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妃meiyi
-
2 # 自然風57778401306
叢林法則可以這樣理解,畏強暴者要尊守秩序,法則是叢林利益的競爭,強者是叢林中的老虎,老虎是要吃人的,叢林中處處潛伏著危險,一不小心會葬身虎口。法則是叢林老大制定的利益秩序,尊守叢林法則,就是維護老大的秩序,求得名則保身,不損害既得的利益。
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生產力的進步,但也存在私有制消極的一面,資本主義生產生方式代表了私有制的利益,有利益的爭端就有矛盾的衝突,從如今的美國看世界,要做世界老大總想把自己的意圖強加給別人,發展中國家要維護他們的資本主義經濟秩序,不遵守叢林法則就被例入遭受打擊的黑名單。
“落後就要捱打”這句話,華人都耳濡目染,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今天,我們經歷了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階段,也經歷了列強無情的蹂躪,從小我們的家長和學校就一直教育我們不能落後,因此落後就要捱打!
而時至今日,經過我們幾代人的努力,特別是建國後的吃了好幾代人苦的老一輩建設者,用自己的嘔心瀝血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共和國,我們也終於完全告別了列強隨隨便便入侵我們的屈辱歷史,告別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苦難史。我們終於不用“捱打”!
我們不用擔心“捱打”,且經歷了幾次全球性的工業革命以及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全球絕大多數殖民地國家獲得獨立,世界再也不會出現八國聯軍侵華、列強瓜分非洲之類的血腥侵略史了,聯合國的誕生杜絕了大多數戰爭發生的可能性!
那麼,“落後就要捱打”是不是過時了?如今的世界比之前更文明瞭嗎?
世界的不平等表現為政治地位的不平等,經濟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文化地位的不平等等很多方面。
從幾千年前到現在,因為文明起步的先後差異,世界各地的發展始終是不平等的,從原始社會到階級社會概莫如此,而且這不平等還會在其後的很長時間內發揮很大作用。
因為不平等的存在,所以自然有高有低,有高下之別就自然有強弱之分,所以這個世界從一開始就不平靜。
在這個世界裡,弱者是不敢挑戰強者的,而強者是可以隨便吊打弱者的。這就造成了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因為弱者太弱,容易被強者欺凌,所以弱者要拼命變強。而強者因為可以輕鬆吊打弱者,自然就容易以吊打弱者為樂。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因為認知的侷限,強者和弱者的認知範圍只有一定區域內的彼此,二者或此消彼長,或同歸於盡,或兩強並峙,終歸都是自己範圍內的打打殺殺。
而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人們的認知範圍擴充套件至全球,加之需求的全球化,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成為必然,世界範圍內的列強相爭成為趨勢,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二戰期間誕生的核武器給其後的世界大戰裝上了剎車,從此世界大戰再難以燃起,加上世界大國的制衡,倚強凌弱不及之前普遍和頻繁,特別是獨立的原殖民地國家,再也沒有殖民者作威作福。
但是就如同打擊一個人一樣,我不用拳腳打你,用言語侮辱你,難道就不是打擊了?
所以,作為落後的國家,為了自身的發展,雖然不用經受政治控制,但是仍然被強大的宗主國挾持著。發達國家的剪刀差足以讓不發達國家數十年的辛苦勞動一夜蒸發!
落後,焉能不“捱打”?
根源還在於交戰雙方的實力不對等,強者吊打弱者,可能只是得到心靈上的滿足感,而弱者擊敗強者,則可以取得大量的收益,這是弱者敢於賭上自己的國運,和強者一決高下的最根本動力!
所以,捱打是常態,落後被捱打更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