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沒問題222

    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

    1、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

    2、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3、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擴充套件資料:

    一、楚國滅亡經過:

    1、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將王賁率軍進攻楚國北部,開道擊魏,揭開了攻滅楚國的序幕。這年,秦王趙政又派李信和蒙武率20萬大軍,乘楚國內訌之機,分兵兩路進攻楚國。

    2、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一軍進攻平輿(今河南平輿西北),蒙武率一軍攻打寢(今河南沈丘東南),均擊敗楚軍,會師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楚王派將軍項燕率軍抵抗。

    3、項燕揮軍尾隨秦軍,追擊三天三夜,乘秦軍輕敵無備,在城父發起突然襲擊,大敗秦軍,佔其兩座營壘,殺死7名都尉。李信帶殘兵逃回。秦王趙政認識到楚雖已衰弱,但畢竟地廣人眾,仍具有一定實力,非輕易可滅。他親赴頻陽(今陝西蒲城西)王翦家,敦請其統兵出征,並按其要求調軍60萬歸其指揮。

    4、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再攻楚國。攻佔平輿後,楚國徵調全國兵力,命項燕率領與秦軍決戰。王翦採取了堅壁自守、避免決戰、養精蓄銳、伺機出擊的作戰方針。

    5、楚軍多次挑戰,終不肯出。王翦與士兵共同生活,並關心其飲食、起居,注意其勞逸結合,同時開展投石和跳遠運動,以提高士兵的體力及戰鬥技能。楚軍求戰不得,日久鬥志鬆懈,項燕只好率軍東撤。

    6、王翦抓住戰機,挑選精兵在前,實施追擊,在蘄(今安徽宿州東南)南大敗楚軍,殺死項燕。秦軍乘勢攻取了楚國的許多城邑。

    7、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

    二、王翦出兵的經過:

    1、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召叢集臣商討滅楚的事,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嬴政聽了之後大喜,認為王翦已經老了,不如年輕人英勇,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

    2、果然李信年少氣盛,不知楚軍是假意敗退,實際準備著突襲,秦軍被襲擊了個正著,秦軍大敗。訊息傳到秦王耳中,大為震怒,這才意識到王翦果然是老薑,眼光夠毒辣。只靠李信的二十萬果然無法打敗楚國,於是馬上乘快車奔往頻陽,向王翦致歉並請求出兵。

    3、王翦也不推遲,但是堅持要六十萬大軍。秦王嬴政猶豫許久,最後還是答應了。於是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啟程,出征時又向秦王提了很多賞賜——“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

    4、副將蒙武不解,擔心老將軍因此得罪秦王,王翦這才說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5、王翦不負所望,一年後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軟體開發時,選用程式語言的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