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生態鄉村

    鴨的食譜比較雜,食物消耗量較大,要讓鴨提高產蛋量和增重,就需要給喂充足的食物!

    第一,鴨完全有能力消化蛋白質等物質,一句戲謔的話就是“鴨可不是吃素的!”南方地區的田螺、魚類它們更喜歡吃!

    第二,骨肉粉含有除營養物質之外的鈣質,這不僅可以提供鴨的鈣質需求,特別是蛋鴨的產蛋需要更多鈣質;而且鴨的嗉囊需要一些耐磨的材料進入來幫助研磨食物,增進消化能力和飼料利用率!

    第三,安全問題。這可能是需要重點注意和防範的,畢竟題中所講是用禽類製作的骨肉粉!一般情況下,北方擁有眾多的養雞場,由於一些非病因素如踩踏等意外原因死亡,用其透過高溫加工成骨肉粉,用來新增飼餵鴨是沒問題,但是,如果是雞瘟禽流感致病死亡,這樣的死禽去加工骨肉粉來飼餵鴨,餵養的鴨數量少還好,大型的養殖就儘量避免!即使高溫可能滅殺病菌,但是仍然會有風險,大型的養鴨就沒必要去冒這麼大的風險了!

    何況如果是禽流感引起的死禽是需要按相關職能部門的操作要求進行填埋、焚燬等無害化處理的!

  • 2 # 芬姐在農村

    鴨子喂粉料應該怎麼喂呢

    用配合粉料或顆粒飼料飼餵。1~2周齡雛鴨飼料配方:玉米50%、麥麩12%、菜籽餅8%、豆類(黃豆、豌豆)10%、蠶蛹6%、魚粉6%、米糠5.5%、生長素0.5%、骨粉2%、多種維生素10克、賴氨酸25克、食母生200克;3~6周齡飼料配方:玉米46%、麥麩15%、菜籽餅10%、豆類8%、蠶蛹3%、魚粉5%、米糠8%、生長素1%、骨粉2%、碳酸鈣2%、多種維生素20克、賴氨酸50克。顆粒料直徑1~2周齡為0.2~0.3釐米,3~6周齡為0.4~0.5釐米為合適料型,過大,鴨吞不下去。搞好衛生防疫。每天沖洗鴨舍,保持清潔無臭味。鴨舍用石灰水或漂白粉等物每月交換消毒一次,鴨群每10天左右用一次磺胺、土黴素類藥物預防(將藥物研末拌在料中飼餵),食、水槽每天應洗刷。降溫保暖。夏季在鴨舍按30~50平方米安一吊扇;冬季首先對育雛室或煙道、紙箱、籮筐、地面及其它用具消毒,雛鴨出殼後一般24小時按強弱分別進入育雛室或裝入紙箱、籮筐,內墊3~5釐米長的幹穀草或鋸末。保溫育雛可用保溫傘、電爐、紅外線熱板、紅外線燈泡、煙道等,溫度應為32℃~30℃,室溫保持在24℃。如果是初養或小規模飼養可用紙箱、籮筐育雛,用高溫瓶裝熱水保溫,上蓋麻袋,勤換墊草,保持清潔。雛鴨3日齡後每天降溫1℃,18~20日齡後把育雛溫度降至環境溫度;飼養密度:一週齡每平方米20~25只,二週齡15~18只,三週齡10~12只。冬季雛鴨飼養密度大,排洩物多,育雛室容易受潮。因此,在保溫的同時要注意通風,使室內空氣新鮮。把好飲水關。雛鴨開食必須先飲水(最好先用1‰的高錳酸鉀溫熱水),後開食。開食的頭3天,每天用浸泡過的碎米或大米飯喂8次,喂七成飽,3天后喂配合粉料或顆粒飼料,每天喂6次,晚上12點鐘加喂一次。合適的密度。鴨群過密影響鴨增重,過稀浪費場地,育雛15~40只/平方米,上竹網時5~8只/平方米。適時銷售。彭山農村有“長得好不如賣得巧”之說,鴨農要掌握市場資訊,一旦價高,哪怕體重輕點也得賣,良種鴨30日齡左右就可出售,以後皮下脂肪存積,就賣不上價。鴨糞利用。鴨吃飼料後,定有料落入地面或槽外,將其掃來餵豬,充分利用,減少浪費。同時利用鴨糞養豬、養魚,每餐在豬飼料中可加入10%~20%的新鮮糞進行配合飼餵。養魚每畝水面每日用糞25~40千克,以飼料—鴨—糞—豬或魚的綜合利用方式養殖,可節約一大筆豬、魚飼料費用,大大提高養鴨經濟效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空救援》和《流浪地球》哪個比較好看、真實呢?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