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亭殿閣

    司馬懿沒有殺夏侯玄,是司馬師。

    夏侯玄曾經是司馬師的摯友,為何最終被司馬師親自下令誅殺並滅其三族呢?這一切都起源於高平陵之變,而高平陵之變以後,夏侯霸與夏侯玄不同的選擇,給他們的命運帶來了不同的結果。

    夏侯霸與夏侯玄的爭論

    司馬懿乘曹爽帶天子離開洛陽去高平陵掃墳之際,發動高平陵之變,曹爽放棄抵抗以後,依然被司馬懿誅殺。司馬懿全面掌握魏國軍政大權,一時間“諸曹諸夏”人心惶惶。此時,掌握魏國西線軍政大權的徵西將軍、雍涼都督夏侯玄被司馬懿視為心腹大患,夏侯玄兵權在握,司馬懿不敢直接對夏侯玄下手,為了剝奪夏侯玄的兵權,司馬懿下令將夏侯玄調回中央。

    此時司馬懿已經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果夏侯玄不來中央,就代表夏侯玄圖謀造反,司馬懿就可以讓皇帝下詔剝奪夏侯玄兵權並且出兵討伐夏侯玄。如果夏侯玄來了中央,更是羊入虎口,司馬懿可以把它軟禁起來甚至誅殺,司馬懿其實也沒指望夏侯玄能夠真的前往中央,這樣做可以說是為了逼反唯一有較大兵權的夏侯玄,好師出有名的剿滅“諸曹諸夏”,為自己兒子日後篡位鋪平道路。

    當夏侯玄接到司馬懿的調任令之時,準備奉旨前往洛陽,其叔叔夏侯霸勸諫夏侯玄說:“如今司馬氏專權,視你為心腹大患,你現在去洛陽簡直是自投羅網,你現在掌握雍涼二州軍權,不如與蜀漢大將軍姜維聯絡,獻出雍涼二州,聯合蜀漢軍隊,一定能夠和司馬懿抗衡!”夏侯玄卻認為司馬懿雖然狼子野心,但是讓他調任洛陽名義上還是中央的命令,聯絡敵將,獻城降蜀是背叛國家的行為,他對夏侯霸說:“我怎麼能夠為了苟且偷生,去投靠敵國呢?”夏侯霸又建議夏侯玄即使不獻出雍涼聯絡姜維,也同他一起投奔蜀漢,夏侯玄依舊拒絕了夏侯霸的建議。

    南逃蜀漢受重用的夏侯霸

    夏侯玄離開以後,雍州刺史郭淮接任了雍涼都督的職務,郭淮是司馬懿的親信,夏侯玄驚懼,認為在留下來凶多吉少決定獨自投奔蜀漢,為了躲避郭淮的追蹤,夏侯霸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陰平小道,可是卻迷路在荒山野嶺,腳都走瘸了,馬都被殺了充飢,飢寒交迫的夏侯霸差點直接餓死。幸好後主劉禪得知了夏侯霸投靠蜀漢的訊息,派人去迎接找到了夏侯霸,把夏侯霸接到了成都,劉禪召見夏侯霸,安慰他說:“你的父親是自己陣亡的,不是我的先輩殺死的。”又指著自己的兒子說:“這是夏侯氏的子侄”(夏侯霸的堂妹夏侯涓是張飛妻子,而張飛的女兒是後主的皇后,所以劉禪的兒子和夏侯霸有這一層親戚關係)於是夏侯霸被任命為車騎將軍,不久以後跟隨大將軍姜維北伐,因為熟悉雍涼地理,輔佐姜維打出了洮西大捷,為蜀漢立了大功。

    東歸洛陽身死的夏侯玄

    選擇奉詔進入洛陽的夏侯玄就沒那麼幸運了,他一到洛陽立刻被司馬懿軟禁起來,又任命親信郭淮為雍涼都督取代了夏侯玄的位置剝奪了夏侯玄的兵權,夏侯玄以為自己名聲在外,又和司馬師是好朋友,雖然被奪取權力但是應該沒有性命之憂,誰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曹爽被誅滅以後司馬氏就沒打算給“諸曹諸夏”留活口。不久以後,中書令李豐與外戚張緝密謀誅殺專權的司馬師,以夏侯玄代替司馬師主持魏國大局,事情洩漏,李豐與張緝全都被誅殺,夏侯玄也因與此事牽連被司馬師以謀反罪下獄。雖然這件事和夏侯玄關係不大,但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野心勃勃的司馬氏不能容忍任何一個可能的威脅存在,在利益面前,朋友算什麼?於是夏侯玄最終被司馬師殺害,夷滅三族。

    試想,夏侯玄如果接受夏侯霸的建議,獻城雍涼聯合姜維,又何至於身死族滅,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呢?

    參考文獻:

    《三國志》

  • 2 # 亭殿閣

    司馬懿沒有殺夏侯玄,是司馬師。

    夏侯玄曾經是司馬師的摯友,為何最終被司馬師親自下令誅殺並滅其三族呢?這一切都起源於高平陵之變,而高平陵之變以後,夏侯霸與夏侯玄不同的選擇,給他們的命運帶來了不同的結果。

    夏侯霸與夏侯玄的爭論

    司馬懿乘曹爽帶天子離開洛陽去高平陵掃墳之際,發動高平陵之變,曹爽放棄抵抗以後,依然被司馬懿誅殺。司馬懿全面掌握魏國軍政大權,一時間“諸曹諸夏”人心惶惶。此時,掌握魏國西線軍政大權的徵西將軍、雍涼都督夏侯玄被司馬懿視為心腹大患,夏侯玄兵權在握,司馬懿不敢直接對夏侯玄下手,為了剝奪夏侯玄的兵權,司馬懿下令將夏侯玄調回中央。

    此時司馬懿已經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果夏侯玄不來中央,就代表夏侯玄圖謀造反,司馬懿就可以讓皇帝下詔剝奪夏侯玄兵權並且出兵討伐夏侯玄。如果夏侯玄來了中央,更是羊入虎口,司馬懿可以把它軟禁起來甚至誅殺,司馬懿其實也沒指望夏侯玄能夠真的前往中央,這樣做可以說是為了逼反唯一有較大兵權的夏侯玄,好師出有名的剿滅“諸曹諸夏”,為自己兒子日後篡位鋪平道路。

    當夏侯玄接到司馬懿的調任令之時,準備奉旨前往洛陽,其叔叔夏侯霸勸諫夏侯玄說:“如今司馬氏專權,視你為心腹大患,你現在去洛陽簡直是自投羅網,你現在掌握雍涼二州軍權,不如與蜀漢大將軍姜維聯絡,獻出雍涼二州,聯合蜀漢軍隊,一定能夠和司馬懿抗衡!”夏侯玄卻認為司馬懿雖然狼子野心,但是讓他調任洛陽名義上還是中央的命令,聯絡敵將,獻城降蜀是背叛國家的行為,他對夏侯霸說:“我怎麼能夠為了苟且偷生,去投靠敵國呢?”夏侯霸又建議夏侯玄即使不獻出雍涼聯絡姜維,也同他一起投奔蜀漢,夏侯玄依舊拒絕了夏侯霸的建議。

    南逃蜀漢受重用的夏侯霸

    夏侯玄離開以後,雍州刺史郭淮接任了雍涼都督的職務,郭淮是司馬懿的親信,夏侯玄驚懼,認為在留下來凶多吉少決定獨自投奔蜀漢,為了躲避郭淮的追蹤,夏侯霸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陰平小道,可是卻迷路在荒山野嶺,腳都走瘸了,馬都被殺了充飢,飢寒交迫的夏侯霸差點直接餓死。幸好後主劉禪得知了夏侯霸投靠蜀漢的訊息,派人去迎接找到了夏侯霸,把夏侯霸接到了成都,劉禪召見夏侯霸,安慰他說:“你的父親是自己陣亡的,不是我的先輩殺死的。”又指著自己的兒子說:“這是夏侯氏的子侄”(夏侯霸的堂妹夏侯涓是張飛妻子,而張飛的女兒是後主的皇后,所以劉禪的兒子和夏侯霸有這一層親戚關係)於是夏侯霸被任命為車騎將軍,不久以後跟隨大將軍姜維北伐,因為熟悉雍涼地理,輔佐姜維打出了洮西大捷,為蜀漢立了大功。

    東歸洛陽身死的夏侯玄

    選擇奉詔進入洛陽的夏侯玄就沒那麼幸運了,他一到洛陽立刻被司馬懿軟禁起來,又任命親信郭淮為雍涼都督取代了夏侯玄的位置剝奪了夏侯玄的兵權,夏侯玄以為自己名聲在外,又和司馬師是好朋友,雖然被奪取權力但是應該沒有性命之憂,誰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曹爽被誅滅以後司馬氏就沒打算給“諸曹諸夏”留活口。不久以後,中書令李豐與外戚張緝密謀誅殺專權的司馬師,以夏侯玄代替司馬師主持魏國大局,事情洩漏,李豐與張緝全都被誅殺,夏侯玄也因與此事牽連被司馬師以謀反罪下獄。雖然這件事和夏侯玄關係不大,但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野心勃勃的司馬氏不能容忍任何一個可能的威脅存在,在利益面前,朋友算什麼?於是夏侯玄最終被司馬師殺害,夷滅三族。

    試想,夏侯玄如果接受夏侯霸的建議,獻城雍涼聯合姜維,又何至於身死族滅,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呢?

    參考文獻:

    《三國志》

  • 3 # 掌心記

    我也是枚三國迷,從小就愛讀三國演義。夏侯玄,字太初,三國時期魏國的玄學家,文學家。夏侯玄出生可渭苗正根紅,是夏侯尚的兒子。夏侯霸的侄子,曹爽的表弟。稱得上是皇親國戚,家族顯赫。

    夏侯玄這個人還是很有才華的,少小成名,長得儀表堂堂,二十歲的就是散騎黃門侍郎。在曹芳即位的時候,曹爽是輔政大將軍,迅速擢升夏侯玄為散騎常侍、中護軍,後又被任命為鎮西將軍,主要掌管雍州的軍事。正始五年,夏侯玄與曹爽一起策劃了駱谷之役,吃了敗仗,結果失去了大量的民心,聲望掃地。在正始十年的時候,司馬氏漸漸得勢,發動“高平陵事變“,誅殺了曹爽,掌握大權,夏候玄就被剝奪了兵權,他拒絕夏侯霸逃往蜀漢的建議,受詔入朝任大鴻臚、太常等閒職,鬱郁不得志。

    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以撫軍大將軍的身份輔政,執掌了魏國的軍政大權。夏侯玄看不下去,想替曹魏出頭。嘉平六年(254年)二月,與中書令李豐與外戚張緝密謀,想殺死專權的司馬師後取而代之,不想計劃不幸洩露,計劃密謀的幾人同夏侯玄被司馬師誅滅。夏侯玄的死,也標誌著魏國最後的滅亡。

  • 4 # 潯陽鹹魚

    首先更正下,是司馬師殺了夏侯玄,而非司馬懿所殺。

    在司馬氏為什麼殺夏侯玄的原因中,我想,夏侯玄本人的態度很重要。那夏侯玄有沒有政治野心呢?我認為沒有。他更多的是想保持著一種中立避禍的心態。

    《軍師聯盟》中的夏侯玄

    早在駱谷西征之役失敗後,據說夏侯玄就開始閉門自保了(其時仍是曹爽掌權)。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夏侯玄作為曹爽親黨,只是被遷為沒有實權的大鴻臚、太常,仍位列九卿。司馬懿在世時,夏侯玄雖“以爽抑絀,內不得意”,但還是得到了名義上的禮待。

    當司馬懿死後,夏侯玄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魏氏春秋》就記載了一段著名的對話:

    太傅薨,許允謂玄曰:“無復憂矣。”玄嘆曰:“士宗,卿何不見事乎?此人猶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不吾容也。”

    “子元”、“子上”,就是指繼司馬懿掌權的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夏侯玄似乎已經預感到了自己的命運吉凶難卜。

    而另外的一些內容,則更是直接表明了當時的一種輿論走向:

    玄之執也,衛將軍司馬文王流涕請之,大將軍曰:“卿忘會趙司空葬乎?”先是,司空趙儼薨,大將軍兄弟會葬,賓客以百數,玄時後至,眾賓客鹹越席而迎,大將軍由是惡之。(《魏氏春秋》)景王欲誅夏侯玄,意未決,間問安王孚雲:“己才足以制之不?”孚雲:“昔趙儼葬兒,汝來,半坐迎之。泰初後至,一坐悉起;以此方之,恐汝不如。”乃殺之。(《語林》)

    不管這兩段記載真假與否,至少是說明了時人已經意識到了司馬師對於夏侯玄名聲之大進而可能會威脅到自身權力的一種猜忌、擔憂。這頗為類似後來殺死被比作“臥龍”的嵇康事件,只是,對於名聲大的人物,司馬氏似乎從來都敢於直接殺戮。

    引發他悲慘命運的直接導火索則是李豐、張輯事件,在此次未遂的政變之中,儘管夏侯玄是列於執政之首的大將軍名單之上。但夏侯玄本人到底在此事中做了多少工作,是不是反對,還是持著一種靜待其變的默許態度,我們都不得而知了。最重要的是,夏侯玄因此遇害,最終走向了非正常死亡的下場。

    關於夏侯玄之死,後世史學家多有非議,蘇軾說“漢景帝以鞅鞅而殺周亞夫,曹操以名重而殺孔融,晉文帝以臥龍而殺嵇康,晉景帝亦以名重而殺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殺王彧,齊後主以謠言而殺斛律光,唐太宗以讖而殺李君羨,武后以謠言而殺裴炎,世皆以為非也”。南宋陳亮則進一步認為“夏侯太初處死生禍福之際而不動,名不虛得也,而遇非其時矣”,他總結夏侯玄的悲劇,是“遇非其時”,我們可以理解為“生不逢時”。

    正是因為夏侯玄本人的風度非凡、臨難不懼,後人甚至有“然玄死而後魏卒亡,蓋與其國相始終矣”(葉適·《習學記言》)的說法,這自然是一種激憤感傷的憤言。就如同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一貫所持的激烈抨擊司馬氏的立場一樣,旗幟鮮明地讚揚了夏侯玄。而對於貶損夏侯玄、何晏等人的傅嘏(效忠司馬氏),李慈銘大加嘲諷道:“然太初(夏侯玄)名德,終著古今,不能相累;平叔(何晏)論語,永列學官。以視(傅)嘏輩,直蜉蝣耳。”

    夏侯玄因為其身份而不得不死,這可以說是必然的了,除非要他昧著良心去投效司馬氏,否則以他的地位及影響力,即使夏侯玄本人只想“依違其間”以求苟活,那麼忠於曹氏或者司馬氏的人物都不會放過他。雖然夏侯玄遭遇不幸,但他的名士風節,也遠高於那些一到危急關頭就醜態畢現的偽君子,無愧於“正始名士”之首的名號。

  • 5 # 打工風雨路

    司馬懿沒有殺夏侯玄,反而和夏侯玄關係很好,夏侯玄小妹嫁給司馬師,也可以說是政治聯姻,夏侯玄因李豐案牽連,政治立場傾向曹魏,專注學問玄學,名聲影響太大,司馬師藉機殺了夏侯玄,夏候玄和許儀都是政治立場,選邊站隊,派系歸屬被殺。

    和鍾會殺人立威以馬失前蹄,執意斬殺許儀,許儀真正死因,政治傾向曹魏,高平陵政變,選擇中立,不向司馬懿靠攏,許儀更有可能是司馬昭授意鍾會,在軍隊找機會殺許儀。政治就是這樣,沒有保持中立,不向強者靠擾,可以平安永遠的,政治搏殺,職場權謀,選邊站隊,是要領悟,人活著意義?

    紅樓夢寶玉只想和女孩待一起,不願讀書,不願做官,最後賈家被人設局,寶玉守不住家業,只能坐牢。現實社會中,一個千萬富翁,一個長的好看女孩,不會權謀,不會推理,感知身邊平靜下的危險,命運一定不能自主,被別人控制,甚至更危險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區別黑斑蛙和虎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