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2
回覆列表
  • 1 # 金牛座情感解析

    我對我們家蘇軾只談多愛,從未說過喜歡。

    陽明心學曾有提到過一點,概括來說就是人要有一種信仰,一種不被外力摧毀的信念,來支撐著你活下去。

    東坡就是我的信仰,我的精神支柱。

    很多人都說欣賞他的曠達,仰慕他的才學。認為他文章獨步天下,受世人推崇,這就是他的偉大之處。

    其實不然。

    黃庭堅曾說過,蘇子的偉大之處不在文章,而在於性情自得之意,世人看到的文章都太過於膚淺,文章,不過是他與世界周旋的一種方式罷了,不足以稱傲。(大概是這意思,原句忘了)

    同樣的,我愛他,不單單是因為他是收天下仕子敬仰的蘇翰林。更因為他是那個開墾荒地的蘇東坡。那個寫《豬肉頌》的蘇東坡。那個在城牆邊和農民談笑的蘇東坡。

    縱觀整個中國文化史,有多少美麗的詩篇,在揮毫中鑄就,東坡只是那千萬分之一。

    那為什麼,有一些經典被口口相傳,卻在問起詩人時啞口無言?

    因為他只是寫了某一首名篇的詩人罷了。

    比如說現在很多人喜歡在網上找很多古詩詞來陶冶情操,“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就這句,你能馬上告訴誰是作者麼?不能吧?!

    東坡就不同,他已經融入中國文明的歷史,滲透骨髓,成為了人們精神形象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別不信。

    請看

    當你勸著失戀朋友“天涯何處無芳草”伊慰藉他時,當你談到東坡肘子時口水難以控制時,當你去杭州看西湖的三潭印月,蘇堤春曉時,當你隨便搜一下書法就出現《寒食帖》時...

    蘇子一直都在你身邊,從未真正離開。

    可能你又會問,中國從不缺文人,從魏晉的謝靈運到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甚至後主李煜,更不用說南北兩宋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朱熹和明代的唐寅唐伯虎了。那為什麼最愛蘇軾?

    我在此澄清,我也十分的尊敬先生們,也深深的被他們的才學所折服。

    可是!蘇軾不同。

    用余光中先生的原話來解釋:“如果我要出去旅遊,我不要選李白,他太放蕩了,不負責任。我也不選杜甫,他太苦哈哈了。我選蘇軾,他在像是一個朋友,有趣樂觀又體貼細心”

    懂了麼?

    東坡不僅有著超高的文學素養,前沿的世界觀,他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他也有過猙獰的面孔,在他還是子瞻的時候,他也曾張牙舞爪在恃才傲物過。他也曾刻薄狂傲揪著對方小辮子不放過,甚至對真宗神宗都不屑一顧,當著文武百官諸多大臣的面都快騎到皇帝的脖子上去了。

    也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普通宋朝官員。也有喜怒哀懼,長處缺點。

    當時烏臺詩案的時候他也怕他也慫。皇甫遵來抓他的時候,他害怕到一度想要跳江自殺,甚至在後來入獄後還給子由寫出那樣的詩。向兒子託付後事。

    後來的黃州惠州儋州他為什麼又飄然灑脫了呢?

    因為他也在改正錯誤,也在慢慢成長,從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變成開墾田地超然曠達的東坡。

    期間要經歷多少磨難曲折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諦?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小兒,眼見的天下無一不好人”

    這是他用親身經歷為自己交上的答卷。

    他也真的在朝著這方面蛻變的,不管是去往國土偏僻的瘴癘之地,還是人生地不熟的海南,他都一如既往,以他的赤誠之心對待世界,對待每一個人。

    就連他的政敵小人章惇的兒子站在他面前,他都依舊談笑風生,甚至還回憶起了與其父親的往事種種。

    這樣的東坡,當之無愧為最最可愛的人。

    就連改革收到蘇軾多方面阻撓的王安石都在是非成敗後對他拱手一笑曰:“不知更幾百年,方有此人物”

    這就是人格魅力的感召啊。

    辛棄疾曾有詩云:“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那蘇軾就是“我看世界多可愛,料世界看我應如是”

    若人人都以愛心面對社會,那社會又是怎樣一番祥和呢?還會出現男盜女娼,混亂不堪的景象麼?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他是中國文學文化史的文曲星,是具有大智慧的聖人,是有小缺點小瑕疵的頑童,是千古最可愛的人。

  • 2 # 白海棠

    喜歡蘇軾,大概有三方面

    一、文才好

    蘇軾是宋朝的“奇才”,他不僅才華橫溢、留有很多千古傳頌的詩篇,在史學、理學、文學、藝術等領域也有相當的造詣。論詩歌,蘇軾和黃山谷並稱"蘇黃";論作詞,與辛稼軒並稱"蘇辛";論散文,同歐陽修並稱"歐蘇";論書法,"北宋四大家"蘇、黃、米、蔡,他名列榜首。

    二、樂觀曠達

    蘇軾一生命運多舛,為官幾次被貶,可不管貶到哪,不管黃州還是蠻荒之地的嶺南和偏遠的海南,他都能泰然處之,以樂觀豁達的心態面對。這些從他很多的詩句中可以看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三、心懷天下

    不論是在朝為官,還是被貶,蘇軾始終關心百姓社稷,他“豐財、強兵、擇吏”的政治主張尤為人稱道。為緩和與解決當時的階級矛盾和地區矛盾,作了不少工作。在杭州任知府時,帶領百姓浚河通漕,挖淤泥引河水進西湖中,建成了一道橫貫西湖南北兩側的長堤,為老百姓解決了飲水饑荒問題。

    蘇軾不僅才華好,且始終心繫國家,出事為人豁達樂觀,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

  • 3 # 小石了了

    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

    而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況且他的創造性活動,不侷限於詩詞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

    甚至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

    蘇軾是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正規化:進退自如,寵辱不驚。

    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

    當然,這種遭受坎坷命運的生活,使他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正規化,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

  • 4 # 鴻雁讀書感悟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家,是文學家,詩人,書法家,其才華有目共睹,恕不多言。撇開蘇軾的才華,他最大的特質或優點就是他的樂觀主義精神。

    被貶密州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在不被朝廷容納貶到密州知州,蘇軾沒有自怨自艾,沒有牢騷腸斷,而是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依然惦念國家,思慮報國,依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射天狼”,去建功立業。這份開闊的心胸委實難得。

    被貶海南

    紹聖四年(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縣)。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但他卻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這裡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在宋代100多年裡,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這裡的姜唐佐就舉鄉貢。

    這就是樂觀的蘇軾,曠達的蘇軾,這也是蘇軾身上能夠吸引我的特質。

  • 5 # 龍棟

    心地善良、豁達大度、平易近人等是蘇軾所特有的內在素質。特別是在捲入“烏臺詩案”後,他把自身的這些特質向人們展露無遺,著實令人欽佩!

    一、心地善良

    1、敢於主動承擔責任。當蘇軾捲入“烏臺詩案”收監後,御史臺一班人幾乎收齊了他所寫的詩和贈詩。考慮到不少人手中有他寫的贈詩,為了不連累別人(包括此前任職地的官員和百姓,以及所有的親朋好友),他便主動攬責,寫出了供狀,長達一萬七千餘言,前後花了三天時間。最終沒有因他犯事連累任何人。

    2、關愛家人和百姓。在他收監期間,有一天誤以為自己被判了死罪,在向弟弟子由寫下兩首詩後,又向妻子閏之寫信,信中鼓勵閏之要好好活下去、照顧好家人,撫養好年幼的兒子,還不忘特地囑咐閏之要善待任媽。在他貶謫黃州後,幫助黃州、武昌(鄂州)一江兩岸革除溺嬰舊俗,想方設法減免繁重賦稅,苦求聖散子藥方醫治黃州及周邊地區時疫等等。足見他有一顆仁慈之心。

    不多時日,身無分文的蘇軾到府衙想領取薪俸,不想又被賀正安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說:“養貓捕老鼠,養狗守家門,朝廷養你何用?”最後指著牆角的一堆破酒袋說,“這就是你的薪俸”(宋朝時,白酒為官辦專買,盛酒之袋有時摺合薪俸,發給那些貶謫之官。一般摺合後只有薪俸的二三成)。蘇軾自個兒拾起一些破酒袋走了,眼淚直淌,仍然沒有與他頂半句嘴。

    就是這麼一個三番五次羞辱過蘇軾的衙內賀正安,日後身染瘟疫,蘇軾親自為他尋藥,並送到他家中,替他治好了病。賀正安羞愧難當,感激涕零,自此與蘇軾成為好朋友。

    在黃州期間,蘇軾走向大眾,根植於民眾的沃土之中。他廣泛地同黃州人民交流與接觸,在加深與人民感情的同時,也逐漸淡化和消除了貶謫帶來的重創,獲得了生存的源泉。在為老百姓排除痛苦中,同時排遣了自己的痛苦,得到了無窮的歡樂。在與黃州人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時,也建立了自己在藝術上的功業。

    回答完畢。

  • 6 # 夢浮人生

    蘇軾可以說是我的偶像,我對生活的所有嚮往,他都做到了。

    蘇軾的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曆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林語堂先生這樣評價蘇東坡: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慧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一蓑煙雨任平生,可以看出咱們蘇東坡大詩人的瀟灑豁達,蘇東坡我在心目中就是全才。蘇東坡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經歷也很複雜,但是他用驚人的樂觀和食慾拯救了自己,和之後無數代同樣苦悶的中中國人,把黴運化作食慾,把日子過成段子,除了他,沒有第二個人

  • 7 # 八叔鴻運達

    宋詞達人蘇東坡,

    藝術宗師樂天派。

    蘇軾,就是宋朝飲譽天下的那個樂天知命的千古天才第一人。

    蘇軾,文曲星轉世,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獨步文壇光耀千秋,不世之才,冠絕天下。

    蘇軾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詩詞絕頂,書畫神通,佛道至臻,德藝雙馨。

    蘇東坡,進可安天下,退能樂山水。

    蘇軾少年得志,士途騰達。豈料天意弄人,世途艱險。他經歷徏知徐州,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二任杭州,流落儋州,顛沛流離,浪跡天涯。然身處逆流,卻絲毫未見動搖鐵AVANCIER人的愛天敬人的菩提心志。他超曠豁達,樂觀暢懷。肉身蕩塵世,文才誌雲夢。

    蘇軾在士途載浮載沉,卻因禍得福,上天卻為他打開了另一扇文藝之窗。讓他在藝能界如魚得水,天縱英才。

    蘇軾學博才高,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獨具風格,書法出神入化,畫功爐火純青,宋詞獨具匠心,領導潮流,美食天賦異品,佛謁天資聰穎,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樂觀率性,隨遇而安。他憂國愛民,心懷天下。

    蘇軾,是福鼎八叔的人生楷模,是我心中的至尊男神。

    千古一人蘇東坡,

    福鼎八叔周郎神。

  • 8 # 紅色歷史文化故事

    蘇軾有哪些特質吸引了你呢?

    山東省聊城市作家協會會員 張丁材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世稱蘇東坡、蘇仙。蘇軾是北宋文壇傑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在醫藥、水利等方面也有貢獻。但是,蘇軾在治療瘟疫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他樂於救人、心地善良、豁達大度等特質深深吸引著我。

  • 9 # 萬卷書閣

    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份樂觀與豁達,蘇軾,作為一名詩人,他無疑是成功的,豪放派代表詩人,流傳了多少千古名篇。但作為一名政治家,他的一生卻都是在不斷遠離政治中心,甚至被貶到如今的海南,在調任的途中離世。

    這樣的遭遇,如果是心胸狹窄的人,又或者是悲觀消極的人只怕早已是誤入歧途,或者渾渾噩噩,早早離世。更別說寫出這樣讓人一讀便覺豪氣沖天,一片豁達。

    可以說是蘇軾的豁達和才氣,使他在群才閃耀的唐宋時期,煥發出自己獨特的光輝。

  • 10 # 懶小子

    多才!出口成詩,不拘一格,自創律法,水調歌頭,大江東去,絕唱!有情有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忘髮妻! 最重要的是,蘇軾有傲骨!並不恃才傲物,也不屈服權貴,堅持做自己,百折不撓,歷盡坎坷!苦中作樂,不怨天尤人,最最難能可貴的,胸懷寬廣,對害他很慘的政治敵人,裝作什麼都沒發生!大度之心無人能及!

  • 11 # 檸檬樹長啥樣

    蘇軾是北宋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詩、詞、散文、書、畫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好交友,好美食,好品茗,好遊山林。

    對於蘇軾,除了他那些流傳千古的文學作品,還有東坡肉等好多美食。

    但是最敬佩的應該是他豁達的心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這些在他的詩詞裡,在他流傳下來的故事裡,不斷體現。

    所以只能說喜歡他留下的的詩詞,喜歡他留下的美食,喜歡他德行人品高貴。

  • 12 # 環評紅樓

    蘇東坡是我非常欽佩的古代文人之一。2017年12月到海南的時候,專程搭車去了東坡書院,去拜訪先生。在景區,我現場吟誦了三首蘇軾的詩詞,獲贈免費門票一做紀念。每每想起這件往事,感到特別開心與幸福。

  • 13 # 冠山逸人

    蘇軾的才華還有蘇軾的豁達的人生觀,此心安處是吾鄉。還有蘇軾的品德,那種熱愛生活的情懷,那種關心天下蒼生造福百姓的大情懷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際關係的本質是什麼?