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說的是“陰陽偏盛”的問題。
陰或陽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病理變化。“陽盛則熱,陰盛則寒”是陽偏盛和陰偏盛病機的特點。前者其病屬熱屬實,後者其病屬寒屬實。陽長則陰消,陰長則陽消,所以,“陽盛則陰病,陰盛則陽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是陽偏盛或陰偏盛等病理變化的必然發展趨勢。
(1)陽盛則熱:陽盛是指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陽氣偏亢,臟腑經絡機能亢進,邪熱過盛的病理變化。陽盛則熱是由於感受溫熱陽邪,或感受陰邪而從陽化熱,或七情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或因氣滯、血瘀、痰濁、食積等鬱而化熱化火所致。陽盛則熱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陽盛而陰未虛的實熱證。陽以熱、動、燥為其特點,故陽氣偏盛產生熱性病變,以及燥、動之象,出現發熱、煩躁、舌紅苔黃、脈數等。故曰:“陽盛則熱”;由於陽的一方偏盛會導致陰的一方相對偏衰,所以除上述臨床表現外,同時還會出現口渴、小便短少、大便乾燥等陽盛傷陰,陰液不足的症狀,故稱“陽盛則陰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於陽盛。但需要指出,“陽盛則陰病”,陽盛則陰虛。在病機上,必須分清陰是相對不足還是絕對虧虛。·邪客於陽而致陽盛,陽盛必損陰,但陰雖虧而尚未達到陰虛的程度,陰僅相對不足,其病機為陽盛而陰未虛。若陰由相對的不足轉而成為絕對的虛損,陽盛與陰虛並存或只有陰虛而無陽盛,則病機便從實熱轉化為實熱兼陰虧或陰虛內熱。
(2)陰盛則寒:陰盛,是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陰氣偏盛,機能障礙或減退,陰寒過盛以及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的病理變化。陰盛則寒多由感受寒溼陰邪,或過食生冷,寒溼中阻,陽不制陰而致陰寒內盛之故。一般地說,陰盛則寒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盛而陽未虛的實寒證。陰以寒、靜、溼為其特點,故陰偏盛產生的寒性病變以及溼、靜之象,表現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脈遲等。所以說:“陰盛則寒”。由於陰的一方偏盛,常常耗傷陽氣,會導致陽的一方偏衰,從而出現惡寒、腹痛、溲清便溏等。這種陽氣偏衰的表現是由於陰盛所引起的,所以又稱“陰盛則陽病”。“陰盛則陽病”,陰盛則陽虛。從病機變化來說,陰盛則陽病雖然也可區分為陽的相對不足和絕對的虛損,但是,由於陽主動而易耗散,而且陰寒內盛多因素體陽虛,陽不制陰所致。所以,實際上在陰偏盛時,多同時伴有程度不同的陽氣不足,難以明確區分為相對不足和絕對損傷。 ..
這句話說的是“陰陽偏盛”的問題。
陰或陽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病理變化。“陽盛則熱,陰盛則寒”是陽偏盛和陰偏盛病機的特點。前者其病屬熱屬實,後者其病屬寒屬實。陽長則陰消,陰長則陽消,所以,“陽盛則陰病,陰盛則陽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是陽偏盛或陰偏盛等病理變化的必然發展趨勢。
(1)陽盛則熱:陽盛是指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陽氣偏亢,臟腑經絡機能亢進,邪熱過盛的病理變化。陽盛則熱是由於感受溫熱陽邪,或感受陰邪而從陽化熱,或七情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或因氣滯、血瘀、痰濁、食積等鬱而化熱化火所致。陽盛則熱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陽盛而陰未虛的實熱證。陽以熱、動、燥為其特點,故陽氣偏盛產生熱性病變,以及燥、動之象,出現發熱、煩躁、舌紅苔黃、脈數等。故曰:“陽盛則熱”;由於陽的一方偏盛會導致陰的一方相對偏衰,所以除上述臨床表現外,同時還會出現口渴、小便短少、大便乾燥等陽盛傷陰,陰液不足的症狀,故稱“陽盛則陰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於陽盛。但需要指出,“陽盛則陰病”,陽盛則陰虛。在病機上,必須分清陰是相對不足還是絕對虧虛。·邪客於陽而致陽盛,陽盛必損陰,但陰雖虧而尚未達到陰虛的程度,陰僅相對不足,其病機為陽盛而陰未虛。若陰由相對的不足轉而成為絕對的虛損,陽盛與陰虛並存或只有陰虛而無陽盛,則病機便從實熱轉化為實熱兼陰虧或陰虛內熱。
(2)陰盛則寒:陰盛,是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陰氣偏盛,機能障礙或減退,陰寒過盛以及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的病理變化。陰盛則寒多由感受寒溼陰邪,或過食生冷,寒溼中阻,陽不制陰而致陰寒內盛之故。一般地說,陰盛則寒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盛而陽未虛的實寒證。陰以寒、靜、溼為其特點,故陰偏盛產生的寒性病變以及溼、靜之象,表現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脈遲等。所以說:“陰盛則寒”。由於陰的一方偏盛,常常耗傷陽氣,會導致陽的一方偏衰,從而出現惡寒、腹痛、溲清便溏等。這種陽氣偏衰的表現是由於陰盛所引起的,所以又稱“陰盛則陽病”。“陰盛則陽病”,陰盛則陽虛。從病機變化來說,陰盛則陽病雖然也可區分為陽的相對不足和絕對的虛損,但是,由於陽主動而易耗散,而且陰寒內盛多因素體陽虛,陽不制陰所致。所以,實際上在陰偏盛時,多同時伴有程度不同的陽氣不足,難以明確區分為相對不足和絕對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