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重口味
-
2 # 鍾銘聊科學
萬物是能量的
其實關於“熱”在歷史上曾經引發了很多科學家的爭論,隨著熱力學的建立。我們對於熱的瞭解越來越多。至今,人類對於“熱”的認識其實大致是這樣的,熱並非物質,而是能量。
科學家發現,凡是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也就是高於零下273.15℃的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熱,人也是如此,那這個熱其實就是以“電磁波”的方式再向外輻射能量。
人就是如此,我們其實時時刻刻在向外放熱,只是因為電磁波不在可見光的頻段。所以,我們才看不到我們自己在放熱。
所以,熱本質上是一種能量。
而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我們會知道這些能量從哪來。我們都知道構成萬物的是原子,原子核外有電子,當電子從高能級向低能級時,就會放出一部分能量。這部分能量就會以“電磁波”的形式傳播出去,而我們感受到的其實就是熱。
而我們還要知道的是,有個非常著名的質能方程:
這告訴我們,能量和質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也就是說,其實萬物也可以理解成是能量的。
-
3 # 淡漠乾坤
熱不是物質,而是粒子的無規運動。因此,熱也可以被稱為熱能。說到熱,一定會聯想到溫度。溫度既是對熱的度量,也是對粒子平均運動速度的度量。
溫度高時,粒子的運動過於劇烈,使物質的結構遭到了破壞。比如,燒傷會對人體的面板造成損害。
反之,當溫度過低時,物質的組織,由於缺乏適當的運動,而無法維持,從而失去了組織的功能。
熱的本質是粒子的運動,單個粒子的運動被稱之為動能,多個粒子的無規運動就被稱為熱能。因此,無論是何種粒子,只要是相對獨立的粒子,都是具有熱的性質。
不過,在相同溫度下,單位體積內不同粒子的熱運動所含有的熱能是不同的。比如,同樣是在攝氏二十度的情況下,單位體積內水含有的熱能會大於空氣中的熱能。
1965年,美國物理學家發現,在宇宙中,存在著微波背景輻射溫度,該溫度為絕對溫度2.7k。這一發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說明在我們的宇宙中,充滿著運動的粒子。
又由於普朗克常數h的普遍存在,說明由該常數定義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量子,構成了宇宙的物理背景,即構成了量子空間。於是,離散的基態量子運動,決定了宇宙空間的溫度。
總之,熱的本質是粒子的無規運動,粒子的運動速度越大,則該粒子所具有的溫度也就越大。
-
4 # 太極熊家庭實驗室
談到熱,需要分清幾個名詞:熱能、熱量、溫度和內能。熱能是一種能源,是一種狀態量。比如人體的熱能是由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這三大類營養物質轉化而來。熱量是一種狀態量,只有在熱傳遞過程中才能體現。比如燒水的過程中,透過熱水壺實現熱傳遞。溫度是熱傳遞過程中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由溫差引起熱傳遞。熱能和熱量的國際單位是焦耳。營養學中,熱量常用單位也用卡路里(卡)或千卡。溫度國際單位為開爾文。
熱能的本質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動能(分子平動能和轉動能)之和。而物體的內能除了包含熱能(分子動能),還包括勢能,原子核內部的能量、內部空間的電磁輻射能等。因而,熱能是物體內能的一部分。所有原子都會運動,因而物體一定有熱能。試想一下,如果能到達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熱能為零,所有原子將停止運動,世界不復存在……
-
5 # 冬暖學長
熱是人類對物體溫度的感知
熱能是指組成物體的分子所具有的動能,這也是分子熱運動的由來
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就是分子內能
分子內能的轉移中轉移的能量就是熱量(過程量)
-
6 # 化學興趣者
熱是一種能量,化學上習慣用溫度來描述微粒的熱運動,故熱量在物體上的表現就是溫度,實質上就是組成宏觀物質的微粒的總動能,也就是宏觀物質的內能。(而宏觀物質的動能是機械能。但我們相對於地球而言,我們的動能就是地球的內能。)
除此之外,熱還可以以光的形式輻射傳播。此時,其主要以紅外線的方式向四周輻射傳播。(單純化學燃燒或者其他方式放熱,只能產生紅外線、可見光和極少量的紫外線。如X光等高能射線必須在裂變和聚變中才能產生)
-
7 # 周江華2018
對“熱質理論”的再認識
在人類物理學的漫長曆史中,關於熱性質的爭論始於對熱質理論的古老理解。後來有了“動態製造的熱學理論”(即分子運動的熱學理論)的觀點。目前,“動態製造熱學理論”的觀點盛行,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實驗:①1798年,本傑明·湯普森提出了“鑽孔溫升實驗”。② 1799年,漢弗萊·戴維提出了“冰與冰摩擦形成的水溫升的融冰實驗”。這兩個實驗不足以否認“熱能”是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這兩次增溫實驗的原因如下:
本文認為,“物質”由“熱能”和“實體”組成,“熱能”與“實體”具有結合的特徵,所有物質都含有“熱能”。本文認為,所有摩擦生熱現象都是由於摩擦破壞了物質的原子結構,從而從被破壞的原子結構中釋放出“熱能”。
“鑽孔”和“冰與冰之間的摩擦”正在破壞物質的原子結構。因此,“熱能”從材料的原子結構中釋放出來,從物質原子釋放出來的“熱能”透過原子中的“實體”不斷地從物質的外層空間吸收和補充,這樣“熱能”透過不斷的摩擦不斷釋放出來,然後“實體”不斷吸收和補充“熱能”,形成摩擦體不斷髮熱的現象,這就是摩擦熱產生的原因。
本文認為,這兩個實驗還不足以否認熱能是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因為在人類認識到宇宙溫度3K存在於浩瀚空間的今天,“運動創造熱能”的概念似乎難以令人信服。問運動生熱理論,是什麼總是在空間中運動來維持3K的宇宙溫度現象,有人會說它是宇宙射線引起的,但它不知道宇宙射線本身就是物質世界中傳遞客觀熱能的現象。
另一個例子:對於一杯被火加熱的水,我認為是注入水中的“熱能”引起水分子的運動。引起運動的是“熱能”,而不是水運動產生的“熱能”。物質世界中“熱能”的客觀、真實存在,不是水的運動所創造的。
回覆列表
當你的ta在向你表達愛的時候,你會明顯的感受到這種感覺,一種愛意也從你心間升騰而起。
愛很明顯能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遞,但我問你,愛是一種什麼物質?你可能答不上來了。
我衝你怒吼,聲音震顫著你的耳膜,讓你恨不得捶我兩拳。那麼問題來了,聲音又是一種什麼物質?
你看到天空是藍色的,大叔是綠色的,那麼,顏色又是一種什麼物質呢?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組成的世界之中,但跟聲音一樣,熱並非物質,而只是一種能量的表達。
熱成像讓放屁者無處遁形。熱,是一種透過電磁波傳播的輻射形式,物質從環境中獲得熱量的過程,其實是物質中中的電子吸收能量,從高能軌道跌落至低能軌道,然後因為這一躍遷,電子會損失的能量,便會透過光子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出去,我們說的“熱”就是這樣透過一個個光子的釋放而產生的。
世間萬物,組成它們的電子無時無刻不再重複著這樣一種能量得與失的遊戲,除非絕對零度降臨,將它徹底地封印。
能量是萬物的主宰,也可以說,萬物皆是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