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的圖片不是藝,葉片上的白色或黃色條紋和斑塊,稱之為葉藝,花藝只能欣賞半月,葉藝能欣賞全年。在葉藝中白色或黃色條紋和斑塊的部位不同,可分成:
1、爪:葉尖端邊緣有白色或黃色的線稱“爪”。爪有深爪、淺爪之分。
2、覆輪:整片葉子邊緣都鑲有白色或黃色邊線稱為覆輪。
3、縞:葉片中部有白色或黃色條紋的稱為“縞”。如葉片中部有白或黃線條,則稱之為“中縞”。
4、斑:葉片中有不規則的塊狀,稱為“斑”。
5、金邊或銀邊:即白色或黃色鑲邊,由葉尖開始直到基部,兩旁的邊緣都有黃、白色的線藝。
6、片縞:葉片的半面形成黃、白色的線條。
7、白中透:葉的中央部分有大面積的白或黃色的變異,背面也如此。
8、雲井:葉面有深淺不一的綠色或灰綠色參差不齊的線條,或較寬但不明顯的黃或白色條紋。
9、雉尾紋:葉面有“V”字形不規則的斑塊,黃色或白色。
10、紺爪(中斑縞):葉尖有綠色大鳥嘴;葉面靠中央部位則有不規則的黃白線。
11、錦砂(散砂點):葉面上有分佈不均勻、大小不規則的黃色或白色斑點。
12、大虎斑:葉面有大小不一的黃或白色斑塊。
13、中透縞:葉片的正背兩面中央部分都有不規則的黃或白色線條。
14、紺帽子(中斑):葉尖有綠色的大鳥嘴,葉正背兩面皆有黃或白色不規則的線條。
15、縞:在葉片中央有黃色或白色的明顯線條。
16、小掃尾:葉片前端生有許多黃或白色的細短線條。
17、大掃尾:與小掃尾比較,葉片頂端有較深的黃或白色的線條。
18、流虎斑:葉面上有斷斷續續不規則的長形線條與斑塊。日本稱為“流虎斑”。
19、蛇皮虎斑:葉面上有許多辦細點聚集形成黃、白色的大圓斑,好象蛇皮一樣。
二、在藝蘭中“藝”的變化時期和部位不同,可分成下列4類:
先明性——新芽生出,葉片上就有斑紋而且不會隨蘭株的生長而消失。
後明性——蘭花新芽生長的初期,葉片上沒有斑紋出現,在葉片生長的過程中斑紋逐漸生長出來,到葉片長成後則上面的斑紋表現得最充分。
內藝、外藝——以葉片的中間為界,靠近葉片頂部的為“外藝”;靠近下部的為“內藝”。
發的圖片不是藝,葉片上的白色或黃色條紋和斑塊,稱之為葉藝,花藝只能欣賞半月,葉藝能欣賞全年。在葉藝中白色或黃色條紋和斑塊的部位不同,可分成:
1、爪:葉尖端邊緣有白色或黃色的線稱“爪”。爪有深爪、淺爪之分。
2、覆輪:整片葉子邊緣都鑲有白色或黃色邊線稱為覆輪。
3、縞:葉片中部有白色或黃色條紋的稱為“縞”。如葉片中部有白或黃線條,則稱之為“中縞”。
4、斑:葉片中有不規則的塊狀,稱為“斑”。
5、金邊或銀邊:即白色或黃色鑲邊,由葉尖開始直到基部,兩旁的邊緣都有黃、白色的線藝。
6、片縞:葉片的半面形成黃、白色的線條。
7、白中透:葉的中央部分有大面積的白或黃色的變異,背面也如此。
8、雲井:葉面有深淺不一的綠色或灰綠色參差不齊的線條,或較寬但不明顯的黃或白色條紋。
9、雉尾紋:葉面有“V”字形不規則的斑塊,黃色或白色。
10、紺爪(中斑縞):葉尖有綠色大鳥嘴;葉面靠中央部位則有不規則的黃白線。
11、錦砂(散砂點):葉面上有分佈不均勻、大小不規則的黃色或白色斑點。
12、大虎斑:葉面有大小不一的黃或白色斑塊。
13、中透縞:葉片的正背兩面中央部分都有不規則的黃或白色線條。
14、紺帽子(中斑):葉尖有綠色的大鳥嘴,葉正背兩面皆有黃或白色不規則的線條。
15、縞:在葉片中央有黃色或白色的明顯線條。
16、小掃尾:葉片前端生有許多黃或白色的細短線條。
17、大掃尾:與小掃尾比較,葉片頂端有較深的黃或白色的線條。
18、流虎斑:葉面上有斷斷續續不規則的長形線條與斑塊。日本稱為“流虎斑”。
19、蛇皮虎斑:葉面上有許多辦細點聚集形成黃、白色的大圓斑,好象蛇皮一樣。
二、在藝蘭中“藝”的變化時期和部位不同,可分成下列4類:
先明性——新芽生出,葉片上就有斑紋而且不會隨蘭株的生長而消失。
後明性——蘭花新芽生長的初期,葉片上沒有斑紋出現,在葉片生長的過程中斑紋逐漸生長出來,到葉片長成後則上面的斑紋表現得最充分。
內藝、外藝——以葉片的中間為界,靠近葉片頂部的為“外藝”;靠近下部的為“內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