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jglp
-
2 # 靈山禪師
歷史問題應該多角度分析。大清入關,順治登基,時局、政局不穩,消滅各種不穩定因素應該是第一要務。
截止1720年,康熙兩次對西藏用兵,把西藏,青海納入版圖,大清疆基本定調了。康熙朝在完成統一方面是有貢獻的。在抵禦外敵侵略上,打敗了俄羅斯,穩固邊疆,簽訂《尼布楚條約》。基本從康熙同期開始,歐洲各國擴張的戰爭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康熙窮其一生,完成了國家統一,基本穩定了邊境。雍正,在位13年,勵精圖治,使大清政治清明,國富民強。縱觀同期歐洲,歷史變革也正在初級階段,雍正時期的大清,與歐洲各國相比,也應該算經濟強國。
但是,從乾隆上臺,制定的基本國策就錯誤了——閉關鎖國!這一鎖,就是64年!這64年間,看看歐洲發生了哪些事?法國基本完成資本主義社會形態轉型,提出司法,立法與政權分離理論,經歷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英國,改良蒸汽機大量投入工業生產,經歷第一次工業革命,其劃時代的意義,是區分西方與東方,先進與落後。
代表北美主流經濟和進步思想的13個殖民地,在對抗英國殖民主義擴張的力量的幫助下獨立了,這就是美利堅合眾國。大概是乾隆46年吧。……
乾隆閉關鎖國,使國家發展嚴重滯後。最終,也沒能鎖住歐洲國家資本掠奪的步伐。乾隆退位時隔僅40年,鴉片戰爭爆發……
隨後,一系列的侵略戰爭對經濟造成的損害,對發展造成的制約,筆者也不知道“誤我”多少年?至於說大清所處的時代是幸還是不幸?其實,每個時代都是處在發展與變革中,順應潮流,舉措得當,就不會被淘汰。
-
3 # 赤虎煞
朝代替換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是一個推動民族融合疆土整合的歷程,一般來說是用民眾的力量清除腐朽無能的統治階級用更適合社會進步的體制和合理吏治讓國家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明朝由於統治階級的腐朽體制僵化和小冰川時期的災害氣候讓民眾失去了基本生存物質基礎,以滿清蒙古為代表的分裂勢力侵襲掠奪下大量政府資金被消耗在邊防而不是投入民生建設。而東林黨為代表的大地主利益集團為各自金主大肆爭權奪利大搞黨爭,清洗對手勢力,置國家利益於小集體利益之下,而明朝文制武的政策下武臣淪為文官集團的籌碼而非能者上的體制,戰力渣自然無法與邊塞荒寒牧馬族群可比,而原始火器與弓馬為主的冷兵器相比較殺傷力弱效率低也是明軍不敵滿清的原因。而大量精銳佈防關東,對內地民眾反壓迫反剝削要生存的人民抗爭運動無有效的鎮壓,使國家威信降至君命不出朝堂,經年戰火和天災使大明國力衰竭致維持基本運轉都不可能時滅亡不可避免,明滅於主導人民求生運動的大順。而脆弱的大順卻在窺視已久羽翼已豐的滿清的屠刀下滅亡。終觀明朝雖是腐朽,但對外卻是不和親不裂土君王守國門,最後以崇禎自縊於煤山結束明朝。而滿清統治中國卻並沒有促進中國體制變革民族的融合,滿漢不通婚,民分五等漢民最為低賤,閉關鎖國,體制更比明朝封閉文字獄更甚於中國歷史朝代,連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都可以使海量人頭落地,使國民不敢言不敢思,使民智閉塞,留頭不留髮的剃髮易服政策更使國民團體中漢民族失去了文化存在淪為政治奴隸失去了進取的積極性。在軍事技術上由於對馬騎弓射的非理性的自信對現代火器選擇了無視,將軍事技術限制在冷兵器時代脫離了時代的佇列。可謂滿清讓自己站在被淘汰的邊緣,何來處在最那啥的時代!
-
4 # 手機使用者74622625079
那個時代正是科技,工業大發展的時代,清朝閉關自守,排斥了近代文明發展成果,所以落後捱打。不幸也是自己造成的。
回覆列表
不能一概而論,咱們的陸圖還是康熙帝貢獻的。由於清朝的淺視,明朝海勢沒有加強,置海權沒有加以控制。再以閉關政策,不調解民族矛盾,導致經濟落後,捱打不能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