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基因衍光子

    能!開玩笑地說,把鈾這樣的重核放進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進行溶煉就行了。

    從理論上說,核聚變反應僅能將氚變成更重的氦核,也就是說把鈾放進百億度的人造太陽核反應堆是不能達到目的了。

    看來只能把鈾核放進銀河系中心的大熔爐,進行重新曆煉,重新爆炸就能實現。

  • 2 # mcz107436431

    鈾的原子量是92,原子核內有92個質子,靜電斥力很大,在中子的轟擊下,只能發生核裂變反應而生成較輕的原子核。

    由於鈾原子核質子數很多,靜電斥力很大,兩個鈾原子核很難靠近,在地球上再也不能發生核聚變反應生成更重的原子核。

    但在恆星內部或恆星中心巨大的壓力下,像鈾這樣的重核和重核之間,也會進行核聚變反應而生成中子態物質,逐漸演變成中子星,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 3 # 刁博

    聚變是較輕的核合成為較重的核,鈾的原子序數是92,還有排在92之後的人工合成的新核素。鈾核當然也可以合成為更重的核,我知道一個例子,鈾238核可以透過俘獲17箇中子變成鈾255,雖然生成的不是新元素,卻是新核素。

    這裡先普及一下核素的概念。我們知道氕、氘、氚互為同位素,鈾235和鈾238互為同位素,雖然互為同位素,但是它們的原子核結構卻是不同的,因此具有了不同的核性質。鈾235和鈾238就是兩種不同的核素。

    根據理論預言,人類能夠觀測到的核素約為6000餘種,目前只發現了3000餘種,其中天然的只有大約300種。還有大量的新核素等待著人類去發現。

    以質子數為橫座標,中子數為縱座標(或者顛倒),可以建立一個座標圖。座標圖上的一個點就代表一個核素,人類發現或製造出一個新核素就可以在這張圖上把相應的點描出來,這張圖叫做核素圖。

    如果把這張圖比作大海,人類已知的核素在表中排列起來就好像一個深入大海的半島。根據理論,在Z大於114的位置還能出現一個核素島,這個超重元素島就像新大陸一樣吸引著人類去探索去發現。

  • 4 # 羅錚7

    應該可以,但我認為這時應伴隨著其本身物質的急速減少,比如鈾235,要得到比238更重的穩態,要觀察如核重為295左右物質的產生區域,這個過程將導致鈾物質本身的急速減少,也就是產生新元素,但這個核性質應像熱流體,物態不是已知固態了。

  • 5 # 手機使用者58903279720

    從原子核的“比結合能曲線”就可以看到,超過鐵-56的原子核發生“核融合反應”,都不會“放出核能”。但只要把粒子的動能“加速”到足夠,克服兩個原子核之間的庫侖位壘,都有機率發生“核融合”反應,從而形成“更重”的原子核。例如,核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在使用鋦-248作為“靶核”來接受其它重離子的轟擊,從而試圖“合成”更重的原子核。而鋦-248可是比鈾-238“重多了”。如果將兩個鋦-248“完全融合”,可以得到一個有192個質子和304箇中子的原子核了。但實際上是做不到的,至少有以下兩個原因(我就不提什麼“重離子核反應中的深度非彈性散射”之類的東西了):

    第一,兩個原子核之間的庫侖位壘太高,這就要求它們的“碰撞能量”非常高,這會導致發生“散裂核反應”,把原子核“打碎”,而不是“融合”了。而800MeV的質子,就可以把鉛或鈾的原子核打碎。

    第二,就是“超重核”的“自發裂變”機率太高,壽命太短,以至於這樣的原子核一合成,就“自己裂變”了。甚至還沒有“合成”就裂變了。這種物理規律,人類也沒有辦法改變,就限制了“超重核”的合成。

    補充一下。原子核發生“多次吸收中子”的核反應,不是“核融合反應”,所以更不是“聚變核反應”。那種核反應所遵循的規律,與“核融合反應”是不同的。就不再多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強調規律運動?規律運動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