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股觀察

    《長安十二時辰》第十八集一開始,李必騎馬行走在街上,小孩正在吟誦賀知章的《詠柳》。李必在賀府問賀知章:“老師的詠新柳,為何要用裁、剪刀這樣銳利之詞?”

    賀知章說:“你也聽出來了,哼哼,大家都聽出來了,聖人以為,我是為太子作的,對聖人不滿的討伐檄文,說此詩是在責備聖人裁剪太子黨羽。但太子愈挫愈勇,反而追隨者眾,其勢已成高樹大才。”

    李必回答道:“老師詩文並無此意,是有些人惡意解讀,聖人偏愛老師才華,必然是不信的。”

    其實歷史上有很多詩人的詩文都被惡意解讀過,大部分都出於政治上的原因。現在我們單說這一首《詠柳》。這並不是政治詩,而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春天二月的楊柳。

    唐天寶三載,賀知章奉詔回鄉,坐船經南京、杭州,順蕭紹官河到達蕭山縣城,越州官員到驛站相迎,然後再坐船去南門外潘水河邊的舊宅,其時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發,春意盎然,微風拂面。賀知章如脫籠之鳥回到家鄉,心情自然格外高興,忽然他見到了一株高大的楊柳,在河岸邊如鶴立雞群,英姿勃發,一時興發,就提筆寫了《詠柳》一詩,成為千古絕唱。

    古典詩詞中,柳樹作為春天的使者和象徵,柳樹的枝條隨風飄拂,像美女苗條的身材,婀娜的腰肢。這首詩一開始,“碧玉妝成一樹高”,楊柳就是作為美人的形象出現的,一個“妝”字,非常生動形象的表現了柳樹的迷人姿態。

    然後由“碧玉妝出”引出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這成千上萬的垂絲,不就是美人的裙帶嗎?一個“垂”字,表現出細腰在風中款款擺動之美。

    而後自然發出疑問“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裡把春風比喻為剪刀,首先讓不可捉摸的風形象化了,而且這把剪刀裁剪出了春天的色彩,給大地換上了新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天給予人美的啟示。

    從開始的“碧玉妝出”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構思的過程。詩中出現的意象,一個連著一個,一環緊扣一環。

    當然,每個人都可以有對詩歌的理解,但是不能曲解,更不能惡意解讀,否則就會失去詩歌的美感和魅力了。

  • 2 # 謝小樓

    隨著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賀知章的《詠柳》一詩成了人們最為熟知的一首唐詩,在電視劇中,《詠柳》被當成是一首影射太子黨的詩,那麼,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看一首詩有沒有影射,就詩中有沒有明確的情感傾向,而這首詩中,沒有明顯的認褒貶傾向,有的只是對柳樹的讚美,所以這一首純粹的詠柳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碧玉,碧色的玉,比喻柳樹嫩綠的柳葉。同時,碧玉也指㺯人。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還有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後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

    古人常用柳來形容美人,如“柳腰”。這首詩反過來,用美人來形容柳樹,春天的柳樹,如碧玉美人,化妝打扮,亭亭玉立,那柳樹上垂下的嫩綠柳條就如同美人飄飛的衣帶。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柳樹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賀知章的這首詠柳,就是一首純粹的詠物詩,它用絕妙的比喻,寫出了春天柳樹生機勃勃,清新可愛的形象,是詠柳詩中的千古名篇。

    清黃叔燦《唐詩箋註》中評:“賦物入妙,語意溫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機全高畫質和4k高畫質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