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喵子

    問題的提法有點類似”你不是醫生嗎?你的孩子為啥還會生病?生了病為啥不自己給看看?”前段時間咪蒙的離婚,在網路上沸沸揚揚,就有種觀點是”你不是晒情感的網路博主嗎?為啥還會離婚?你都離婚了,還讓我們怎麼相信婚姻?”。

    有位網路自媒體作家被親戚要求“你不是寫文章的嗎?幫我寫個廣告文案唄?”,在親戚看來,這廣告文案比較簡單,但殊不知好的廣告文案首先要對產品特別瞭解,還要對受眾的消費群體有研究,熟悉消費群體的愛好、消費習慣;還要熟知市場同類產品之間的差異。最終呈現在你眼前的那幾千字廣告文案,是多個日夜的加班構思,來的一點也不輕鬆。誰的時間不寶貴?

    因此,高學歷的父母沒有親子輔導孩子,送孩子去輔導班,總結下大概是因為以下原因:

    1、父母多有自己的工作,職場生涯已讓父母筋疲力盡了。那些上班時8小時的工作,是對職場人業餘時間的學習與提升有要求的。比如銷售職業,白天拜訪客戶、與公司做方方面面的溝通,晚上則要為第二天的拜訪做功課,或者進行職場充電,學習銷售技巧,研究客戶。因此全職父母大多不能象教育者那樣,在精力、教育經驗上給予孩子全方位的輔導與支援;

    2、輔導班更專業,輔導班裡也有更多的教育資訊交流。輔導班瞭解每年各學校招生計劃、命題考點側重的不同、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與敏感期,,,這些專業知識都是非教育從業者的父母不具備的;

    但說到底,學校內課程的學習還是孩子自己的事,完全指望輔導班,孩子太累。

    從小培養孩子有1到2個興趣,生活就不那麼枯燥就好。

    祝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2 # 雞寶辣媽

    我自己的寶寶還小,本來是沒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但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我表姐,她是碩士學歷,姐夫是博士學歷,16年時候去杭州玩順便拜訪,就奇怪為什麼倆人都有高學歷,又不是不會,還要請家教,當時她是這麼回答我的,只記得了個大概,讓我總結一下。

    1、兩個人工作都比較忙,一個是搞科研的,一個是在私企,本來就比較心累,沒有足夠的精力放在孩子每天的作業上。

    2、如果回到家,工作殘留腦中沒有完全消失,難免會在教孩子過程中不夠耐心,苛責孩子,既傷了孩子,過去之後自己也會自責。

    3、比較合理的辦法就是請家教或送孩子去輔導班,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可能效果會更好。

    4、週末時間相對多一些,會親自輔導孩子,增進親子關係。

    當時還是不太理解,覺得孩子有那麼難輔導麼,現在才有些明白,養個孩子的確要操心的太多了,事事都放不開手親力親為,家長難免會脾氣暴躁,所以現在看來,對於雙方都比較忙碌的,送孩子去輔導班不失為一種合理的選擇。

  • 3 #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身邊同事、同學高學歷的不少,高學歷家長其實對孩子教育都蠻重視的。現在是4月底,最近正好是北京幼升小政策出臺的時間段,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政策釋出,都很上心。

    但是上心不等於凡事一定要親力親為。

    首先,父母不是萬能的,不是什麼課程都能輔導。

    上大學出來可能輔導個孩子英語、數學沒多大問題,但如今這年頭講究素質教育,要多學興趣愛好,父母會樂器嗎?父母會圍棋嗎?父母會跳舞嗎?不會咋辦?只能送課外班去學習了。

    其次,父母輔導孩子,很容易造成家庭不和諧聲音。

    如今大部分父母白天辛苦工作,晚上或者週末陪孩子輔導功課很容易失去耐心。

    而且父母自己會並不代表就能教會孩子,這是兩碼事。

    於是咆哮成為了很多家長的標配,甚至有家長因為輔導孩子功課進了醫院。

    再比如:

    不妨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既然有那麼多的輔導班、興趣班、特長班,在孩子個人情況和家庭經濟承受範圍內,讓專業老師因地制宜去教學。

    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的楷模,更多的是好行為、好習慣、好性格的示範和養成。

  • 4 # 婧在路上1017

    我近期兼職做家教,因為是第一次做這類工作,所以剛開始就選擇了小學的家庭作業輔導。將近一個月與小朋友的相處,最大的感觸就是:小孩作業還是應該由父母去指導完成。

    圖片來自於360圖片

    雖然我們的學歷或許高人一等,可是在當父母這件事情上,我們都是第一次“摸著石頭過河”,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記得小時候父母最常說的就是這個不許,那個不許,可是小時候的我們不能理解,那些似懂非懂的解釋還是“霧非霧,花非花”。長大後,我們終於懂了,這時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在教育過程中我們還是從思想上沿襲了父母輩的方法,因為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啊!雖然當今社會高學歷者比比皆是,但是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為人母,父母也需要成長。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將會受益一生,而輔導班這種建立在供需關係上的“填鴨”式機制將會培養出更多“巨嬰”。

    孩子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他們富有創造力,充滿無限的發展潛力。但是他們也像一個白板一樣,由於急於探索、瞭解這個神奇的世界,在自我成長過程中需要一個領航人,輔導班作為一個盈利機構,它只能去傳授,但是我們的父母卻可以陪著孩子養成自學的能力,雖然剛開始可能對於孩子有點困難,但是這種對於世界自我探索的能力卻可以讓他們受益一生。

    舉個例子:輔導班有個孩子不管飯多飯少總剩飯,不一會兒又開始要吃飯,於是輔導老師找他談了話,並與他家裡人溝通,得知這小孩總剩飯。後來老師們想了一個方法就是:這頓吃不完,下次接著熱熱讓他吃,下次吃不完,就下下次吃,經過他父母的配合,這個小孩子的毛病才徹底改掉。

    圖片來自於360圖片

    小學的學生是非觀還沒有養成,他們需要大人告訴他們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等到他們大了,那些錯誤的價值觀會影響他們一生,勞累和最終悔恨的也會是你們呀。溫室裡的花朵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

  • 5 # Robin麻麻育兒新知

    首先,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送孩子去輔導班?

    輔導班是如何催生出來的,是因為校內教育無法滿足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就像孩子在家吃不飽飯,跑到外面吃小吃一樣。這裡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自己認為自己沒吃飽,一種是家長以為孩子沒吃飽。第一種情況,就是學有餘力的孩子在外面加餐,那麼也許他學的這些知識,第二種情況,其實不是孩子沒吃飽,而是孩子吃太飽,並且消化不良。課內知識沒有完全掌握,需要額外加點消食片,再強化吸收一下。

    其次,高學歷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是高學歷,懂得多,那麼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比一般學歷的家長要得心應手的多,怎麼會培養出需要去輔導班的孩子呢?

    其實這再正常不過了,父母高學歷,只是某一領域內的高學歷,對於育兒和教育,可能除了教育專業出身的父母以外,我們都是零基礎。育兒是一門學問,新手爸媽們都需要細心學習。

    要說高學歷父母擁有的優勢,我想唯一的優勢就是他們知道如何學習。我相信讀到碩博的媽媽們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都知道終身學習的必要性,所以在他們有的孩子之後,必定會逼著自己學習各種育兒知識,而不會沿襲老一輩的育兒觀念不前進。

    以上,我認為這是高學歷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是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

  • 6 # 育兒路上紅綠燈

    當下,補習輔導已經成了基本必備學習武器。無論父母教育背景如何,孩子送輔導班的覆蓋率越來越高。即使是高學歷出身的父母,也會選擇借力輔導班。

    1、 沒有時間、精力

    2、 沒有耐心

    3、 講解不明白

    4、 孩子不聽家長的

    曾經我想,我會堅決不送輔導班。但會不會自己全盤接手來在家輔導呢?

    我想,我會先幫助孩子解決以下問題:

    孩子具備較好的學習能力

    閱讀力、理解力、分析力、記憶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孩子具備較好的學習習慣

    把學習當做自己的責任,勞逸結合適度。

    孩子具備良好的學習興趣

    把學習當樂趣,而非負擔 。

    現在的孩子普遍在學習上過於被動、依賴家長。不過,如果遇到特別難解的題目,我也會很願意同孩子一起攻克。其實,真的有些題目我自己也不會呢,再去請教其他家長或老師吧!

  • 7 # 果少的哥

    曾經我也是這麼想自己的孩子自己就能教,還要送到外面輔導班去教去學嗎?等到孩子真正學知識了以後,就發現自己的想法部分的不能實現。

    自己教育孩子,可以在德育方面進行教育,因為孩子天天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孩子的仁義禮智信這一塊都是言傳身教,光靠口號是不起作用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這塊都是靠著父母以及父母的身邊的朋友而觀察到和模仿到的。德育、社會交往這塊必須是父母認真用心的做好表率,起到核心作用,把孩子的德行培育好。俗話說的“就怕流氓有文化”就是指德育沒有培養好,還有了文化,這就更可怕。

    在智育、知育的部分,必須有社會的老師和機構來參與。因為一個是父母的知識不夠連貫和系統,一個是無法堅持下來。這塊的教育,就是社會專業分工的形成,老師就是傳授知識,同時也進行部分的德育。而且因為與孩子天然的血緣,管教容易不嚴格或者沒有原則,這塊還是以機構教育為主。知識部分家長可以參與教授一部分,可以跟蹤監督。當然有家長是教師的就除外了。

  • 8 # 中外古今說說

    1 沒有時間和精力。高學歷的人普遍都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加班是常事,回到家裡已經累得一塌糊塗,沒有心情和精力去輔導孩子了。

    2 自己好,不代表能教的好。經常有這樣的情況,自己學習好的人,往往沒法給別人把問題講解清楚。要能夠教別人,首先不僅自己要智商夠,還要會表達,語言能力一定要過關。

    3 機構裡不僅是教孩子,還有很多機會。機構裡除了輔導和授課以外,還會有很多參賽的機會和名校選拔推薦的指標。

    4 有對比。通過輔導班,尤其是連鎖的輔導機構的日常考試的成績,可以知道自己孩子的真正實力,大概能瞭解自己的孩子在同齡人中的名次,做到心裡有數。

    5 不划算。高知高學歷的工資,每小時相當高的,拿去輔導孩子有點浪費,還不如花點“小錢”請人去培養孩子。

    6 孩子有逆反心理,家長也會有更年期症狀。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大人孩子都很敏感,別說輔導了,就連日常生活裡的溝通有時候都比較困難。遇到想對孩子發火的時候,只能在心裡默唸“親生的!親生的!我自找!”,然後忍住。

    7 破壞家庭氣氛。最傷害家庭關係的事情可能就是輔導孩子的學習了,這不僅傷害親子關係,還會傷害夫妻關係,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感覺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及當年的自己,於是都認為是夫妻對方的基因導致的。

  • 9 # 闢玉

    這個問題看似兩個關鍵詞,父母高學歷和輔導班,其實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學校,下面談談個人看法。

    一、一般來說,高學歷父母一般都能重視孩子學習習慣的形成,而一個孩子一旦有了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去輔導班,應該是孩子要求上一個自己滿意的學校,這種情況常常和我們一般人所講的逼孩子上是有出入的。我身邊這種情況不少。因為現在要上一個明牌大學,的確是必須要付出的。當然也有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的情況,但他們一般是和孩子溝通的。

    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可能是由於工作原因,由於家庭原因,或者由於教育方法原因,一些高學歷父母也會讓孩子到輔導班去學習。工作壓力大無睱顧及孩子,或家庭矛盾影響到孩子(其實,高學歷家庭家人相處常常理智高於情感,甚至出現冷暴力)。或對於孩子教育上過於重視自己的設想(我遇到過和班主任爭執教育理念的高階知識分子家長)。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是被逼迫的。

    三、其實,我們只要想想高學歷家長,終究還是中國的高學歷家長,這種現象就容易理解了。

  • 10 # 考研東住佛小仙女

    講個我身邊的真實故事,我表妹上小學四年級,她哥也就是我表弟上大二,每次,倆人只要吵架,就是因為哥哥輔導妹妹寫作業。我弟最頭痛也是這個。

    為什麼讓我弟輔導我妹而不是送輔導班?我叔叔的理由是“你都是大學生了,這點知識對你來說就是小兒科,你就辛苦辛苦當為家裡省下上輔導班的錢了。”我弟不得已硬著頭皮接下來輔導我妹妹的工作。

    結果呢?倆人天天吵架。

    我弟經常說“你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講八百遍了還是記不住!”

    我妹也不示弱,“我就是笨怎麼的了,你聰明你連一道題都講不明白,不理你了!”

    看到這種情況,家裡也是哭笑不得。這兄妹之間的戰爭天天一觸即發。

    有一天我姨媽發現咋房間裡沒有吵架聲了,特別好奇:今兒咋這麼和氣,倆人學習學的這麼好!結果咧,一開門發現早就沒人影了,倆人一起有說有笑摘酸棗去了。後來我舅媽就感嘆:只要不讓兒子輔導閨女寫作業,倆人就是親兄妹,那隻要一寫作業,跟仇人似的。

    而且哈,輔導孩子寫作業也很容易傷害父母之間的關係,引發家庭矛盾。我姨媽和姨夫每次輔導我妹寫作業,結局就是覺得這孩子咋這麼笨,比自己當年上學的時候差遠了,到底隨誰,都覺得“肯定隨你,我這麼聰明怎麼能隨我咧?!”然後倆人就氣不過,開始吵架。

    所以很多家長都寧可花錢把孩子送輔導班,一來老師的確教的好,二來家裡也清靜不少。

    其實孩子也是很需要父母的陪伴的,也希望天下的家長能少看重一點學習成績,多關心一下孩子的所思所想。而且哈,即使因為孩子寫作業而吵架,也沒有設麼大礙,這正好對孩子進行抗壓教育了,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感覺漢服更容易被現代人接受,唐服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