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趙烈侯(趙籍)前408年—前400年
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趙侯。
2、趙武侯前399年—前387年
又作趙武公,並未真正稱侯,亦未更元。
3、趙敬侯(趙章)前386年—前375年
遷都邯鄲。
4、趙成侯(趙種)前374年—前350年
趙成侯立邢臺為信都,為趙國別都。
5、趙肅侯(趙語)前349年—前326年
6、趙武靈王(趙雍)前325年—前298年
前323年稱王,不久去王號,一生不再稱王。
7、趙惠文王(趙何)前298年—前266年
即位當年改元。
8、趙孝成王(趙丹)前265年—前245年
9、趙悼襄王(趙偃)前244年—前236年
10、趙幽繆王(趙遷)前235年—前228年
前228年秦滅趙,兄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11、代王嘉(趙嘉)前227年—前222年
前222年,王賁攻代,擄代王嘉。
12、武臣前209年8月—前208年
前209年,自立為趙王。
13、趙王歇(趙歇)前208年—前204年
前208年,張耳、陳餘立其為趙王,都信都(今邢臺)。
擴充套件資料:
一、趙烈侯
趙烈侯(?—公元前400年),嬴姓,趙氏,名籍,趙獻子(後追封為趙獻侯)之子,戰國時期晉國趙氏封君、趙國開國君主,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
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韓、趙、魏三家滅智氏,權分晉國,但在法律上從晉國脫離出來,則始於趙烈侯。公元前400年,趙烈侯去世,其子趙敬侯趙章年幼,由其弟趙武公(亦稱趙武侯)繼位。
二、趙武侯
亦稱趙武公。史書未載其名,今亦無從考證。中國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烈侯之弟。趙烈侯薨,華人立其弟武侯。
三、趙敬侯
趙敬侯(?-公元前375年),嬴姓,趙氏,名章,趙烈侯之子,趙武侯之侄,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
公元前386年,將都城從中牟(今河南鶴壁)遷到邯鄲,規劃成兩大區域,宮城區(行政中心)與大北城(商業中心),邯鄲迅速繁榮。
此後數年相繼對齊、魏、衛、中山等國用兵。公元前376年,與魏、韓二國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殘餘領地。公元前375年,趙敬侯去世,其子趙成侯即位,後葬於趙王陵。
四、趙成侯
趙成侯(?─前350年),嬴姓,趙氏,名種,趙敬侯之子,戰國時期趙國君主。前372年,趙成侯在邢地漿水鎮附近(今邢臺縣)高築檀臺,以朝諸侯。因在邢地建檀臺,故名邢臺。
前353年,魏國派大將龐涓帶兵攻打趙國,圍趙都城邯鄲。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趙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邯鄲城南的漳水會盟,趙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條約。
五、趙肅侯
趙肅侯(?-前326年)名趙語,戰國時期趙國第五代君主,趙成候之子,趙武靈王之父。
趙肅侯十七年(前333年)對魏、齊兩國聯合互尊為王一事不滿,包圍魏北部(河南內黃西),不克,被迫撤軍。在南、北邊境、漳水和滏水之間築起長城。在位二十四年卒,秦、楚、燕、齊、魏五國務派銳師一萬人,參加葬禮。其子趙雍即位,是為趙武靈王。
1、趙烈侯(趙籍)前408年—前400年
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趙侯。
2、趙武侯前399年—前387年
又作趙武公,並未真正稱侯,亦未更元。
3、趙敬侯(趙章)前386年—前375年
遷都邯鄲。
4、趙成侯(趙種)前374年—前350年
趙成侯立邢臺為信都,為趙國別都。
5、趙肅侯(趙語)前349年—前326年
6、趙武靈王(趙雍)前325年—前298年
前323年稱王,不久去王號,一生不再稱王。
7、趙惠文王(趙何)前298年—前266年
即位當年改元。
8、趙孝成王(趙丹)前265年—前245年
9、趙悼襄王(趙偃)前244年—前236年
10、趙幽繆王(趙遷)前235年—前228年
前228年秦滅趙,兄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11、代王嘉(趙嘉)前227年—前222年
前222年,王賁攻代,擄代王嘉。
12、武臣前209年8月—前208年
前209年,自立為趙王。
13、趙王歇(趙歇)前208年—前204年
前208年,張耳、陳餘立其為趙王,都信都(今邢臺)。
擴充套件資料:
一、趙烈侯
趙烈侯(?—公元前400年),嬴姓,趙氏,名籍,趙獻子(後追封為趙獻侯)之子,戰國時期晉國趙氏封君、趙國開國君主,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
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韓、趙、魏三家滅智氏,權分晉國,但在法律上從晉國脫離出來,則始於趙烈侯。公元前400年,趙烈侯去世,其子趙敬侯趙章年幼,由其弟趙武公(亦稱趙武侯)繼位。
二、趙武侯
亦稱趙武公。史書未載其名,今亦無從考證。中國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烈侯之弟。趙烈侯薨,華人立其弟武侯。
三、趙敬侯
趙敬侯(?-公元前375年),嬴姓,趙氏,名章,趙烈侯之子,趙武侯之侄,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
公元前386年,將都城從中牟(今河南鶴壁)遷到邯鄲,規劃成兩大區域,宮城區(行政中心)與大北城(商業中心),邯鄲迅速繁榮。
此後數年相繼對齊、魏、衛、中山等國用兵。公元前376年,與魏、韓二國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殘餘領地。公元前375年,趙敬侯去世,其子趙成侯即位,後葬於趙王陵。
四、趙成侯
趙成侯(?─前350年),嬴姓,趙氏,名種,趙敬侯之子,戰國時期趙國君主。前372年,趙成侯在邢地漿水鎮附近(今邢臺縣)高築檀臺,以朝諸侯。因在邢地建檀臺,故名邢臺。
前353年,魏國派大將龐涓帶兵攻打趙國,圍趙都城邯鄲。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趙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邯鄲城南的漳水會盟,趙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條約。
五、趙肅侯
趙肅侯(?-前326年)名趙語,戰國時期趙國第五代君主,趙成候之子,趙武靈王之父。
趙肅侯十七年(前333年)對魏、齊兩國聯合互尊為王一事不滿,包圍魏北部(河南內黃西),不克,被迫撤軍。在南、北邊境、漳水和滏水之間築起長城。在位二十四年卒,秦、楚、燕、齊、魏五國務派銳師一萬人,參加葬禮。其子趙雍即位,是為趙武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