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邢談情感

    時間過去幾百年了,祖宗移民的地方早忘了。大槐樹做為移民之路上,最有名的地標,當然要說大槐樹了。就象你出國對人說是華人,出省對人說山東人,在本省就說是哪個市的人。

  • 2 # 大無哥

    其實洪桐只是明王朝在山西移民的一個集中地,元末明初北方諸省因為戰爭人口銳減,山西並無較大戰爭。人口並末受到太大損失,明王朝就把人口相對稠密的山西人口移民填充其他省份。而洪桐是移民的一個集中地,當時全華人口也不過五千萬,一個縣有九萬多人也不少了。其他省份可能一個縣幾千人也有可能。

  • 3 # 聾王異史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首民謠流傳廣泛。

    現在很多人稱來自洪洞大槐樹,每年有十幾萬人到大槐樹下祭祖。明朝為何要從山西移民?小小洪洞縣到底有多少人遷移?為何現在會有如此多的人說來自大槐樹?

    聽純正的洪洞人聾王細細道來。

    朱皇帝平衡人口走捷徑

    元朝末年,漢人不堪韃子殘酷壓榨和欺凌,紛紛舉旗造反,天下戰亂四起,朱元璋統一天下時,遍地瘡痍,以往繁華的山東、河南、河北,包括朱皇帝的老家安徽一帶,竟出現十室九空的現象。 而“表裡山河”的山西省,依仗天然屏障太行山,影響較小。當時明朝全華人口為不到6000多萬,山西人口達到410多萬人,可謂人丁興旺。朱皇帝從來不按處理出牌,他等不及休養生息,為了快速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決定簡單粗暴的辦法,直接從山西“搬運”人口,填塞各地人口缺口。

    洪洞縣多少人有多少人被移民

    據《洪洞縣誌》記載,當時洪洞縣有9萬多人口,雖然移民政策粗暴,但也朱皇帝不可能造無人區,當時的政策是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移民,這樣算下來,洪洞大約有6萬多人被移民。注意關鍵詞——被移民。華人鄉土觀念根深蒂固,不願意遷移。於時當地官員使了個花招,張貼公告說所有人到縣誌廣濟寺大槐樹下向官員說明情況,可以不遷移,沒想到的是大家到了大槐樹下,卻被官兵控制,用繩子串成串,一個也跑不了。就這樣人口大縣洪洞被硬生生的減員。

    為何很多人說來自大槐樹

    一是在洪洞成功移民後,明朝政府覺得洪洞官員辦事得利,加之洪洞縣交通便利,“東接齊魯、西臨河隴、北通幽燕、南達秦蜀”,洪洞縣北關的廣濟寺唐宋時期就建有驛站,就在這裡派官員設立移民處,各地的移民都集中在這裡,發放搬遷費(川資)和良民證(憑照),然後被押送到各地。所以,大部分移民大槐樹被遷移的。

    二是老百姓文化程度都很低,為了記住老家,就把葉茂枝繁的大槐樹作為標記,並寫下“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的民謠,口口相傳,讓子孫們記住自己的根在大槐樹下。

    三是子子孫孫,繁衍壯大。這些大槐樹下的移民來到目的地後,發現這裡土地平整,水源充足,資源豐富,很多地方地理條件比山西還要好,勤勞的人們很快在新的田地裡重建家園,繁衍壯大,但子子孫孫都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山西洪洞大槐樹。

    其實是不是洪洞移民,大家都是自豪的華人。

  • 4 # 經武歷史講堂

    元末的農民戰爭造成很多地方人煙稀少,明朝洪武年間開始進行有組織的移民。在南方最有名的就是“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在北方最主要的就是山西人口的遷移活動。

    (家族最小的孩子已經傳到宗字輩了)

    除了洪洞縣本身的人口遷移,還有山西其他縣的遷移人口,在洪洞縣集中統一遷往山東河北等地。這樣一山西洪洞作為自己祖先發源地的人就更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拌粉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