚之意。即肝氣在春令時節,疏洩功能是增強的,但也僅僅是相對其他季節有所增強而已,不是無節制的增強,而是增強得恰到好處,順應了季節氣候對人體陽氣升發的基本要求,達到不偏不倚的“適度原則”。如果一旦矯枉過正,就會引起情緒高亢,情志躁狂,變生他病,故春季時也容易發生肝系統的病變。
從“肝應春”理論探討季節性情感障礙治療中醫認為:大凡因精神情志所致之疾病,無論是驚、是憂、是悲、是怒,從肝進行調治,皆可獲滿意效果。因此,在中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重視對肝的生理功能進行調節,在治療季節性情感障礙方面至關重要。既然季節性情感障礙有在秋冬季抑鬱高發,春夏季消失或轉為輕躁狂的特點,結合肝在冬季疏洩功能減弱,春季疏洩功能增強的生理特點,在臨床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可以針對性地在秋冬季增強肝的疏洩功能,給病人服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遙丸等方劑,調節情志,使陽氣得以升發,有助於抑鬱病人的好轉;在春夏季節,肝的疏洩功能本身就有所增強,可以自然緩解抑鬱病人的病情,此時只需防止肝的疏洩功能太過而引起輕狂躁即可。
參考文獻
[1]覃驪蘭,馬淑然,王慶國,趙燕,楊陽,陳玉萍,蒲曉田,肖遙.從“肝應春”理論探討季節性情感障礙的發病機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6(03):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