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燻蒸”自古有之,問題出在過度“打磺” “在一個封閉的地方,用架子把中藥材和硫磺隔開,將硫磺點燃之後,放在架子上的中藥材需要密封處理,這樣熏製一晚中藥材既可以防蟲又可以美白”。日前,全國有名的黃芪和白條黨參的產地甘肅省隴西縣的一些農戶違規使用硫磺燻蒸中藥材的事件被媒體曝光,暗訪發現,燻棚外、院子裡、街道上,刺鼻的硫磺氣味無處不在。 硫磺燻蒸作為一種流傳上千年的中藥傳統加工方法,由於可能產生二氧化硫殘留,對人體產生危害,已經被國家藥監局明令禁止使用。但是,記者瞭解到,硫磺燻蒸在中藥加工業內已經是一個“潛規則”,大部分中藥材在種植戶進行粗加工的時候就已經使用,而一些藥商在後期的儲存過程中還要採取硫磺燻蒸的方法,這樣就造成了中藥材二氧化硫含量過高。 “硫磺燻蒸的方法自古有之,是一種簡便、有效的處理中藥材的方式。”中國食品藥品鑑定研究所中藥標本館館長張繼告訴《北京科技報》。 張繼介紹說,中草藥用硫磺來熏製一直以來都是國內中草藥生產的工序之一,雖然現在一些不法商販用硫磺燻蒸還能給中藥材做到“美白”,但是也不能因此否定它具有的殺菌和殺蟎作用,因為中藥材大多數是天然植物或礦物,容易長蟲、發黴,儲存時間一長,藥效也會產生變化。而用硫磺熏製中藥材,有利於中藥材的儲存以及保持藥效的穩定。 另外,張繼強調,硫磺燻蒸的一個最重要的作用是乾燥。一些中藥材溼度大,不易儲存和使用,用硫磺燻蒸的方法可以很快去除中藥材中的水分。比如山藥,剛收穫的時候,水分非常大,不經過乾燥無法加工和入藥。而硫磺燻蒸的方式能夠很快起到乾燥作用。 “雖然硫磺燻蒸的方法一直在使用,但是以前對於硫磺燻蒸的使用範圍和硫磺使用數量上都有規定。”張繼說,近年來,有些不良商販一味追求藥材的賣相及延長儲存時間,使用大量硫磺來熏製中藥材。用硫磺過度熏製過的藥材,色澤鮮豔好看,由於熏製中需要用到水,還能使藥材增重。 比如,用硫磺打溼燻蒸黨參後,可以讓藥材中的含水量可高達20%~30%而不發黴。當歸打溼後燻,最高時能使水分增加近70%,大大增加了藥材的重量。“這種過度使用的做法不僅違背原來的熏製理念,甚至給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 據悉,硫磺在燻蒸過程中會與氧結合,產生二氧化硫,醫學研究已經證實,二氧化硫是對人體有損的物質,長期接觸輕者會出現眼紅、眼痛、流淚、失眠、頭暈、嘔吐、噁心、乏力等症狀,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反射性聲門痙攣,說話能力下降、吞嚥困難、憋氣等症狀,對人體的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有嚴重的損害作用,對肝腎功能也有直接的影響。如空氣溼度較大,二氧化硫與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反應,會產生亞硫酸使藥材變色、變酸,飲片變色、變味。 有專家曾經做過實驗,微量燻蒸的當歸亞硫酸含量一般為20個ppm(百萬分比濃度),對人體影響不大,但此前,檢測過量燻蒸的藥材時,甚至測出了3000~4000ppm的含量,令人震驚。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認為,硫磺燻蒸在中藥行業裡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俗稱“打磺”。 在隴西縣當地的路邊兩旁藥農院子中,幾根竹竿、一片塑膠薄膜搭起的燻硫棚隨處可見。上百斤的當歸紮成幾捆直接擱在棚子裡,經過高溫蒸發的硫磺,混合著水蒸氣,氤氳四溢,吞噬著帳篷的每一個角落。這種名為“燻硫”的加工工藝在當地非常流行。在當歸出售之前,每過幾天就要燻上一遍。 每年10月,當歸收穫後,當地農民就會將中草藥清理晾乾,再經過初步燻硫、軋扁、切片後,被運往安徽亳州等地的藥材市場散至各地,最終流入各地的藥店和醫院
“硫磺燻蒸”自古有之,問題出在過度“打磺” “在一個封閉的地方,用架子把中藥材和硫磺隔開,將硫磺點燃之後,放在架子上的中藥材需要密封處理,這樣熏製一晚中藥材既可以防蟲又可以美白”。日前,全國有名的黃芪和白條黨參的產地甘肅省隴西縣的一些農戶違規使用硫磺燻蒸中藥材的事件被媒體曝光,暗訪發現,燻棚外、院子裡、街道上,刺鼻的硫磺氣味無處不在。 硫磺燻蒸作為一種流傳上千年的中藥傳統加工方法,由於可能產生二氧化硫殘留,對人體產生危害,已經被國家藥監局明令禁止使用。但是,記者瞭解到,硫磺燻蒸在中藥加工業內已經是一個“潛規則”,大部分中藥材在種植戶進行粗加工的時候就已經使用,而一些藥商在後期的儲存過程中還要採取硫磺燻蒸的方法,這樣就造成了中藥材二氧化硫含量過高。 “硫磺燻蒸的方法自古有之,是一種簡便、有效的處理中藥材的方式。”中國食品藥品鑑定研究所中藥標本館館長張繼告訴《北京科技報》。 張繼介紹說,中草藥用硫磺來熏製一直以來都是國內中草藥生產的工序之一,雖然現在一些不法商販用硫磺燻蒸還能給中藥材做到“美白”,但是也不能因此否定它具有的殺菌和殺蟎作用,因為中藥材大多數是天然植物或礦物,容易長蟲、發黴,儲存時間一長,藥效也會產生變化。而用硫磺熏製中藥材,有利於中藥材的儲存以及保持藥效的穩定。 另外,張繼強調,硫磺燻蒸的一個最重要的作用是乾燥。一些中藥材溼度大,不易儲存和使用,用硫磺燻蒸的方法可以很快去除中藥材中的水分。比如山藥,剛收穫的時候,水分非常大,不經過乾燥無法加工和入藥。而硫磺燻蒸的方式能夠很快起到乾燥作用。 “雖然硫磺燻蒸的方法一直在使用,但是以前對於硫磺燻蒸的使用範圍和硫磺使用數量上都有規定。”張繼說,近年來,有些不良商販一味追求藥材的賣相及延長儲存時間,使用大量硫磺來熏製中藥材。用硫磺過度熏製過的藥材,色澤鮮豔好看,由於熏製中需要用到水,還能使藥材增重。 比如,用硫磺打溼燻蒸黨參後,可以讓藥材中的含水量可高達20%~30%而不發黴。當歸打溼後燻,最高時能使水分增加近70%,大大增加了藥材的重量。“這種過度使用的做法不僅違背原來的熏製理念,甚至給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 據悉,硫磺在燻蒸過程中會與氧結合,產生二氧化硫,醫學研究已經證實,二氧化硫是對人體有損的物質,長期接觸輕者會出現眼紅、眼痛、流淚、失眠、頭暈、嘔吐、噁心、乏力等症狀,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反射性聲門痙攣,說話能力下降、吞嚥困難、憋氣等症狀,對人體的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有嚴重的損害作用,對肝腎功能也有直接的影響。如空氣溼度較大,二氧化硫與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反應,會產生亞硫酸使藥材變色、變酸,飲片變色、變味。 有專家曾經做過實驗,微量燻蒸的當歸亞硫酸含量一般為20個ppm(百萬分比濃度),對人體影響不大,但此前,檢測過量燻蒸的藥材時,甚至測出了3000~4000ppm的含量,令人震驚。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認為,硫磺燻蒸在中藥行業裡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俗稱“打磺”。 在隴西縣當地的路邊兩旁藥農院子中,幾根竹竿、一片塑膠薄膜搭起的燻硫棚隨處可見。上百斤的當歸紮成幾捆直接擱在棚子裡,經過高溫蒸發的硫磺,混合著水蒸氣,氤氳四溢,吞噬著帳篷的每一個角落。這種名為“燻硫”的加工工藝在當地非常流行。在當歸出售之前,每過幾天就要燻上一遍。 每年10月,當歸收穫後,當地農民就會將中草藥清理晾乾,再經過初步燻硫、軋扁、切片後,被運往安徽亳州等地的藥材市場散至各地,最終流入各地的藥店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