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聶作平
-
2 # 秦右史
明代翰林的地位可以約等同於頂層知識分子,類似於院士與學部委員。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在古代科舉模式下學官一體,學者和官僚具有很強的流通機制,因此明代的翰林既是頂級學者,也是高階文官,不少翰林就是皇帝的老師。有句話叫入仕須科考,內閣出翰林。明英宗之後,基本上形成了一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晉升格局,成為定製。因此,翰林院就變成了養才儲望之所,儘管只是掌制誥史冊文翰,但是乃內閣大臣之淵藪、儲相之館,平步青雲的機率很高,成為朝廷閣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員上升的的踏腳石。
整個明朝一代進士大約2萬多人,朱元璋廢除丞相後,內閣政務體系大部分成員就來自於這部分科考精英中。如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楊廷和等人,都曾點翰林,入院學習。明代的翰林學士作為翰林院的最高長官,主管文翰事宜,實權已相當於丞相,具備類似功能,後來讓渡給了內閣。根據明朝典章,規定:
一甲進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狀元授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朝廷為了優中選優,又創立了庶吉士制度,稱為選館。在當年的新科進士中,選擇排名靠前列、有潛質、年輕而才華出眾者,進行二次選拔考試。具體流程是進士們先在翰林院學習三年,期間由翰林內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然後再次參加考試,合格者就留下來,稱為留館,供職於翰林院或行走於各部衙門,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號稱“儲相”,為明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剩下未合格的外放為地方官,一般來說品級也都不會太低,以知府或稍次一級比較多見。自然,庶吉士制度確立後,進士之後有無留館成為一個非常榮耀的經歷。嘉靖皇帝在位期間,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奠定了內閣的地位。有的翰林,可以入直文淵閣,協同內閣,進駐行政中樞,參預機務,顧問朝政,備皇帝諮詢。能夠看出,翰林院也具備皇帝秘書機構的功能。
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總而言之,翰林雖然是閒散文官,無行政實權,老大翰林學士才正五品,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或者給皇帝做文學侍從,擔任科舉考官等。
但是接近皇帝,乃身處權力中心之近臣,可以很快貴極人臣,甚至躋身內閣,因此又被稱為清貴之選。
回覆列表
翰林院的前身,是唐宋時的翰林學士院,明朝時改稱翰林院,清代沿襲。
翰林院的職掌,在明代,主要是掌秘書、著作等事。
翰林是民間對翰林院官員的籠統稱呼,以明代來說,翰林院的官員自低到高,包括庶吉士,侍講,侍讀,修撰,編修,檢討。
翰林事實上是朝廷的後備人才貯備庫和決策諮詢機構。說它參與重大決策,其實是高看它了。它所負責的工作,是幹一些類似於秘書性質的文字事務,以及給皇帝或皇子講課。如果用當今來比喻的話,略相當於今天的社科院加政策研究室。
但是,由於它是一個人才貯備機構,有了翰林院的歷練,以後升遷會特別迅速。並且,明朝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不是進士的不得出任部級(整個明朝近三百年,以非進士身份任部級的,只有四人,其中一個是海瑞);不曾做過翰林的,不得進內閣。
也就是說,翰林本身權力並不大,但它是通往權力巔峰的必經之路。新科進士中,成績一般的,放到地方上任職;成績優秀的,入選翰林院,一般是做庶吉士;至於三鼎甲,則有資格直接做翰林院編撰。比如明朝狀元楊慎,就是金榜題名後授翰林院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