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兵說
-
2 # 理工男讀歷史
張九齡是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字子壽,又名博物。祖籍范陽方城,生於韶州曲江(現廣東韶關曲江),故被稱為張曲江。
張九齡的曾祖父張君政曾任韶州別駕,相當於韶關副市長;
張九齡的父親張弘愈,因張九齡的原因被追贈廣州刺史;
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先後任唐、徐、宋、襄、廣五州刺史;
另一個弟弟張九章,歷吉、明、曹三州刺史,鴻臚卿;
張九齡的兒子張拯先是伊闕縣令(河南洛陽龍門),安史之亂後被叛軍抓獲並未從賊,平叛後任太子右贊善。
有說張九齡是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未找到出處。
其先范陽人,四代祖因官居此地(張九齡墓誌銘)開元后,天下稱曰曲江公而不名雲(《舊唐書》)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曾祖君政,韶州別駕,因家於始興,今為曲江人。父弘愈,以九齡貴,贈廣州刺史。(《舊唐書》)子拯,伊闕令。祿山之亂陷賊,不受偽命。兩京克復,詔加太子右贊善。弟九皋,自尚書郎歷唐、徐、宋、襄、廣五州刺史。九章,歷吉、明、曹三州刺史,鴻臚卿。(《舊唐書》)子拯,居父喪,有節行,後為伊闕令。會祿山盜河、洛,陷焉。而終不受偽官。賊平,擢太子贊善大夫。九齡弟九皋,亦有名,終嶺南節度使。其曾孫仲方。(《新唐書》)張九齡生平如下: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年)出生;
武周長安二年(702年)進士出仕;
唐中宗神龍三年(707年)任秘書省校書郎;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任左拾遺;
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辭官回鄉,開鑿梅嶺驛道;
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年)入京任左補闕;
唐玄宗開元七年(719年)任禮部員外郎;
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任司勳員外郎;
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任中書舍人;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受張說牽連,改任太常少卿,外放洪州都督;
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桂州都督兼嶺南道按察使;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入京任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副知院士;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年)任工部侍郎;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中書令;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加金紫光祿大夫,累封始興縣伯;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
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因過左遷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回鄉掃墓病逝於曲江(墓誌銘中說是遷葬回鄉),享年六十三歲。追贈荊州大都督,諡號文獻。
在古代,有個約定俗成的習慣,凡是名人,一般都以他的籍貫來命名。張九齡的籍貫是韶州曲江人,也就是今天的廣東韶關市,所以,他也被稱為張曲江。
張九齡是個典型的官二代。那時,古代和今天也差不多,如果你不是官二代,估計你一出生就輸在了起跑線上!人家的先祖,那可是西漢開國功臣留侯張良和西晉的武郡公張華!在講究門庭和出身的社會,這個紅彤彤的金字招牌好用的很!不過,等到張九齡做官以前,他們家最大的官就是他曾祖父張君政,曾做過韶關長史,這個官就相當於今天一個地級市的副市長。從他曾祖父以後,張九齡的爺爺和他爹也都在官場裡面混,但是官兒都不大,只做過類似於今天的縣長或有職無權的參謀。直到張九齡這一代時,他才藉助家族給廣州刺史王方慶的一封信開始接觸政治,以後更是憑藉才學和關係網而步步高昇,最終成為一代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